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叶草苷的研究进展

2018-11-05徐曼丽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4期
关键词:茜草杜仲抗炎

洪 庆,徐曼丽,汤 建

(江苏大学 药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环烯醚萜是一类含有缩醛结构的单萜类天然产物,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肿瘤、抗糖尿病以及神经保护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环烯醚萜类成分在脑缺血损伤、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以及其他衰老相关疾病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成为研究抗衰老和神经保护的中药化合物来源[1]。

车叶草苷(Asperuloside)是从茜草科(Rubi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等植物中提取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车叶草苷具有抗炎镇痛、降血压、抗细胞染色体诱变作用多种药理活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车叶草苷具有神经保护和激活端粒酶等活性作用,在抗衰老和神经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车叶草苷的研究报道,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车叶草苷的药材基源作一综述。

1 车叶草苷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1.1 抗炎作用

车叶草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ALI)及RAW 264.7巨噬细胞模型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体内外均显著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水平,给药后显著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在改变小鼠组织同时激活其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车叶草苷能有效抑制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 (IκB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磷酸化[3]。车叶草苷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交叉莱胶致大鼠足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iNOS的基因转录和iNOS蛋白表达,减少NO释放有关[4]。在大鼠原代滑膜细胞中,相对于模型组,车叶草苷(20 mg/kg)对TNF-α,IL-1β和前列腺素E2(PGE2)的抑制率分别为41%,54%和63%,低剂量(10 mg/kg)的车叶草苷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车叶草苷减轻软骨破坏同时促进骨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5]。

鸡屎藤中制备得到的车叶草苷对尿酸性肾病(UAN)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活性,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NF-κB p65炎症通路的活性,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1(MC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且调节UAN组织中促炎介质的产生,以改善UAN大鼠肾组织纤维化[6]。

1.2 镇痛作用

车叶草苷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还伴随着镇痛作用。鸡屎藤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陆续分离出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苷等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环烯醚萜苷二聚体。小鼠口服600和900 mg/kg鸡屎藤甲醇提取物后,在醋酸扭体实验、福尔马林实验和热水甩尾实验中对化学和热刺激引发的疼痛具有显著的耐受性。在福尔马林实验中鸡屎藤甲醇提取物表现出了中枢和外周双重镇痛机制[7]。鸡屎藤环烯醚萜苷(IGPS)是植物鸡屎藤中提取的一类组分,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车叶草苷。IGPS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醋酸致扭体实验及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等多种疼痛动物模型中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用药安全性高,连续用药无成瘾性。IGPS的镇痛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无关,而可能与抑制NO/cGMP/PKG信号通路有关[8]。

1.3 抗细胞染色体诱变作用

车叶草苷及衍生物车叶草苷酸和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均能够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以及抑制小鼠的染色体诱变。用氯化甲基汞(MMC)诱导后的仓鼠卵细胞,用车叶草苷处理后,发现其染色体畸变的几率显著减少;先给小鼠腹腔注射MMC,6小时后再对其进行灌胃1 mL质量浓度为4%的车叶草苷,结果发现小鼠体内微核数量减少,证明车叶草苷具有一定的抗细胞染色体诱变的作用[9]。

1.4 抗肥胖作用

大鼠喂养40%的高脂肪饮食(HFD)以建立代谢综合征样模型。HFD模型大鼠口服杜仲叶提取物、车叶草苷和另一环烯醚萜苷,发现车叶草苷可以显著增加HFD大鼠体内胆酸和脱氧胆酸的分泌。车叶草苷长期给药可以抑制模型组老鼠的体重、白色脂肪组织重量、血浆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增加。此外,长期喂食车叶草苷还增加了HFD模型老鼠的基础代谢率,而且HFD对照组的呼吸速率显著下降,加速脂质代谢,表现出良好的抗肥胖作用[10]。

1.5 其他药理活性

车叶草苷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摩氏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有抑制作用,这被认为是药材海巴戟发挥治疗皮肤病、感冒、发烧等疾病的作用基础[9]。车叶草苷对腐皮镰刀菌、宫部旋胞腔菌、多粘芽胞杆菌也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11]。

杜仲皮及叶中分离到的含环烯醚萜苷类和木脂素类的提取物口服后能降低大鼠血压,杜仲皮煎剂(生药材4.2 g/kg)和杜仲叶浸提物制剂(生药材6.3 g/kg)均可使正常大鼠的血压降低,并且杜仲叶浸提物制剂可使大鼠的心率减慢[12]。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喂食杜仲叶提取物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降压作用。人类长期摄入杜仲叶提取物可以降低心脏收缩压。其降压作用可能源于包含车叶草苷在内的杜仲苷类成分[13]。

车叶草苷能够增强293T细胞和BJ成纤维细胞端粒酶活性,促进BJ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明车叶草苷具有基于端粒酶机制的促神经细胞再生的潜力。车叶草苷能显著延长果蝇寿命,增强动物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抑制体内氧化应激(ROS)效应,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和抗衰老的潜力[2]。

2 相关植物基源

车叶草苷的成分来源可以从茜草科巴戟天属(Morinda)、耳草属(Hedyotis)、拉拉藤属(Galium)等植物中提取分离。另有杜仲科植物,如杜仲中也发现有车叶草苷。车叶草苷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组分的提取分离的过程中,常伴有其结构类似物: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车叶草苷酸,后者也可能是车叶草苷的内酯环开环产物,化学式如图1。

图1 车叶草苷(a),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b),车叶草苷酸(c)的化学结构式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亮叶巴戟天(MorindalucidaBenth.)在西非作为药用植物,主要用于治疗发烧、疟疾,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亮叶巴戟天的二氯甲烷/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车叶草苷和车叶草苷酸等化合物[14]。同属植物海巴戟(MorindacitrifoliaL.),其根、皮、茎、叶和果实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从海巴戟果实中分离出车叶草苷[15]。

鸡屎藤[Paederiascandens(Lour.) Merr.]为茜草科植物,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和活血消肿之功效,含有车叶草苷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6]。

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采用柱色谱法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车叶草苷[17]。同属植物闭花耳草(HedyotiscryptanthaDunn)中也分离得到包括车叶草苷及其衍生物[18]。

长尾粗叶木(LasianthusacuminatissimusMerr.)系茜草科植物,其根俗称“铁骨人参”,有行气活血,祛湿强筋,止痛功效,色谱手段纯化长尾粗叶木提取物,得到车叶草苷等化合物,长尾粗叶木中分离得到的车叶草苷和去乙酰车叶草苷具有抑制佐剂型关节炎(AA)的作用,可能是长尾粗叶木中抗RA的活性成分[19]。

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蓬子菜(GaliumverumLinn.)具有清热解毒、行血、利湿止痒的功效,即可内服又可外用,从中可分离得到车叶草苷等成分[20]。长叶蓬子菜(GaliumverumLinn. var.asiaticumNakai)为蓬子菜变种,其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车叶草苷、车叶草苷酸等化合物[21]。同属植物猪殃殃(GaliumspuriumL.)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到车叶草苷、车叶草苷酸等化合物[22]。

繁星花[Pentaslanceolata(Forsk.) K. Schum.]为茜草科五星花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其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系列以车叶草苷为代表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23]。

琼岛染木树(SaprosmamerrilliiLo)是茜草科染木树属(Saprosma),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抗菌活性,其茎中分离得到车叶草苷等化合物[24]。

Coprosmaquadrifida(Labill.) B. L. Rob.是茜草科臭叶木属小灌木。快速加压热水提取的方法从其中提取出大量的车叶草苷[25]。

Ronabeaemetica(L. f.) A. Rich.是茜草科头九节属灌木,其具有医治痢疾的作用,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曾被作为催吐药使用。从其中分离出4种化合物,其中包括车叶草苷、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车叶草苷酸等[26]。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的树皮入药,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从杜仲皮、叶及花中均发现车叶草苷等环烯醚萜类成分[27]。

3 结论与展望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车叶草苷的药理活性研究并不是很多,且主要集中在镇痛、降压、抗染色体诱变等方面,系统的、深入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车叶草苷作为环烯醚萜的一员,在抗肿瘤、抗炎和神经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因此,对车叶草苷的植物基源、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进一步开发车叶草苷资源,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茜草杜仲抗炎
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对茜草生长、相关酶活性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茜草炮制前后红外图谱分析
基于3D技术和偏光技术的茜草鉴别研究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及与传统切制比较△
略阳杜仲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