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8-11-05赵悦刘凌云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

赵悦 刘凌云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心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20.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高,对照组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为(86.4±6.4)分,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为(32.6±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8.292)。结论:在危重心血管病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顯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降低了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危重心血管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 R825.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167-01

心血管病是指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由于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导致。引起心脏、大脑、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出血性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死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本次研究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心血管病患者,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心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分布在57~78岁,平均(63.2±3.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分布在56~76岁,平均(62.9±3.5)岁。经诊断包括急性左心衰1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例、恶性心率失常14例、肺栓塞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的患病时进行查询,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的,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的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类型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进行确定,而相关的抢救工作则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程度、性质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其次,对患者的心、肺、肾、脑脏器功能进行监测,包括心率、心律、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瞳孔、肌力、四肢活动度等。根据病情急医嘱用药,血压低快速补充多巴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疼痛患者使用吗啡。管理好呼吸道,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吸氧时,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低,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患者体液、电解质平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维持肠道完整性,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基础护理,包括口腔、皮肤、会阴。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由我院心血管科室的专科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为委中心血管病的急救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具体包括(1)院前急救:观察患者的症状,常规心电图。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停止任何主动活动。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维持血氧饱和度>94%,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评估气道、呼吸、循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了解病史、发病时间;(2)监护室护理:院前院内衔接,包括患者病情、诊疗强开、心电图等内容。将患者立即转移至抢救室,保持相当安静。床边备心电监护仪、吸引装置、除颤仪。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用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护理人员使用和蔼的语气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并发症护理:对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用利多卡因,缓慢性心律失常用阿品脱,心室颤动性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房室传导阻滞可安装临时起搏器;(4)抢救成功转入普通病房的护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防止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5)医学知识宣教:促使患者及家属对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急救措施以及疾病特征进行学习,从而有效防止了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具体而言,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以时间为顺序的护理流程,相关的责任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表格形式的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1.3 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梗死以及猝死。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显效,患者的症状稍有改善为有效,患者症状未改善,甚至病情有所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之和;心理状态评分,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调差,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版本为SPSS20.0。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

SymbolcA@ 2检验计数资料“[n(%)]”。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20.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总有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高,对照组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为(86.4±6.4)分,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为(32.6±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8.292)。

3 讨论

随着现代诊疗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的护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强为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护理人员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及时解决患者的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某种疾病、手术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标准化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让危重心血管急救护理更加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临床诊疗效果[2]。心血管疾病病情急、发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制定了护理计划表,使护理服务更加规范。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专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预见性的护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3]。院前急救到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在各个阶段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并且降低患者死亡率[4]。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20.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高,对照組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为(86.4±6.4)分,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为(32.6±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8.292)。

综上所述,在危重心血管病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降低了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杰.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23(11):132-133.

[2] 李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 3(7):118-119.

[3] 孙宏. 危重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18):84-85.

[4] 李燕.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7, 20(s3):1-1.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