APP下载

浅谈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2018-11-06梁稽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砂子软土施工单位

梁稽哲

(中铁十二局集团国际工程公司55kM铁路标项目部,西安710042)

1 引言

在桥梁隧道实际的施工中,现场环境对其的影响较为明显,例如自然因素、水文及地矿因素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其施工的安全问题。我国的桥梁隧道设计结构复杂烦琐,将会面临着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软体地基是影响其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民更加地注重出行的安全。

因此,国民逐渐提高了对桥梁隧道的质量要求。文章依据柔软体地基的内涵、特征及对其处理不当具有的危害性,提出了对其进行处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对防止其对桥梁隧道的破坏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我国桥梁隧道获得安全保障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2 软土地基的含义及特征

2.1 软土地基含义

其属于软土的路基,土质粘黏,缺乏稳定性。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其承载能力偏低。其主要构成成分是软土,土质疏松,具有压缩性能与抗压性能强的优势,也有抗剪性能弱的劣势。软土地基土质疏松,可形成专门的软土地貌,地貌土层含有较高水分,其形成原因多是长期受河水的冲击[1]。

2.2 软土地基特点

其土质稀疏,颗粒大,颗粒间分缝隙也大,一般分布于水量充足地带,例如河边或低洼处。处于水量充足处,可使其含水量始终处于饱和状态。颗粒间缝隙较大,可使其具有高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安全问题及其处理的成功与否,与桥梁隧道施工的标准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土质结构周期较长,承载一定的压力后,容易出现变形问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地基表面出现沉降,不利于后期桥梁隧道的施工。施工人员如若未能对软土承载能力低的问题进行加固处理,最终致使桥梁隧道的方案设计无法达到施工标准。

3 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

3.1 桥梁隧道的硬化危害

对于软土地基相关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工程表面出现硬化问题。软土地基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能,缺少强有力的抗载及抗压能力。此两者劣势是造成桥梁隧道表面出现硬化现象的关键性因素[2]。在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对于桥梁隧道的地基施工问题,施工方普遍运用沥青、砂子、石子及水泥等建筑材料作为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若建材缺乏质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所影响,致使混凝土缺少稳定性。如若在施工中运用了缺少稳定性的混凝土建材,极易导致施工路面出现大面积的开裂及硬化现象,严重危机工程质量。

3.2 桥梁隧道路面沉降危害

软土地基处理是国家交通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流程,如若对其危害性处理不当,会对国民的出行安全造成威胁。对其的处理技术类型丰富,操作流程烦琐,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当软土地基出现问题,却又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会使施工路面出现沉降问题。导致沉降的具体原因如下,软土层下的地表水对其地基具有一定的冲刷力,容易造成软土层土质的流失[3]。因地基下层结构的软土层缺乏厚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基不稳的问题,此类现象易造成路面沉降。软土地基处理是否合理,是评判桥梁隧道使用年限的首要标准,如若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引发路面沉降,会极大地缩短桥梁隧道的使用寿命。

4 桥梁隧道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处理

4.1 砂层垫平技术处理

在软土地基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可先在其上部铺设砂子类材料作为地基垫层,需注意的是其铺设厚度应在0.7~1.4之间,利于对软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提升其排水功能[4]。在运用砂子作为垫层材料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应使相关施工设施正常运行,做好设施的养护管理工作,延长其使用年限,确保其具有稳定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应对设施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其与地面接触时产生一定的接触力。施工单位应针对设施的运作制定相应的动态监管方案,对施工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加强监管工作,可确保设施的偏心问题能与其工作定律相符合。对于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的控制问题,相关施工人员应当重视作为铺设材料的砂子的质量问题,既要保证砂子质量,又要控制好其铺设厚度,防止过度浪费材料问题的发生,进而可降低一定的成本资金。

4.2 排水固结技术处理

在桥梁隧道施工阶段,对于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需要引用排水固结法。具体操作流程是在黏土层中设计一垂直方向的排水柱,此设计可提高地基强度,确保其质量。该类技术的应用,是在了解排水固结法特点及其操作要求的基础上,依照软土地基的现场施工需求,对地基工程的强度指标进行勘测。同时,施工单位应组织工人做好测试其负荷压力的工作,确保此技术能够获得合理的应用。除此之外,施工方应引用更为科学的排水固结法,例如深层排固法、深层复合排固法等,利于软土地基抗压与抗载能力的提升,更利于地基施工水平的提高。依据软土地基的水位升降模型,工作人员可通过此模式观察水位的升降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为某桥梁隧道工程软土地基的水位升降调查。

水位沉降深度 滴水数量 观测点A水位沉降深度观测点B水位沉降深度5.7 s/m 4.2 s/m 2.1 s/m 1500 Q/(M3/D)1300Q/(M3/D)900Q/(M3/D)2.3 S1/m 1.9 S1/m 0.95 S1/m 1.9 S2/m 1.6 S2/m 0.8 S2/m

依表可知,A点位于第二水柱,B点位于第三水柱。观测操作利于施工单位设计方案的制定,使其方案更具针对性,致使应用技术的筛选一目了然,利于工程可靠度的提高。

4.3 挤密技术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一是挤密技术,其原理是先在地基中打出桩孔,再向桩孔填入适当的石灰土及素土,最后进行夯实处理。此技术的应用,可是地基强度有所提高。普通施工中,应用此技术无需调用大型设备,小型设备即可完成其操作工作。桥梁隧道的建设,既要合理,又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5]。部分施工废弃物可当作填空材料填入桩孔中,例如火山灰与粉煤灰,在地基均匀性提升的前提下,可为软土强度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适当添加生灰材料。该材料气硬优势较高,有助于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为了应用更好的技术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单位可使用碎石或砂石作为处理材料,运用挤密技术进行震动操作。在对地基进行振击操作之后,可将碎石或砂石填入桩孔之中。

5 结论

言而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规定的施工质量标准,对桥梁隧道的现场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尽可能详细分析出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与挑战,不断找寻加固地基的施工技术,做好各类危害的防护措施,并对其安全与稳定性进行评估。

文章针对软土地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总结出其具有使桥梁隧道硬化的危害、使桥梁隧道路面沉降的危害等,并提出了砂层垫平技术处理、排水固结技术处理以及挤密技术处理等防危害的施工处理技术,希望能够为其安全问题的改善与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砂子软土施工单位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反转世界
彩色笔动起来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蛋鸡饲料添砂效果好
全球砂荒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