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的演变

2018-11-05陈心怡

科教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

陈心怡

摘 要 在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延续至今。当前,潮汕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研究潮汕地区的“出花园”习俗,有助于我们了解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的特点,分析潮汕地区的“出花园”习俗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演变,保护潮汕地区的成人礼习俗及传承传统潮汕文化特色。

关键词 潮汕地区 出花园 传统习俗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8.079

Abstract In Chaoshan area, "Out of the garden" custom continues to this day. At present, economy develops fast; life rhythm is accelerated in Chaoshan area. Study the "Out of the garden" custom in Chaoshan area. It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 garden" custom in chaoshan area. And it helps u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out garden" custom in Chaoshan area, protects the rights and customs of adults in Chaoshan area and to inheri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oshan.

Keywords Chaoshan area; out of the garden;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传统习俗在中国习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成人礼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出花园”习俗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拜、仪式、情感寄托等方面展现出潮汕地区丰富的成人礼文化。“出花园”习俗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粤东潮汕地区,它不是大型集体活动,而是以民间自发行为为主导,主要以个体家庭形式为主,以“祈福”为出发点,传承至今。“出花园”习俗值得我们重新探讨其传承和发展的价值。

与潮汕其他的传统习俗相比,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的意义是其他习俗所不能及的。“出花园”的主体是15岁的潮汕少男少女,潮汕地区少男少女的积极参与,反映出其独具一格的地域代表性,其特色以及发展变化都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潮汕地区“出花园”的习俗为例,试图探讨在潮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如何对传统习俗进行保护。

1 “出花园”习俗的由来

潮汕民系是“古闽越后裔融合于汉族的一支”, ①以潮汕方言作为地方官话,隶属闽南语系。古时候,潮汕人从中原地区迁移至潮汕地区,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潮汕民俗,其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成人礼。“出花园”习俗近似于古代成人礼,清朝以后成为粤东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俗。“出花园”规定,年至15虚岁的男孩女孩必须出花园。

关于潮汕人“出花园”习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古时候富人家建有供孩子娱乐的花园;另一种说法是:潮汕少年儿童15岁以前都是在公婆神保护的花园里长大的,举行“出花园”仪式后,才是离开花园,走出家门的时候。由此可见,潮汕出花园礼俗,本是富裕家庭才举办的礼俗,同时,潮汕出花园的习俗的主要对象是15岁的少男少女,其成年礼规定了具体年龄,提供了具体的供奉对象。事实上,潮汕“出花園”习俗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与“出花园”习俗密切关联的是“走仔会”,“走仔会”习俗乃是潮汕“出花园”习俗的前身。“走仔会”别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们要回娘家。等儿女“出花园”后,潮汕妇女们不再参加“女儿节”。潮汕地区因地理位置,较为封闭,是熟人社会。女性往往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担负着处理家庭日常事务,以相夫教子为自身责任。因此已婚妇女们相聚之处多在各家后花园,肩负着看管好身边小孩的责任,要求孩童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走仔会”习俗至家中小孩15岁后,不再继续,因为儿女十五岁拜别公婆神后,便预示成年。因此,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是由“走仔会”习俗演变而来的。

2 “出花园”习俗的主要内容

“出花园”习俗讲究,步骤清晰明确。这个礼俗要选吉日;要有竹叶枝和榕树枝、在水里放一些花瓣(孩子用来洗脸),家人要分发祭品给亲戚朋友,让他们知道孩子已经成年。

2.1 “出花园”的步骤特征

(1)“出花园”前:准备“出花园”的少男少女的家人先要问卜,时间在农历三月至六月之间;之后准备好所需祭品。

(2)“出花园”时:拜公婆神;后洗12花色水。到了下午要吃东西(祭品)、咬鸡头;送礼;晚上辞公婆神炉,家中再摆宴席。

在潮州、汕头和揭阳等地,“出花园”的孩子都会穿新衣、新鞋、拜老爷(拜神明)、拜公婆神;早起、洗澡;在汕头和揭阳则要宴请客人、坐大位。在这一天,少男少女要吃有意义的东西,如猪肝,鱼肉等,吃猪肝意味着升官发财,吃鱼肉预示着以后年年有余;同时,在礼俗上,不出门、不骂人、不被骂,预示着能健康长大。首先,要准备一只鹅、一只鸡,有条件则加一头猪,用于祭神;第二,准备新衣红屐,采新鲜花心、仙草、红花、状元竹、龙眼干、酒饼。母亲要为孩子洗澡,有些地方还要采五样种子、放八枚铜钱,买新的红肚兜等等。

2.2 “出花园”时间及对象

在潮汕地区,15岁的少男少女都要“出花园”,但问卜后,算命先生指明不用出花园的孩子和信教徒则无须举行“出花园”仪式。不用“出花园”的孩子,一是被算命先生认为成熟懂事,已经成人,二是需等到婚后再“出花园”,三是已经成家,属于成人范畴。

在潮汕地区,何时举行“出花园”仪式是有讲究的。大部分潮汕人会先问卜,求得“出花园”的吉日。15岁以内小孩在花园里成长,直至满15岁,举行出花园仪式,表示成年。由此可见,“拜公婆”习俗和“出花园”习俗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出花园表示孩子健康长大。公婆神的职责就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潮汕“出花园”习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糅合了现代的方式。我们可以在潮汕十五岁男孩女孩的成人礼上,看到民间特殊又自然的祭拜习俗。

3 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的发展变化

潮汕地区“出花园”礼俗保留了选吉日、洗花水、拜“公婆”等步骤。但旧时潮汕人多会宴请亲戚朋友和送礼物,现在除了汕头、揭阳一部分人家会保留这一环节外,其他地区不再留存,“出花园”习俗的步骤俱已简化。潮汕老者知道拜祭“公婆神”是为保护孩子健康成长,中年者多不知道“出花园”、公婆神的来源,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妇女操办“出花园”的一切事宜。

改革开放后,潮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许多传统潮汕习俗日渐没落,“出花园”礼俗则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3.1 礼品现代化

与传统相比较,现在亲戚送给“出花园”的少男少女的礼物不再是鸡蛋、家禽和粿品,而是送手机、手表或者电脑;“出花园”当天,孩子不穿红木屐而穿运动鞋。

3.2 过程简单化

原本“出花园”的过程繁琐,现在步骤被简化。家中的母亲不再自己做祭品,到店铺买好命粿(石榴粿、三角粿、红桃粿)和三牲,简单地备了五样斋菜和12碗甜圆,其他的礼品都可省略。

由此可见,潮汕“出花园”习俗发展成一种新的方式:内容简单化,但意义不变。“出花园”习俗是潮汕人的成年礼,与中原地区成人礼有着密切关系,是其成年礼转化的产物。“出花园”既具备成人礼的祝福含义,又包含了潮汕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质。

“一种文化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时,或出于提高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通过实际运行方式淘汰改造或新增某些文化要素,经重构整合,形成一种更具生存能力和稳定延续能力的新型文化”,②“出花园”礼俗在“走仔会”基础上,具备古礼特质,顺应潮汕地域的要求变化,形成潮汕人的独特成人礼,可见“出花园”习俗的独特性,潮汕“出花园”的兴盛和流传至今更说明这一习俗的复杂化特点。潮汕人的性格是兼具精明与厚道、求新求变与坚守传统、外出拼搏与安守家中的双重性特点的。“出花园”习俗受潮汕人双重性的性格特征影响,“融合在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及日常言行之中”。 ③在生活要求下,“出花园”礼俗发生新的变化,又保留了原有的基本步骤与寄寓意义,因此才能流传至今,寄予了潮汕人对后代的深厚爱护与期望。

4 “出花园”习俗的独特价值

与潮汕地区的满月礼、婚礼和葬礼相比,“出花园”习俗不止是潮汕人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礼,更是交织着传统与现代特征的独特成人礼。潮汕地区的其他礼俗俱已简化或西化,不再具有传统习俗的特征。但“出花园”习俗仍保留原有的步骤与寄寓意义,且随着时代改变而简化。在潮汕众多习俗中,只有“出花园”习俗的对象是15岁少男少女,寄予了潮汕人对后代成熟、健康与责任的真诚祝愿。

4.1 寄寓长辈期望

少男少女“出花园”后即被认为长大成人,预示着身份转变为成人。“出花园”当天,少男少女不能骂人、不能被骂和不得外出,实际上包含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祝福,希望少男少女要有容人之量和处事成熟稳重。

4.2 符合潮汕地域特征

潮汕地区古时候人多地少,多天气灾害。潮汕人多外出谋生或出海求存,小辈则在家中,等长大后再外出谋生,因此潮汕妇女信奉“出花园”习俗,拜祭“公婆神”能保佑孩童长大平安、顺顺利利。孩子代表新的希望,是生命繁衍传承的象征。“出花园”习俗中少男少女需祭拜的“公婆神”是潮汕拜神体系中独一无二的专职庇护孩童的神明,可见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对孩子的祈福,实际上是由潮汕地区地域特點造成的。

4.3 彰显潮汕女性的特性

尽管“出花园”习俗的重心是15岁的少男少女,但是潮汕妇女在“出花园”习俗中担负重要责任,负责“出花园”习俗的一切准备事宜。第一,与“出花园”习俗密切相关的“走仔会”的主体是潮汕地区的已婚女性。小孩的看护重任交在母亲手上,体现潮汕女性敢于承担的勇气。第二,“出花园”当天,少男少女拜“公婆神”,为少男少女准备“出花园”的祭品及督促少男少女遵守习俗,是潮汕妇女无法忽略的。在潮汕地区,养育和教导孩童,主要还是依靠母亲。能否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基本上要看母亲是否承担起了教育的重任。直至现在,潮汕孩子的教育主要还是潮汕女性负责。第三,“出花园”习俗的前身“走仔会”习俗主题主要是女性探望母亲、不忘母恩,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恩。

5 结语

如一位学者所说:“当一种习惯、技艺或观点充分地传播开来的时候,一些不利的因素正在增长,它可能长期地影响到这些习俗或者技艺如涓涓细流,延绵不绝”, ④同时也指出,“这就是文化的稳定性,然而极为有趣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变化和革新将会留下如此之多的长流不断的涓涓细流。”⑤潮汕地区“出花园”习俗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化而变化,这使得这种习俗充满活力。本论题对潮汕“出花园”习俗的由来、特征、发展变化和独特价值进行研究,“出花园”礼俗,符合民俗变迁、发展规律。“出花园”习俗,是具备旺盛生命力的习俗。传承和发展“出花园”习俗,要对它保持扬弃的态度。既要看到“出花园”习俗落后的一面,也要看到其进步的一面。“出花园”习俗要求少男少女们当天不能外出,以免被邪秽(带有一定迷信成分)冲撞到,不能平安长大,要求他们在当天洗放有花瓣的清水,以洗去污秽等。这些忌讳缺乏科学依据,值得商榷是否需要保留。但“出花园”习俗简化步骤,替换相应祭品,可见潮汕人观念发生转变。如今,多数潮汕人只是把“出花园”习俗当成一个仪式,以表达对孩童长大的祝福,而不再认为孩童必须经历“出花园”习俗才能平安长大。

注释

① 叶春生,林伦伦.潮汕民俗大典[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003.

② 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6.

③ 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378.

④⑤ E·泰勒.原始文化[M].刘魁立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56.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
“碎碎”平安(环球360°)
春到
龙舟
近现代阿美族生计方式的转型
基于文身图案符号传达对傣族审美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观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暨第四届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有感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