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串场河景观带规划调整思路探析

2018-11-05陆咸顺

绿色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滨河海盐盐城

陆咸顺

(江苏省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江苏 盐城 224001)

1 引言

盐城市串场河是贯穿盐城市区的重要生态廊道,其规划建设对城市滨河景观质量、生态环境修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串场河水域景观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盐城整个城市景观空间体系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必须满足多种目标、多种功能的需求。串场河景观带规划建设应遵循环境生态、文化深邃、功能多样、景观美化等整体理念,打造城市滨河景观新格局。

2 项目概况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有着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盐城串场河景观带市区规划范围由北向南全长总计12245 m,总规划面积110万m2。串场河是盐城河网水系中主要河流,范围内支流众多。为了使盐城的母亲河重新涣发青春活力,串场河整治和滨水景观建设,建立盐城河道生态廊道,改善城区景观生态系统,显得尤其重要。

3 景观带改造制约因素

(1)沿河两岸及周边建筑,构筑物较陈旧破烂,缺少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一定程度影响了串场河景观历史性和景观品质。

(2)河道岸线基本都有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防洪堤且都年久失修,阻隔了沿岸土壤水分与河道水系和互相渗透,既影响了滨河景观效果,又失去了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

(3)串场河景观带沿河地域被14座城市桥梁和19条干道、支路分隔,使已有的城市交通体系与串场河景观系统难以取得相互贯通、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从而不能保持滨河景观体系和旅游交通的连续性。

(4)串场河水质污染较严重,沿线飘浮物较多,河底淤泥深,缺少城市生态湿地,滨水区域生物多样性严重缺乏,景观效果差,需要进行截河整治水系,提高河水体自然净化功能。

(5)沿河两岸遗留古迹较少,文化遗址缺乏,可利用的城市街区历史格局和空间构成空缺,难以营造历史文脉较深的实体景观,制约了景观历史文化潜力的挖掘。

4 滨河景观改造有利因素

(1)串场河景观带是城市绿脉,是盐城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可改善城市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盐城的城市整体景观品质,增强城市滨河水域的旅游功能,带动盐城经济的发展。

(2)串场河贯穿盐城市区,其景观带建设构成了完整的城市绿色长廊和生态廊道,保持了景观格局的连续性,可使滨河景观体系完全融入城市空间之中。

(3)串场河的常水位为0.80 m,洪水位为2.30 m,低水位为0.50 m,防洪水位1.80 m ,应在城市河网进出口已规划建设控制水闸,控制水位在一定高程范围,水位浮动高差能受一定控制,给景观设计创造了想象空间。

(4)串场河水系河网支流众多,地形复杂,水源充足,沿线已有的人民公园、迎宾公园、盐渎公园等公园绿地构成了景观带三大绿地斑块,为景观改造形成廊道、斑块整体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5)串场河历史悠久独特,文化积淀丰厚,源远流长的盐城海盐文化为景观带建设注入活力,丰富滨河景观内涵,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材料。

5 总体规划构思和布局

串场河景观带是纵贯盐城南北的狭长的绿色生态纽带,串场河景观带总体规划应以河道水体为中心,以地域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以盐文化为主要脉络(图1),在分析沿线带状地块用地性质、河道宽度、绿地生态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串场河廊道宽度和划分沿河水域空间,融地域特色浓厚的自然生态湿地、优美的水体环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海盐文化景观于一体,充分展示具有旅游、休闲、娱乐功能的秀丽的串场河滨水景观风貌。

图1串场河景观带总体规划

5.1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以海盐地域文化特色为滨河景观主脉,配以其它自然人文意境,并巧妙的融入滨河景观场景,形成序列景观主题。

(2)沿线重点刻画主题节点,营造园林商业空间、滨水开放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多样性,并与周边的现状和规划相结合,建立城市景观空间体系。

(3)以城市宏观尺度(规划)为依据,着重考虑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微观尺度(尺度、功能),充分体现局部和整体的有机联系。

(4)以绿地斑块为面,园路和河道为线,塑造可达性和舒适性较强的公共活动滨水空间,创造完整的互相贯通、互相渗透的生态斑廊结构。

(5)注重串场河人文景观的特色性及在其内部或城市系统中的识别性,强调沿河景观格局的整体连续性。

5.2 串场河景观带布局结构

结合串场河沿岸的地形特征、周边地块用地性质,合理设置功能分区,以中国海盐博物馆为龙头、现有3个公园绿地为斑块,重点营造节点滨河景观,使串场河景观带形成一个海盐文化风貌区,两岸绿色廊道,3个人文及商业节点,四大公园景观格局,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商业气氛的园林滨河空间。

5.3 滨河景观功能分区及主题

根据串场河沿岸现状,结合滨水环境空间分隔的整体连续性原则和人文景观、娱乐休闲空间的多样性原则,主要分为滨河休闲景观区、滨河人文景观区、滨河商业景观区、滨河植物景观区等四大功能区。按照人文景观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的原则,以功能分区为基础,串场河景观带设置了沧海盐田、盐镇水街、瓢城故事等三大人文及商业节点,并重点营造海盐文化风貌区,反映盐城古老的盐文化历史。海盐文化风貌区是以中国海盐博物馆为中心,由沧海盐田(包括制盐文化区与盐政文化区)、盐镇水街、盐渎公园三大景区所组成(图2)。沿线还规划了湿地公园、盐渎遗址(图3)、蓦然回首、盐晶跌水、井盐图说、东闸图解、嬉水乐园、临水亭廊等多个历史人文景观节点。

图2盐政文化区

图3 盐渎遗址效果图

6 规划调整思路

串场河景观带规划构思目的是构建具有地方特色、意韵较深的城市滨河景观,让盐城串场河水系沿岸成为城市景观一道亮丽风景线,使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完美结合的盐城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串场河景观带规划布局思路来看,还存在不足之处,需加以补充和完善。

(1)串场河沿线景观主题、景点设置的有序性和统一性需进一步完善。串场河景观带规划系统中节点分布、主题序列难以完全有效地体现盐文化主线。沿河两岸绿色廊道与主题公园斑块分布连接不够平衡,缺乏有机联系。滨河景观表现和塑造并非是各个景观空间、景观时间、景观主题及点线面的多维交叉状态的随机表现,而是以景观主题为龙头,形成各种景观元素多维的和谐组合。串场河两岸线路较长,滨河景观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应以盐城海盐文化为主脉,穿插于串场河水系沿岸之中,并利用盐文化的发展史为主线,有选择地表现盐城古建文化、历史传说故事、风情民俗等,因而融入盐文化之中,形成串场河主题文化表现体系,使滨河景观更具有地方文化性特色。

(2)沿河两岸部分区段节点数量过多,分布失衡,整个滨河地域缺少统领全线的主景和城市标志性景观;海盐文化表现区域过于集中,空间构成、表现形式不足以展示盐文化的深度。因此,景观节点规划应根据滨河区域周边地块用地性质、河道特征、滨河景观功能和整体水域规划安排其位置地点和数量。考虑到串场河是贯穿盐城南北的重要河流,必须结合城市的实际,在沿岸与城市中心、水系支流、公园节点交汇地域规划体现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景观。针对沿河海盐文化主题表现内容较多,总体规划过程中应制定景观文化主题规划策略,明确思路主线,将盐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筛选、梳理和整合,构画文化主题脉络,合理规划串场河水岸海盐文化主题分布、设置区域、城市标志景观。

(3)依据规划思路和景观布局,整个规划体系海盐文化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其展示海盐文化历史内涵和风韵深度不够,部分景点的设置与海盐内涵表达缺少历史底蕴,规划范围游路体系与绿地体量比例失衡。在盐政文化区所表现的盐政变迁的历史涵义与景点设置的景观建筑、空间布局、雕塑形式还存在一定差距,其建筑风格与主题表现协调性欠缺。因此,串场河景观带海盐文化景观表达方式还需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拓展。海盐文化风貌区的多个节点盐文化表达形式应多样化,区域范围应向纵深方向延伸,调整贯穿两侧的游路与景观带宽度比例。盐文化景观塑造形式上除采用浮雕、圆雕、铺装表现外,应从空间历史格局、建筑构成、海盐制作工具技术性和历史性、盐区风俗民情民居等方面结合景观空间分隔组合模式,尽可能以美学视觉要求,客观反映历史空间构成和景观文化,使之更具意韵,给人以视觉享受。

(4)串场河水域生态化功能规划体系设计表达欠缺。景观带生态化功能不单纯是景区的植物配置和景观效果,还应从景观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角度考虑,进行景观生态系统化规划。串场河是盐城市区水系中一条重要的河流,它对市区生态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将串场河区域作为城市河流廊道、绿色走廊进行规模化研究和思考,从岸坡、河岸带、驳岸、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率和覆盖率指标、水域缓冲带的建立、生态湿地的营造、沿河水域湿生植物的的净化和美化、河道水体流动与循环等多方面融入串场河景观带总体规划之中,并与城市水系支流、城市绿地系统形成城市完整的绿地生态系统。滨河景观带生态化应体现在规划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首先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驳岸体系,保持串场河水系与城市空间相互融通、相互渗透,促进生态循环。以植物、石头和土壤等生态材料来构建滨水驳岸,不仅能够维护滨水区域的生态功能、美学价值,而且有利于降低造价和管理费用。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滨水地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多层次不同植物配置,达到河岸生态化目的。其次要建立河道水系湿地系统。按《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盐城湿地除滩涂湿地外,还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池塘湿地、稻田湿地,具有湿地的天然资源。因此,串场河景观带沿线不能单纯依靠一个湿地公园体现滨河湿地景观,应利用沿河狭长水域空间黄海高程0.5~1.5 m区域内建立湿地体系,系统开展湿地植物研究与选择,坚持以盐城本土湿地植物为主,适当引进补充外来适应本地的湿生植物,使水域净化、生态化和美化完整统一于景观带规划体系中。再次沿岸两侧区域植物配置应以生态化功能作为第一要素,串场河两岸植被配植形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河道水系的水质、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鱼类的生理活动,因此总体规划应重点强调植物规划的生态功能,发挥植物的群体效应。从纵向与横向、垂直与水平体系建立多方位的植物景观层次,注重发挥生态绿地斑块效应,使串场河区域真正成为贯通盐城市区的生态廊道。

(5)串场河景观带规划与周边地块规划的融合衔接存在部分脱节现象。规划方案中的部分节点、景区与周边地块规划不能形成统一整体,影响了滨河景观效果。太平桥至新西门桥段沿河北岸土地功能运用、景观空间划分、城市景观与滨河景观的有机组合缺少有效的整体机制,从而使盐城重要交通干道建军路景观体系不能与串场河滨河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建军路与串场河之间规划设置的国际商贸区阻碍了城市景观的通透性;串场河新都路以南开发地块距水域空间过近,阻挡了城市通向滨河的的视线走廊,封闭了串场河两岸的视觉空间。因此,串场河景观带规划除分析周边用地现状之外,应将水域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功能规划和建筑规划纳入到串场河景观带规划中,从建筑形式、高度、建筑容量、空间分布、退界宽度等方面加以控制,使之更好地体现滨河景观的特色和视觉效果。考虑到城市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需求,串场河与建军路之间的狭长地带留足城市景观缓冲区域,将国际商贸区外移至建军路北,既可以给城市留取绿地生态空间,增加串场河景观景深层次,同时又可将沿河道路景观、城市建筑景观合理地融入串场河滨河景观之中,提高了滨河景观综合艺术效果。

(6)串场河景观格局和交通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规划体系还不够完善,节点空间景观元素的过渡及保持空间的连续统一达不到景观规划的要求。串场河沿岸横穿河道的桥梁、节点变化较多,因此在景观带规划体系中应注重不同空间转换过程中连续性和统一性,突出空间过渡和滨河景观体系的整体统一,从景观空间形式、植物种类的选择、建筑风格、空间分布形态、绿地廊道的连续和景观空间的呼应等体现水域景观的整体统一。另一方面,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串场河景观规划和区域特征,对分隔景观带的道路、桥梁等景观元素形态和空间构成予以修正、改造和调整,使之与城市滨河景观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持串场河景观廊道统一于城市景观体系之中。

7 结语

城市滨河区域是城市自然要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复杂的地域,通过对串场河景观带规划改造的系统研究,应认识其系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依据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结合串场河历史现状和城市地域特征,客观地选择滨河景观要素,从城市未来的发展观点出发,综合研究串场河景观规划体系,坚持立足城市地域特色,因地制宜,适应未来城市滨河景观的发展趋势,分析多种要素,探求调整盐城水系景观规划改造之路。

猜你喜欢

滨河海盐盐城
胡旭光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基于大生态观的滨河公共空间景观提升探究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