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当防卫的限度

2018-11-05朱弘昊

法制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防卫过当正当防卫限度

摘 要:正当防卫的限度应当是与防卫行为限度以及结果限度相互关联的,行为与结果应当是处于相同地位。在具体案件认定过程中,需要对防卫行为限度同时做出考察,在司法实务中,一些特殊因素,特别是因为不法侵害的紧迫性以及防卫人所处的环境和不法侵害本身等,同样也会对防卫限度产生影响。

关键词:正当防卫;限度;防卫过当

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0-0228-01

作者简介:朱弘昊(1992-),男,汉族,山西晋城人,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方向:反恐怖主义法。

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学术界存在几种说法,一些人认为其是一种适应说,即只有遇到不正当行为是防卫行为才能出现,两者是相适应的,有些人又认为,是一种需要说,即人们遭受不正当行为是需要防卫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其他一些人认为,是一种必要说,即认为遭受不法行为造成利益损失时必须使用正当防卫的手段。而目前学术界最认可的定义是认为其是一种适当说,在结合其他几种学说的基础上产生的,认为要根据自己所受到损失的严重性适当地采取防卫行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该过度且不合理采取不恰当的行为。

一、正当防卫限度存在的问题

(一)防卫限度的判断标准不一

防卫限度,就是指当面临不法侵害行为时,能够对违法人造成损害的上限要求。正当防卫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度,它是量和质的统一体,如果超过上限,正当防卫就会成为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由此可见,防卫行为是否是正当行为,其判断的标准就防卫限度的设定。是否是正当防卫决定了防卫人的防卫是否为犯罪行为。因此,怎样判断防卫限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判断标准的界定比较模糊,这一问题也没有在学界达成统一。在这种情况下,相似的案件经常出现不同的结果,又有法院的判决于检察院的意见有很大的出入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对防卫限度应该详细规定其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来达到司法实践的要求。

(二)不法侵害的强度问题

对于正常的正当防卫,防卫行为造成违法人的损害要能够与侵害行为造成的权益损害相平衡,如果超过了这一平衡,那么防卫人就过当防卫,是违法行为。假如违法人对防卫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非常严重的伤害,是一种暴力型违法犯罪时,那么防卫人的行为能够重伤甚至让违法人死亡。据《刑法》中有关规定,对正在进行抢劫、绑架、强奸、杀人、行凶和其他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暴力违法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对违法人造成伤亡,不属于过当防卫。所以可以看出,防卫限度与侵害行为强度应该成正比。

二、正当防卫限度认定的建议

(一)确定不法侵害的强度

正当防卫成立的前提就是在防卫的限度以及侵害的强度两者相应。在不法侵害的强度中对强度的一个界定不难理解,只是在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发生的案例,并且不能只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而是用一个行为的主体进行分析不法侵害的强度。举個例子进行详细分析,我们现在生活的大环境,会受到环境污染以及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人的身体及心理造成侵害等等,由此可以对防卫强度进行依据。从另一方面还应当明确,在对正当防卫的强度与不法侵害的强度作比较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正当防卫高于不法侵害的力度,两者之间的差距不会过于明显,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其的理解有利于行为人权利的准确使用。不仅对国家、公共利益或者是防卫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合理的保障,同时又对侵害人的合法权利进行了相应的保护。所以在对限度进行分析衡量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为主,同时在分析时还应把双方出现的人数、体力以及是否借助外界的其他工具考虑在内。

(二)区分特殊防卫中的防卫限度

在正当防卫当中,特殊防卫是其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防卫方式,对于特殊防卫所造成的损伤后果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它是建立在国家刑法体系当中。特殊防卫存在的前提必须以正当防卫为基础,也就是正当防卫存在的条件,特殊防卫必须遵守;同时还会有相应的其他条件加以约束:尤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于一般违法犯罪及非法暴力等行为不能适用上述的特殊防卫规定;第二方面是对特殊防卫的使用条件限度做了约定,其中规定暴力犯罪程度较轻的不能适用上述的特殊防卫规定,只有在面对程度相对较严重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特殊防卫规定。第三个方面是对于绑架、强奸以及杀人等发生较为严重的暴力事件的时候是否使用特殊防卫,对于前面所说的情况是不允许使用特殊防卫的,只有在暴力情况发生的时候,高度危险才能使用特殊防卫。第四方面是对人身安全发生严重暴力或者严重威胁到人身生命安全时,不仅仅局限于我国所限定的几种犯罪情形,如果涉及到其他比较严重案件是可以适用特殊防卫的。

三、结论

在正当防卫理论中,防卫限度作为其核心内容,对防卫限度的认定直接关系到防卫人的防卫行为是否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涉及到罪与非罪的重大问题。因此准确界定正当防卫的限度,不但能够保障国家利益,同样还能够对防卫人的合法权益作出必要保障,对我国维护司法公正以及法律权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照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马克昌主编.刑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0.

[2]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90.

[3]周旺生主编.立法学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39-40.

[4]赵秉志.正当防卫理论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2015(2).

[5]郭泽强,胡陆生.再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J].法学,2017(10).

[6]李金明.论外国刑法中正当防卫的限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猜你喜欢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限度
刺杀辱母者案的刑法理论分析与技术操作
旋某故意杀人案与邓玉娇案案例分析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探究正当防卫在民法和刑法中的区别运用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