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创新对珠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8-11-06陈恩,刘璟
陈 恩, 刘 璟
一、引 言
当前,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一轮国际竞争已经开始,发达国家凭借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占据着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发展势头迅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凸显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同发展模式(主要是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明显缺陷;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对策,抢抓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抢占国际产业分工的制高点和人才洼地,国际产业分工深化以及国内经济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定势。目前,广东仍然是以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往的广东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减弱,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效应逐步显现。广东传统产品相对过剩,适应需求升级的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制造业要素成本上升,生产利润幅度下降,广东在迈向新常态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背后是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加快调整。我们更为清醒地意识到:广东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劣势及弊端已经日益显现,模仿性创新驱动传统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作为先行一步的省份,广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显得更为迫切。基于对上述现象的观察,我们有兴趣进行思考,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否重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模式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由初级阶段的模仿性创新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原创性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在。广东虽为技术追赶型地区,但收入已跨入中等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已达到有效模仿性创新的边界,同时也为原创性创新奠定了基础,为摆脱“中等国家收入陷阱”,进一步厚植创新驱动显得十分关键。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将是未来广东经济博弈的焦点,要突破模仿性创新模式的锁定,最终实现原创性创新。上述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在既有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解释与验证,并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突破,这恰恰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一种实现。
二、文献回顾
西方经济学没有严格意义上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其所有的表述主要为经济增长的概念。其实质主要是用企业竞争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概念来表述“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也没有“原创性创新”这一专门称谓,但西方热门的“破坏性创新”则正是原创性创新的实质,原创性创新的概念源于破坏性创新,但非止于这一概念。它不仅是指基于技术的原创性创新,更是指基于市场与技术融合的破坏性创新。因此,西方破坏性创新的范围,特别是内涵能有效地表述此处的原创性创新。
(一)国外相关研究
克里斯滕森之后的许多学者将重点放在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企业如何实施破坏性创新的研究上,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成果,但真正研究破坏性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却相对较少。
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John W. Kenagy指出,简单的技术革新以及完善的产品使用功能是破坏性创新所需之条件,因此,破坏性创新具有其他创新模式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企业能通过实施破坏性创新而获得竞争力的提升。Erwin Danneels则认为从纯技术角度来考量,破坏性创新实质是企业改变所遵循的主流市场所倡导的那种衡量标准,而最终改变了竞争的技术条件,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力。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Mary Banner认为,要避免过度依赖与变革性创新或者被称为“破坏性”的破坏性创新相反的维持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由于该种创新模式的维持性、模仿性特征,使其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效果,较为保守的主流企业可以进行维持。但对于大多数的非主流企业而言,维持性创新简直就是一种灾难。他通过对维持性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模型分析后指出,维持性创新将使得经济增长陷入非收敛陷阱,而加大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Tsvetoslava Kyoseva等学者指出破坏性创新的主要特点是对现有行业具有基本变化的驱动力,因此,破坏性创新是一种内生的创新模式,具有“创造性”、“破坏性”等特征,是驱动地区经济内生增长的关键因素,它不同于维持性创新等其他创新模式,因此,它更具有生命力。
从破坏性创新制度角度,Lance E.Davis等学者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理论结合起来,也强调了创造性制度的破坏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显得十分珍惜,但也不乏其人。例如,阿德纳、泽姆斯基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破坏造成竞争威胁,给企业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从而促进相关新兴行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变化。John W. Kenagy则指出实施破坏性创新的企业往往处于新兴行业,而这些企业的发展能带动该行业的破坏性创新的实施而成势,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Erwin Danneels指出破坏性创新因改变了某些行业的技术标准,从而使得这些行业的发展条件发生改变,最终促成产业转型升级。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原创性创新的作用
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是并存的,目前,它们一起驱动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一些学者还论证了原创性创新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欧阳峣等指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要素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核,而技术差距是影响经济资源配置格局和配置效率的关键变量,基于拓展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资源最优分配路径发现:经济增长方式随技术水平的提升从“生产性投资驱动”到“研发驱动”、从“模仿主导”到“原创主导”逐步转换。闵维方则认为要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原创性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投资驱动、模仿性创新向原创性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王砚羽等采用Lotka-Volterra的竞争扩散模型分析指出,采用模仿性创新的企业初期能获取一定的收益,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平衡将会被打破,实施原创性创新的企业会逐步处于优势地位,且两者差距将逐渐拉大。
2.原创性创新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主要从知识共享与整合、科学积累、人才培养、现有技术水平和技术溢出等角度进行阐述:孟庆伟等学者通过研究绘制了原创性创新的轨迹,即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开始,通过工艺、生产的过程,新产品实现了知识的创新,伴随着知识的共享与整合,原创性创新得以产生。张琳等指出,原创性创新或研究与人才培养关系十分密切,有着内生的互动关系。郑琳琳等指出原创型人才是原创性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源与原创性创新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内生关系。杨俊等认为选择原创性创新还是模仿性创新取决于企业有什么样的研究团队。邹薇等则指出欠发达国家由于人力资本的问题,长期处于模仿性创新状态,不能有效地吸收发达国家的知识溢出,从而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加大。吴海江等指出科学积累对于原创性创新的重要性。易先忠等指出,中国现在技术水平的基础对于模仿性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技术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原创性创新模式将成为可能。张杰等指出,技术溢出效应对于处于模仿性创新的国家或地区十分重要,而对于原创性创新的实施更为关键。郭小东等认为,原创性创新是在考虑被模仿威胁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原创性创新不易模仿的创意性是区别于模仿性创新的关键。模仿性创新有着致命的弱点,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模仿性创新不是长期战略,要注重知识吸收能力与转换能力,增加原创性创新的经验积累,从模仿走向原创。
3.原创性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
综合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学者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解读,将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现象具体表述为经济效应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个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原创性创新驱动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在驱动产业竞争力提升方面,田红云在其所著《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中指出,降低产品成本、产品差异化、提升产品质量等途径是企业有效实施破坏性创新的路径;通过对我国细分三类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驱动特征性分析,并探讨了以破坏性为特征的原创性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向吉英等指出从低端市场破坏,并进入主流市场,颠覆行业竞争规则,取代原有技术成为新的行业标准,从而推动本土产业技术跨越和竞争力提升。苏启林等在《破坏性创新、技术跨越与中国产业成长》一书中通过对汽车业、制药业、软件业及创意产业等中国(主要是广东)重要产业的规范性分析,寻找中国的破坏性机会,利用后发优势在竞争中跨越性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该书还指出长期主导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思维一次又一次地影响中国产业创新。
关于原创性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国外有学者就曾指出,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最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其实质就是“熊彼特增长”的主要内涵——“破坏性创造”。除此以外,国内学者廖日坤等指出,原创性和基础性研究对于产业应用十分关键,这种原创性的创新大力地促进物理、微电子、生物等产业领域的发展。原创性创新应以原创性的发现为基础,追求原创性创新是产业发展动力的源泉。赵弘等以我国动漫产业为例,指出原创性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提升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陈莹则以中国机器人产业为例,指出中国的高端产业一直处于模仿性创新的状态,没有实现原创性创新模式的突破,而这正如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一样,一直没有突破,致使企业利润薄弱,竞争力上不去。由此不难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凭借模仿性创新占据未来产业高端位置。
(三)小结
现有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路径与表现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研究成果涉及经济增长的方方面面,但本文认为现有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仍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之处。
(1)现有对于用相关理论解决中国特别是广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角度单一,观点较分散,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多数研究只是将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这些研究既没有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也没有从可以量化的角度更为深入地对某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内生增长理论的先知先觉者已将创新、人力资源、知识等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内生化,而对于原创性创新与知识溢出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什么方式互动,以及对于不同创新模式内生驱动经济增长的合意性,以及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却相对缺乏。
(2)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原创性创新是相对于模仿性创新的新模式,而经济增长方式是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复杂形态,由于处在研究的初期阶段,对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其一,现有研究对原创性创新偏重于从技术层面的可识别和定量研究,其结果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二,现有研究对原创性创新的量化研究多集中在微观层面,而从产业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量化研究的成果较少;其三,就经济增长方式而言,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的量化研究,相对忽略了对其众多表现形式上的量化研究。
三、原创性创新驱动欠发达地区经济最优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学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尽管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溢出、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但这两个理论均将创新作为一个要素来处理,忽略了创新模式间的不同特征,也忽略了对原创性创新模式技术与市场联合驱动作用的描述。因此,在他们的理论模型中,普遍缺乏对于不同创新模式,以及对技术与市场驱动的因素进行分析的描述。破坏性创新理论将破坏性创新与维持性创新两种不同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比较,将两种模式在不同的技术与市场联合驱动下产生的作用进行比较与解释,使得创新驱动这一概念更为具体、更贴近观察实际。
李东茂等指出,广东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仍为粗放型增长方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的增长方式,广东经济增长方式已有明显改变,但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上述分析表明,在广东产业高端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在产业生产能力追赶到技术追赶的过程中,产业技术进步也经历了从模仿制造、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的过程,但广东相当部分企业还是技术追赶型,而不是技术领先型。总体上来判断,广东省经济发展处于一个临界点,是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正逐步接近的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以下模型分析,均是建立于此假设前提基础之上的。
在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将予以适当的扩展和借鉴,引入原创性创新与模仿性创新在技术与市场驱动上所体现出的基于成本差异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别,建立原创性创新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的理论模型。在构建理论模型前,我们不妨假设,一个区域经济内生增长不仅取决于知识溢出、技术进步等因素,同时,还存在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差异缩小到一定程度时,采用何种创新模式,提升创新效率,避免陷入经济“非收敛”增长的陷阱就显得十分关键,而模型中的欠发达地区是以广东为例进行演绎的。
利用熊彼特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讨论“原创性创新”对地区经济内生增长路径的影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选择哪一种技术受到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约束。在模型中,技术模仿和原创性创新都是提高一国或一个地区生产率的手段,前者在后发地区的技术水平与先进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关较大时是更有效的进步方式,即能够实现更快的技术进步率和经济增长率。后进地区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与先进地区相差不远时,原创性创新便成为更有效的技术进步方式。如果从地区整体上来看,其创新战略的选择有助于降低创新的成本或保证创新者的垄断收益,原创性创新的技术进步方式就会得到激励,反之企业就会去选择更低成本的技术模仿。这意味着,在地区技术水平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而言最优的创新战略选择是不同的,不适当的创新战略选择将抑制最优的技术进步方式。要素市场扭曲将激励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技术模仿而非原创性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即便是当地区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于先进地区技术水平的时候,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就需要相应的创新战略的选择。
(一)生产率增长与创新战略选择
1.基本框架
2.创新战略选择
(二)创新战略选择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最优策略
图1 创新战略选择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优路径
2.欠发达地区创新战略的选择
(三)原创性创新的“创造性”与“破坏性”
1.原创性创新的“创造性”
2.原创性创新的“破坏性”
图2 欠发达地区模仿性创新不足的经济增长
图4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优路径
而上述模型还表明,如果该地区技术水平接近发达地区(国家)的技术水平,而仍采用模仿性创新,则该地区经济增长会陷入“非收敛陷阱”,因此,此时该地区的原创性创新战略的实施显得十分重要。
综上,原创性创新具有“创造性”、“破坏性”和“与知识溢出内生耦合”,能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收益避免递减或使其递增,从而驱动该地区经济内生增长。当该地区技术水平逐步接近发达地区(国家)的技术水平时,如仍采用模仿性创新,则会陷入“非收敛陷阱”,因此,该地区企业选择原创性创新战略驱动经济内生增长是必然选择。
四、原创性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证: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一)模型构建的理论背景
关于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证模型,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从地区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这里借鉴巴丁杰和汤德尔采用的新古典增长与内生增长模型以及技术追赶理论,假定区域生产函数为一个扩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即:Y
=AK
H
L
(1)
式中,Y
代表地区生产总值;K
代表物质资本存量;H
代表人力资本存量;L
代表劳动力。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则γ
=1-α
-β
,公式(1)变化为:lnGDP
=A
+α
*lnK
+β
*lnH
+γ
*lnL
(2)
一般情况,技术进步(A
)是创新活动或技术追赶的结果。此外,一些外生的技术进步因素将忽略。我们假定技术进步是由区域自身的研究活动所驱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进步(A
)将由研发部门按照下述生产函数产生,即:ΔlnA
=φH
(3)
这意味着,技术进步(A
)的增长率(ΔlnA
)是研发部门所雇用的人力资本水平(H
)的函数。在实证研究中,由于地区数据的限制,直接度量H
通常比较困难,因而往往寻找一些替代指标,如具有一定受教育水平的就业数量来代表的人力资本存量(H
),由此可得:ΔlnA
=φ
h
(4)
这里,我们可以采用研发部门的产出指标来度量区域自身的研发活动,如人均拥有的专利申请数量(PAT
)等,由此得到新的技术进步(A
)增长率方程:ΔlnA
=φ
PAT
(5)
除区域自身的研发活动外,技术进步的第二个来源是技术转移,它使落后地区能够在技术上追赶先进地区。一般说来,技术差距越大,追赶的潜力也就越大,A
的增长率就越高。从理论上讲,技术差距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A
)来衡量。然而,由于A
不能直接观察,因而可以采用劳动生产率(Y
)作为替代指标。区域追赶过程意味着A
的增长由以下方程决定:公式(7)表明,如果人力资本保持不变,具有较低初始生产率水平的地区将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增长。反过来说,对于一个既定的技术差距,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将对应一个较快的追赶速度,进而将拥有一个较高的技术进步(A
)速度。最后,区域自身的研发活动也是缩小技术差距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那些拥有自己的研发活动的地区,通常会形成一些特殊的技术诀窍和知识,它将有利于该地区更容易地吸收和消化新技术。用公式表达就是:
将公式(7)和公式(8)代入公式(2),将投入产出改为GDP
增长方程式,即:ΔlnGDP
=δ
+α
Δlnk
+β
Δlnh
+γ
ΔlnPAT
(9)
由此可见,区域人均产出的增长可以由要素积累(Δlnk
,Δlnh
)和技术增长(A
)来解释,而技术增长则由外生的技术进步率(δ
)、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里用PAT
来度量)以及一个以人力资本或专利为条件的追赶因素所决定的。变量ΔlnPAT
控制了参与率的变化,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估计人力资本和创新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二)变量与数据处理
1.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2.变量描述性统计
如图5所示,珠三角地区的国际贸易指数、产业结构优化指数与经济效益指数的计算表明,三大指数整体波动不大,呈较平稳的上升趋势。
图5 珠三角地区三大指数趋势图
如表1所示,珠三角9市三大指数和8个解释变量环比增长速率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的三大指数环比增长速率除国际贸易指数外,其他两个指数波动较为平稳,先上升后下降,国际贸易指数波动后,则稳步上升。发明专利产出率、实用、外观专利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资本投入等变化相对比较平稳。
表1 珠三角地区9市实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注:每格数据上面为均值,下面为标准差。
(三)模型检验与实证分析
1.模型检验
(1)模型确立。
借鉴上述原创性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分析,将区域人均产出、进出口贸易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均引入这一实证模型中,考虑面板数据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模型即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上述两类回归方程如下:
随机效应模型:
Y
=α
PAP
+α
IP
+β
LAB
+β
CP
+β
RAW
+γ
LP
+c
+ε
固定效应模型:
Y
=α
PAP
+α
IP
+β
LAB
+β
CP
+β
RAW
+γ
LP
+b
+μ
+ε
其中Y
代表珠三角各市经济效益指数、国际贸易指数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增长率,等号右边各变量则代表模仿性创新、原创性创新、生产要素和知识溢出类特征指标项的增长率。另外,t
代表时间,误差项μ
代表其他未观察到的影响因素,ε
为随机误差项。(2)Box
-Cox
变量转换。对任意的θ
和λ
,对假设的实证框架进行Box
-Cox
变量转换,各市各个变量弹性系数如表2所示。表2 Box-Cox变量转换结果
数据来源:代入各市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而得,下同。
可以看出,θ
≠1和λ
≠1,但θ
和λ
值相差比较大或者不可能相等,而且θ
和λ
值都不为0。根据资料 所提供的七种选择(见表2),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序列都难以满足,因此,我们认为对珠三角9个市总体上来讲,θ
≠λ
,即保持原实证框架的回归方程不变。在我们的分析中,也尝试用两边都是对数的模型形式进行各个市的数据回归,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解释变量都表现为不显著,而且对对数模型形式进行运算时,每个市的计算都产出了幂转换溢出,这就是说,两边都是对数的形式不适合本研究,这也证明了我们需要选择实证框架中的模型。
(3)数据序列自相关检测。
最常用的是Durbin,这是一种检测一阶序列自相关的检验,珠三角地区各市数据序列的自相关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珠三角地区9市数据序列的自相关检验结果
数据来源:stata12.0计算而得。
对广州市来说,一阶Rho
值为-0.002 435,非常小,其范围在-1~1之间。为了检验ρ
=0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在这儿使用了D.W.界限检验和Breusch-Godfrey LM统计量检验。取α
=5%,k
=10,n
=24,查D.W.检验表,得d
[,u
]=2.21,d
[,1]=0.56,由计算结果可知,计算出的D.W.检验统计量为1.974 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回归的临界值上界2.21之下,即D.W.=1.9742<d
[,u
]=2.21,说明不能判断回归方程存在的序列相关性。但是Breusch-Godfrey LM一阶滞后统计量为0.000 381,远远小于在5%的显著水平上分布分位数6.751,所以,一阶不存在自相关,因此,我们断定广州市的数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同样对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来说,虽然它们的D.W.检验统计量都小于在5%的显著水平上回归的临界值上界2.21,但它们的Breusch-Godfrey LM一阶滞后统计量都远小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回归的临界值上界2.21,所以,这几个市的数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
而对惠州、江门、肇庆等市来说,虽然它们的D.W.检验统计量都小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回归的临界值上界2.21,但它们的Breusch-Godfrey LM一阶滞后统计量都远小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分布的分位数6.571,所以,我们断定,这些市的数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此外,由于考虑到珠三角各市之间的数据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效应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即各市间的数据存在相关性的关系,本文在实证模型中纳入了9市数据间可能的多项式形式,多项式的具体形式由各检验加以确定。这可以有效地避免珠三角9市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因此,最终的实证模型形式可考虑为:
随机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4)多重共线性检验。
多重共线性的度量方法较多,比较方便的方法是计算Theil
值,没有多重共线性的理想情况是Theil
统计量接近于0,但是由于变量数较多,各市所计算出的Theil
统计量比较大,多数在0.3以上,而且广州和佛山的Theil
统计量接近0.5,可见,完全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不现实。由此,我们又对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把各个市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系数矩阵分别计算出来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发现共性的相关性高的变量,结果发现对于9市所共有的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特别高的部分变量基本没有,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小,所以接受原实证模型的解释变量。2.计量分析
从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出发,分设三类模型进行计量分析,这里我们非常关心模型中系数α
和α
,它们直接反映着驱动的创新模式特征,珠三角9市2000—2013年的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 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驱动因素计量结果
注:*、**、***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数据来源:stata12.0计算获得;每格数据上面为计量结果,下面为p
值。模型Ⅰ至模型Ⅲ分别对珠三角各市的经济效应指数、竞争力指数与产业结构优化指数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模型Ⅰ和模型Ⅱ以固定效应模型为好,模型Ⅲ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其他前期相关成果认为,专利产出应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或产业结构等因变量之间有一个滞后关系,如赵彦云、刘思明在《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一文中指出,专利的产出与经济增长有一个时间序列的对应关系,但实证结果表明这种滞后关系在计量结果中并不显著。而张杰等在《专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一文中也提出,为了抓住整个实证的主要环节,只能牺牲一些数据上的可达性,即通过适当的估计方法的选择来克服上述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时滞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特别是考虑到专利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效应的客观事实,本文在重新计量珠三角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的基础上,考虑实证的全局性问题,还是采用专利产出的当期数据来参与计量。但明确采取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通过将差分方程和水平方程的多重滞后项作为相互的工具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提及的可能存在的因专利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同期而造成的内生性问题。
3.实证结论
在珠三角地区经济效应驱动因素模型Ⅰ中,原创性特征指标发明专利产出率(IP
)对珠三角地区经济效应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模仿性创新特征指标项实用、外观专利产出率(PAP
)对其的影响显著,在5%的置信水平上,其弹性系数为0.020 7。在10%的置信水平上,资本投资强度(CP
)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弹性系数为0.453 9。这表明,资本投入越高,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效益越高。其他控制变量,如劳动力投入、劳动生产率和原材料价格对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效益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在珠三角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驱动因素模型Ⅱ中,原创性特征指标发明专利产出率(IP
)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指数影响并不显著,而模仿性创新特征指标项外观专利产出率(PAP
)对其的影响显著,在10%的置信水平上,其弹性系数为0.057 6。资本投资强度(CP
)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在10%的置信水平上,其弹性系数为-0.437 2。这表明,资本投入越高,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越低。同样,劳动力投入(LAB
)在10%的置信水平上,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呈现负面影响,弹性系数为-1.150 7,这可能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需疲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衰败,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国际产品生产,更为偏重技术与资本有关。其他控制变量,如劳动生产率和原材料价格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在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因素模型Ⅲ中,原创性特征指标发明专利产出率(IP
)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并不显著,而模仿性创新特征指标项外观专利产出率(PAP
)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较显著,在10%的置信水平上,其弹性系数为0.063 7。资本投资强度(CP
)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在10%的置信水平上,其弹性系数为0.499 7。这表明,资本投入越高,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越好。同样,劳动力投入(LAB
)在10%的置信水平上,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呈现正面影响,弹性系数为1.230 2,这可能与珠三角各地区追求规模效应有一定的关系。其他控制变量,如劳动生产率和原材料价格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综合珠三角地区经济效益、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实证,结论表明:对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言,模仿性创新能力对其的影响较显著,资本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呈现正面影响,但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呈现负面影响。这表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内生驱动力主要为模仿性创新或要素驱动,而非原创性创新。其政策含义如下。
第一,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驱动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贸易竞争力差距较大,两地在知识完全溢出条件下实施原创性创新可使两地获得巨大的收益,针对模型中的判断,欠发达地区受益非常明显,而作为目前主流市场占有者的发达地区则效应较弱,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知,在知识完全溢出的条件下,加快后发地区原创性创新能力发展必定可以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加。经济发展实践中,我国根据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在低水平的生产力水平下,一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相应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但不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相较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竞争优势无疑是在国际贸易中的追求对象,发展中国家立足自身具有比较优势和创新发展,可以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但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从斯密的分工理论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直至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克里斯滕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可以看作是互相呼应,与主流经济学强调基于禀赋的比较优势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分析及各国的经验看,原创性创新可以驱动我国产业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第二,从仿制向原创发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一般而言,模仿者的市场风险和市场开发成本相对较小,然而模仿不能获得市场的主导权,但可以通过自己某些垄断市场的发展条件,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和比较优势。例如,模仿可以率先采取主动的策略,从而获得时间优势;或者采用市场割据策略、低成本策略,从而获得价格比较优势。仿创有利于推动创新的扩散,因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一个行业众多企业进行模仿性创新,则在起步阶段,这一行业较其他行业将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任何企业,无论多么强大,都不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占据所有的市场,因此,一旦首创或仿创获得成功,一大批仿创者出现就成为必然,这会造成这些企业所在行业整体陷入比较利益的陷阱,发展滞后,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
但从长远来看,模仿创新不能作为创新的主导战略,长期使用这种策略,不仅会使组织完全丧失创新能力,更会使其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产业结构也将趋于不合理的状态。基于模仿性创新的局限性以及自主创新的高成本性,我们应立足国情,找到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点,既要克服仿制性创新的局限性,从仿制向原创发展,又要实施市场破坏,促使原创性创新这样一种创新模式。不彻底改变这种仿制性的创新取向,不实施创造性的原创性创新,我国产业发展之路会非常艰难,产业结构也难以优化。
原创性创新首先要有创意,然后把创意变成创造,并用创业来赋予制造业以文化力和生命力,提高其附加值。原创性创新就是把制造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创办或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上,再推广到市场上去,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原创性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实施原创性创新战略,更具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活力和能力,是从仿制向原创发展,驱动产业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
第三,由高投入、低产出到知识溢出与内生增长。我国高投入与低产出的创新模式已出现不适应性,当前,为了降低成本和风险,国内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选择以技术引进为主的维持性创新战略。此举使我国多数企业被纳入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价值链体系中,处于其产品供销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在运用领先企业核心技术生产产品的同时,需要向拥有核心技术专利所有权的企业支付高额专利费。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使我国企业不得不承受昂贵代价,在实施技术引进时,总是受到技术转让企业的牵制,运行中必须遵循其标准和要求,因而只能获取产品利润中非常小的部分。
可见,采用模仿性创新需要为其所依托的核心技术付出巨额专利使用费的代价,这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维持性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已陷入了困境。而原创性创新是一种创造性、颠覆性的创新,是不同于主流技术轨迹的一种创新模式,它是知识与经济结合的产物,是创意物化于生产中的实现,是一种高效率、低投入、高产出的创新模式。当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改变已有的模仿性创新模式,而质变到原创性创新,完成由高投入、低产出到知识溢出与内生增长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