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5Cr-1Mo-0.25V钢焊接规范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8-11-05李剑冰毕晓敏

山西冶金 2018年4期
关键词:电弧焊输入量试板

李剑冰, 李 朴, 毕晓敏, 李 丽

(1.兰州兰石重工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314; 2.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730050)

近年来,随着加工原油日趋重质或超重质化,在生产工艺上出现了重质油的裂化和煤液化等新工艺,常规Cr-Mo钢高温强度、抗氢侵蚀等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加氢技术的发展。2.25Cr-1Mo-0.25V[1]通过微合金化通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钢的强度等级;并具有较高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和抗回火脆化能力,更好的抗氢侵蚀、氢脆和氢致裂纹的能力。

最近,兰州兰石重工有限公司2.25Cr-1Mo-0.25V钢产品较多,主体承压焊缝均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两种焊接方法,技术条件要求焊接接头需进行-30℃低温冲击,焊材厂家提供的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均要求采用小热输入,多层多道焊接,经焊接工艺评定,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完全满足技术条件要求。本试验主要是验证焊接工艺参数若超出焊材厂家要求,其对接头力学性能尤其-30℃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采用大热输入分别焊接焊条电弧焊、埋弧焊试板各一对,钢板为国产舞阳钢厂生产的2.25Cr-1Mo-0.25V,试板规格均为300 mm×125 mm×62 mm,坡口见图1和图2。

图1 埋弧焊坡口示意图(mm)

图2 焊条电弧焊坡口示意图(mm)

1 埋弧焊和焊条电弧焊工艺试验

埋弧焊和焊条电弧焊试验选用焊材与工艺评定相同,采用日本神钢焊材,两对试板焊接工艺参数见表1,焊道示意图见下页图3和图4,坡口与工艺评定形式相同。

表1 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焊接规范

图3 埋弧焊焊道示意图(mm)

图4 焊条电弧焊焊道示意图(mm)

两对试板焊后分别进行了(250~300)℃×2 h后热,之后进行了(705±10)℃×(8~10)h 消应力热处理,装炉温度不大于400℃,升温速度不大于60℃/h,降温速度不大于70℃/h,炉冷至400℃出炉空冷。两对试板点焊和打底焊均采用焊条电弧焊,由于该钢具有较大的淬硬性,所以试验点焊和第一层打底焊接采用强度级别低的J507[2](Φ4 mm)焊条,目的是防止根部焊接接头产生裂纹,反面碳弧气刨将J507焊缝金属刨掉后打磨,并进行100%磁探检测,热处理后,经100%超探+100射线+100%磁探检测,埋弧焊试板起弧边缘处有一处长15 mm夹渣(可避开缺陷取样),其余均合格。

2 焊接工艺试验结果

2.1 化学成分

埋弧焊、焊条电弧焊焊后焊缝金属化学成分见表2,两种方法大热输入量焊接后对化学成分影响不大;通过限制微量元素 P、As、Sb、Sn 含量,可大大提高抗回火脆性的能力,用x¯系数=[10w(P)+5w(Sb)+4w(Sn)+w(As)]×10-2≤12×10-6[3]来控制(式中 0.01%应以100×10-6代入),这4个元素容易沿晶界偏析,在370~565℃温度区间内长期工作会使钢逐渐变脆。

2.2 力学性能

从表3力学性能看出,埋弧焊采用大热输入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较差,尤其常温屈服强度有1个值低于415 MPa;T/4焊缝-30℃低温冲击韧性值均很低在11 J以下;而焊条电弧焊采用较高热输入焊接,除T/2热影响区有一个-30℃低温冲击韧性值低于54 J但大于47 J外,其平均值均大于100 J以上,综合力学性能较高。在多层多道焊时,过高的预热和层间温度都会增大t8/5,会使焊道增厚,其热影响区增宽,导致焊接接头整体韧性下降[2];对耐热钢而言允许的热输入量E值范围较宽。但E值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强度和韧性明显下降。故埋弧焊焊接热输入量须严格按工艺评定要求执行。焊条电弧焊焊接热输入量比工艺评定可提高20%。实践证明焊接耐热钢焊道厚度控制在3 mm内,T预和T层保持在180~300℃范围,热输入量E控制在20~30 kJ/cm[4]时可保证接头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表2 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焊缝化学成分%

从表3力学性能看出,埋弧焊采用大热输入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较差,尤其常温屈服强度有1个值低于415 MPa;T/4焊缝-30℃低温冲击韧性值均很低(在11 J以下);而焊条电弧焊采用较高热输入焊接,除T/2热影响区有一个-30℃低温冲击韧性值低于54 J但大于47 J外,其平均值均大于100 J以上,综合力学性能较高。在多层多道焊时,过高的预热和层间温度都会增大t8/5,会使焊道增厚,其热影响区增宽,导致焊接接头整体韧性下降[2];对耐热钢而言允许的热输入量E值范围较宽。但E值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强度和韧性明显下降。故埋弧焊焊接热输入量须严格按工艺评定要求执行。焊条电弧焊焊接热输入量比工艺评定可提高20%。实践证明焊接耐热钢焊道厚度控制在3 mm内,T预和T层保持在180~300℃范围,热输入量E控制在20~30 kJ/cm时可保证接头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表3 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接头力学性能

2.3 金相组织及硬度

2.25Cr-1Mo-0.25V钢由于其合金含量较高约在3~5%范围内,在焊接材料、热处理工艺确定以后,焊接接头的组织与焊接热输入及预热、层间温度影响很大;在低热输入焊接时,热影响区变窄,但是冷速太快容易得到的马氏体组织;在较高的热输入焊接时,可得到贝氏体组织。若热输入过高,如埋弧焊电流I=580~600 A时,可导致焊缝、热影响区晶粒粗大,从而降低缺口韧性。由于Cr-Mo-V钢淬硬倾向大,为防止焊接产生冷裂纹和再热裂纹,可通过提高T预和T层来降低冷却速度,如果T预和T层大于TMf(马氏体转变结束温度),就会使焊接接头部位在焊后不产生M体(马氏体),而造成部分残余奥氏体一直保留到热处理之后,在热处理冷却过程中,这部分残余奥氏体就又可能转变为M体,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可能产生冷裂纹;如果T预和T层小于TMf,则焊后奥氏体会转变成M体,经热处理后,这部分M体就因得到回火处理而形成韧性较好的回火马氏体组织,从而避免了冷裂纹产生的危险,这里关键是焊后至热处理之前这段时间里由于马氏体的存在,有产生裂纹的危险,为防止裂纹产生最有效的方法是焊后立即进行(250~300℃)×(2~3 h)后热[4]。

从表4结果知,埋弧焊采用大热输入焊接,热影响区距上下表面1.5 mm处硬度HV10均超过245在260以上,从图5和图6宏观金相照片看出:厚度均为δ=62 mm试件,焊条电弧焊焊道数比埋弧焊多,埋弧焊在超过T/3后每一层焊道较厚,由于其焊接热输入很大,热影响区侧母材咬肉较严重;图7和图8分别对应埋弧焊T/2焊缝冲击值为22 J和T/4焊缝冲击值为5.8 J冲击试样宏观断口照片。从照片看,埋弧焊采用大热输入焊接,焊缝冲击试样断口均为脆性断口,冲击值很低。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在多层多道焊时,焊接热输入量越大,冷却速度越慢,加之伴有较高的预热和层间温度,焊道越厚,其热影响区越宽,当焊道厚度超过4 mm,会导致焊接接头硬度很高,接头各区晶粒粗大,强度和韧性都会降低。

表4 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接头金相组织及硬度(HV10)

3 结论

通过大量试验,对2.25Cr-1Mo-0.25V钢焊接,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焊接质量,对各种焊接方法焊接规范参数提出以下建议:

图5 δ=62 mm埋弧焊宏观照片

图6 δ=62 mm焊条电弧焊宏观照片

图7 埋弧焊T/2焊缝冲击宏观照片

图8 埋弧焊T/4焊缝冲击宏观照片

1)焊条电弧焊最佳规范。焊条CM-A106HD(Φ5.0),电流 I=190~270 A,电压 U=22~26 V,焊速v≥150 mm/min,热输入量 E=20~28 kJ/cm,比工艺评定可提高20%。

2)埋弧焊最佳规范。焊丝US521H(Φ4.0),焊剂PF-500,电流 I=480~550 A,电压 U=30~32 V,焊速v≥350 mm/min,热输入量 E=28~30 kJ/cm,应严格按焊接工艺执行。

3)各种焊接方法预热层间温度。180~300℃,后热温度和(250~300 ℃)×(2~3 h),焊道厚度控制在3 mm内。

猜你喜欢

电弧焊输入量试板
大厚度DH36高强海工钢GMAW+SAW 焊接接头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模拟焊后热处理温度对Q345R钢板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电流互感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Tri-Arc与Tandem双丝电弧焊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
基于集成检定法的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与尿量比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中的应用分析
2.25Cr-1Mo-0.25V钢焊缝扩散氢分布试验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弧焊焊缝自动跟踪中的应用
电弧焊熔池表征与熔透状态映射研究
多丝电弧焊技术及其电弧稳定性和焊缝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