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获得感研究现状与党建路径分析
—— 从建设服务型政党角度

2018-11-06李丽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党民众

李丽丽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北 唐山 063000)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使用“获得感”一词,旨在倡导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提升对幸福的感知。自此,该词语在网络和现实中流行,如何增强民众获得感也成为专家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民众获得感的增强与党的建设密不可分。如何从党建的角度探索增强民众获得感的路径,成为摆在党和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关于获得感的研究主要为定性研究,重点关注获得感的概念、价值及获得感语境下的问题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获得感的理论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但一门研究客观性和准确性的提高,还需采用量化的方法予以补充。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平台,统计和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领域获得感研究的相关情况,以此了解获得感研究的现状,并从服务型政党的角度探索增强民众获得感的路径。

一、获得感研究现状

主题输入获得感,数据来源选择期刊,年限设定2015~2017年,共获取298篇学术论文。2015年主题为获得感的期刊论文数量为 47篇,这表明获得感一词提出后,即引起人们的关注。2016年主题为获得感的期刊论文数量为149篇,同比增长217%。2017年,这一主题的论文数量为220篇。由此可见,“获得感”不仅是一个网络热词,对它的研究也在各领域持续不断。

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获得感,但也存在一些共性。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图谱。在title(标题)上输入获得感,time slicing(时间分段)选择2015~2017年,node type(节点类型)选择key world(关键词)。得到图谱见图1。关键词出现频次见表1。

图1 2015-2017年获得感研究关键词图谱

表1 关键词出现频次

图1中圆圈的大小代表该词在论文主题中出现的频次,圆圈越大,频次越高,反之亦然。

由图1和表1可见:

(1)人民群众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改革,改革是提高获得感的最先一公里。再次是从严治党,通过八项规定、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等方式净化党内环境,严格要求党员,切实为人民服务,优化党群关系。

(2)关注民众获得感的主体多元化,有国税局、监察机关、工会、基层团组织等。

(3)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改革、居民保险、扶贫、生态环境等方面。

目前获得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获得感的概念、价值及不同主体对不同领域人民获得感的关注。从党建路径研究获得感,王超提出党在民众获得感中发挥把舵、驾驭、智库三重作用[2]。董瑛将获得感作为政风反腐的新遵循[3]。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从这些角度研究获得感的文章较少,我们从服务型政党的角度探究增强民众获得感的路径。

二、从服务型政党角度研究获得感的必要性

政党是人们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而聚合起来的政治组织,具有利益表达、社会动员、政治录用和政策抉择四项传统功能,并随着时代变迁被不断赋予组织竞选、吸纳精英、服务人民等功能。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4]。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要转变,服务一词也成为党内话语体系中经久不衰的“关键词”。所谓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为理念,以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发展为内容的政党[6]。服务型政党的服务对象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先一公里,人民获得感是最后一公里,而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是打破二者之间中梗阻的重要一环。

2016年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感觉幸福的家庭比例为81.16%,农村居民为73.25%;超80%被访者认为,健康是决定个人和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7]。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与党的建设密不可分。从硬指标看,经济环境改善,居民住房拥有量增加,住房条件改善,收入增加。从软指标看,政治生态环境净化,正风反腐势头强劲,党和政府公信力提升。

服务型政党所提供的服务,是以公益和互益为核心的[8]。以公益为核心,要求服务型政党通过各级党组织协调和引导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以增进民众福祉。以互益为核心,意味着服务型政党要在党——人民的二元关系中起到桥梁作用,不仅为人民提供单方面服务,还要通过服务培养和激发民众的主人翁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党群互助意识。人民参与服务型政党的建设是应有之义,人民的获得感是衡量服务型政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杆。

三、服务型政党增强民众获得感的路径

(一)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执政党最重要的服务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等思想,以提高发展效益和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型政党提供的“服务”内涵丰富,既有物质的内容,也有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但现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仍然是执政党最重要的服务内容。发展是获得感的基础,没有发展,获得感就是无源之水[9]。

获得感首先体现在物质方面,是可以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东西。仓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为人们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的需求奠定基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要求执政党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放在首位。

(二)健全服务机制与服务平台

从经济学视角考量,现代意义的服务是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几乎涵盖了市场过程中一切具有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活动,包括市场规则和交易秩序[10]。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提供的服务涉及方方面面,政党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健全的服务机制。

在创新服务机制方面,很多地方推出独具特色的项目服务群众。上海市嘉定区开展零距离服务群众工程,通过干部走访村户,为群众零距离提供社保、卫生、法律、社会救助等服务[11]。人民事情无小事,零距离项目使干部和民众面对面接触,切实为民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是增强人民获得感最直接的方式。不同党组织应从各自职能特点出发,创新服务方式,如法律援助部门与残联对接建立残疾人、低保户名册,对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上门服务;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组织设立雷锋服务站、爱心服务区等。这些贴心的零距离服务方式拉近了党和人民的距离,为人民获得感的提升添砖加瓦。

在服务平台建设上,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北京朝阳区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党员活动阵地,如街道党员之家、村级活动场所和社区党员活动室等,通过开展五卡连民心、六心系民生、爱心驿站等活动为民众提供全天候、精细化服务[12],这些服务平台使得民生工程更加机制化、长久化。

(三)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3]。正是这些直接与民众打交道的基层党组织和服务人员,如街道党员服务站、精准扶贫的党员、走访慰问群众的党员干部等,他们的工作态度、业务技能和服务效率决定着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党的服务最终能否输送至民众,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执行末梢的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本原则的基点是维护人的尊严,维护人本固有的价值属性和受到他人尊重的权利。基层党组织和民众打交道,应本着平等的原则,切实关注民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优化服务方式。构建服务网络,遵义市着力构建四级服务网络,成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村民组(居民小区)四个便民服务站,服务民众呈点线面展开[14]。培养高效、便民的服务队伍,基层党员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培养一批有专业素养、执行能力强的基层党员队伍,对于打通党组织与民众之间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四)坚持精准扶贫,输出精准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认清并抓住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瓶颈,是这个老大难瓶颈的主要突破口[15]。基层党组织是连接党和贫困地区人民的桥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着拉动贫困地区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通过精准扶贫增强贫困地区人民获得感,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为贫困地区和人民精准服务。精准服务体现在:精准识别,基层党组织应了解地区实际情况,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分类制定帮扶措施。精准帮扶,基层党员应深入了解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现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效果有效衔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让真正贫困地区、贫困人民感知新的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型。精神扶贫,基层党组织要做好精神扶贫工作,引导贫困户树立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品质,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教育。

人民获得感是改革的目的,是检验改革成果的标准,也是深化改革的动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通过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扎实推进人民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党民众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