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2018-11-05陈历雄向守万
陈历雄 向守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数字时代,终身学习的社会,培训是必须的。但凡培训,都必须以激活受训者的内驱力、唤醒其自觉性为最高追求。“讲到”不如“说服”,“说服”不如“唤醒”。基于此,笔者谈谈当下教师培训的现状与对策。
一、现状
培训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考核制度和培训成果的运用机制。通常情况下,培训周期过了,培训就结束了,对培训效果与培训师的考核,与受训者的运用几乎无关。既然如此,培训师没有任务压力,受训者没有内驱力,大家就都算是完成任务了。
1.培训师方面
培训师没了任务的约束,没了考核的激励,“轻松”上阵的他们“自由”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类型。
(1)“顶天立地”型。这样的培训师既有强烈的使命感,又有深厚的学术底蕴,还有高超的培训技艺。他们的培训如禅师般开光,恰朋友般感化。上有理论,下接地气,无愧“顶天立地”。可惜这样的专家太少了,不足整个培训师队伍的10%,越到下层比例越小。
(2)“政治”型。政治型培训师,主要特点就是“只说教不感化”。这也是中国政治,中国德育的一个缩影。正如德国政治家评价的那样:“德育本来是杯美味的汤,中国人却把汤中的水和汁分离出来,一会儿让人喝水,一会儿叫人吃盐。”教师培训“该怎样、不该怎样”的纯粹政治化要求不行;“按部就班,依样画葫芦”的纯粹指教也不行。需要的是觉悟的唤醒,专业的引领,潜质的发掘,行为的养成。纵观我们的教师培训,多是“以会代训、训中有会”,培训中只要有了“会”的讯号,培训就难免不被“任务”、被“问题”、被“要求”。
基于此,“政治”型培训师也就应运而生了。只要留心比较,我们参加过的每一次培训,或多或少地都能碰到类似的培训师。
(3)“资格”型。但凡培训,出场上台的培训师都是有讲究的。如,“级别”“资格”“惯例”等,培训组织者都必须要考虑到。如果这样的“考虑”多了,就必然会影响到培训质量。“资格型”培训师中,如果有几个既喜欢抛头露面,又胸无点墨的人物上台,这次培训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4)“取悦”型。这类培训师为了取悦受训者,一是自作主张缩短培训时间,主要表现在延长中途休息的时间,提前结束培训的时间。二是刻意满足受训者的“灰色”心态,爆料“杜撰”来的秘密,透露党和政府的“阴暗面”,顺便发些牢骚。三是夸大自己的权力与作为,给受训者开空头支票,制造莫须有的愿景。四是亵渎起码的培训考核,如出勤不认真记载,考核让人人都优秀。这样的培训师多了,培训质量可想而知。
(5)“故作高深”型。这类培训师大多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即或有些,对工作的了解也不够深入、感悟不多。这类人一旦走上培训师的岗位,除了从书上、网络套用一些说辞,没有其他“物化”的东西。培训时就只有“空对空”了。
2.受训者方面
(1)“发掘”型。笔者最敬重这种类型的受训者。他们视培训为自我发展的“加油站”,改进工作的“试金石”。培训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工作的反思;总是带着对未来工作的设想参加培训;总是在“对照工作找点子”“对照困惑找方法”“对照心门找钥匙”。
(2)“应付”型。这类受训者不把培训当培训,有的利用培训的档期,晚上生龙活虎赌博娱乐,白天打瞌睡磨洋工;有的把培训作为逃避工作的借口,不求学多学少,只求舒缓放松;有的借用培训的机会办自己的私事,如,拜访朋友、购物观光、请客送礼跑关系……
(3)“应景”型。这类受训者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比如,不提前准备,不主动思考,不发表意见,“听”与“记’就是培训的全部。
(4)“刺头”型。这类受训者多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他们不是来受训的,而是来“挑刺”的。不虚心听讲,只用心找茬,总是以发现问题,诋毁别人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并以此为乐。
3.培训内容和形式方面
现在的教师培训,不外乎“在职培训”“短期集中培训”和“脱产培训”三种形式。形式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形式下的操作规范。
(1)在职培训。“在职培训”应该是最有效也最常用的一种培训形式。然而,事实上这种以岗为本的培训几乎名存实亡。即或有也是零星的、应景的、凭经验的、被问题驱使的,培训中,严重缺乏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短期集中培训。“短期集中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这种培训既不影响受训者的工作,又能及时地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惜这种培训也有走样的地方。一是培训组织者没有做足功课,如,培训前期的调研,培训内容的选择。二是短期培训最容易以“以会代训”的方式出现,有时“会”的成分比“训”的含量还高,难以达成培训的预设目标。三是“短期集中培训”,正因为其时间“短”和培训内容比较“集中”,培训的组织者在“度”上的把握也常常因此而出现偏差。比如,因为“短”而重视不够;因为“集中”而增大培训的量。
(3)脱产培训。这种培训非常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可惜的是特别有需求培训的对象,如新入门的教师,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二、对策思考
1.注重教师培训的“四性原则”
所谓培训的“四性原则”,就是培训的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1)培训的针对性,就是培训的组织者要认真做好培训前的调研论证,根据培训要求,根据受训者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培训内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精心选择培训教师。有的放矢、保证实效。
(2)培训的计划性。培训的计划性涉及宏观、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方面,教师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和教师本人都应该制定出阶段培训计划和个人成长规划。这其中,往往用人单位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教师培训是主管部门的事,是培训单位的事。实际上,基于情境、基于问题,很接地气的在岗培训,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微观方面,首先是培训组织者,对任何一次培训,对任何一个培训师的培训内容,都要充分预设、认真计划,使培训在最优方案、最优内容、最优时段,发挥出最优效果。其次是受训者个人要在“个人成长规划”的框架下,明确自己在每一次培训中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提升。“单项培训计划”对于受训者而言,往往被忽略了,其实,这点很重要,一是“个人成长”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单项培训来支撑。如果受训者把每一次单项培训都放到“个人成长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去制定“子计划”,每一次培训就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对繁忙的教师来说,可能每一次培训都不是单纯的培训,培训期间帮单位上交点材料啊,找相关单位联系点工作啊,顺便购置一些工作用品、生活用品啊,有时甚至培训期间还要突击一些中心工作之类。多头并进的教师培训活动,不计划计划不行啊。
(3)培训的系统性。培训组织者要把培训对象的“周期性提升”;受训者个人要把“阶段性成长”纳入一个系统,并按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各个突破的原则进行设计,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和计划。如,某教师三年内要达成“业务精湛、群众拥戴、领导信任”的成长目标。有了目标,就得论证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寻找达成目标的支点,规划达成目标的方案,设计达成目标的路线图。这就是培训的系统性。
(4)培训的有效性。纵观教师培训,培训前都有目标有要求,而培训后呢?谁还关注过培训目标是否达成?有谁追问达成目标的手段是否合理?预设的理论化,行动的自由化,考核的空泛化,最终导致了培训的无效化。
要提升培训的有效性,既要考量培训的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前面已有涉及),又要加强对培训的考核力度,还要注意培训的方式方法,更要关注受训者的主体感受和主体唤醒。
2.加强对教师培训的考核力度
考核是行动的发动机,评价是行动的风向标。要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对培训的考核评价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考核受训者选送单位。教师培训一般由国培办或县进修院校来完成。受训者、受训者选送单位与培训主办单位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关系成条块状。这种体制下,受训者“不服管”,受训者选送单位“不重视”的情况就经常出现。对此,培训组织者就要发挥好自身的桥梁作用,想方设法地加强受训者及其选送单位与上级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的之间联系,把受训者培训效果与选送单位的考核挂钩,让选送单位和培训单位一起来管理受训教师。二是考核培训师。对培训师的考核难度很大,但如果因难而退,培训质量是上不去的。培训师大体有四种:一是培训单位的专门人才,二是业界知名学者,三是属地优秀教师,四是上级领导。很显然“知名学者”“上级领导”不好考核。其实,现在最成功的做法,就是让受训学员评“教”。培训组织者只要设计好评价表,并艺术地把学员评教这回事儿透漏给专家、领导,培训师的责任感、水平就会迅速提高。三是考核受训学员。加强对受训学员的考核,这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受训教师的考核主要可以从培训纪律、学习情绪、学习笔记、交流发言、培训成绩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既要通报给用人单位,又要提供给组织部门,同时用人单位、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时,要充分参考当事人的参与培训情况。
3.鲜活培训形式
鲜活的培训形式是培训效果的有效保障。
(1)“在岗培训”形式。所谓的“把戏过手”就是对“在岗培训”最好的解释。
发现式培训(过程引导)。发现式培训也可以称为过程培训或过程发现。这种培训的主要特点就是“边教边学”,其中的学问在于“发现”。帮助受训者发现好经验、好方法、好点子……把受训者的做法提高到经验层面、理论层面,就是“发现培训”。
笔者听到过这样一件事,说是一个教师去看望两名生病住院的“老上访户”。看望第一个病人,30分钟的交流问候后,送200元,病人很感动。看望第二个病人同样用30分钟、花200元。不同的是这个教师打来热水,给病人洗脸擦背梳头……病人感动得放声大哭,病房的其他病人及其家属也都热泪盈眶……书记听说这件事后,很有感触,建议这个教师写一篇文章,题为“上访户需要感动”。文章很快发表了,教师迅速成长了,被感动的“上访户”很快成为了教育系统解决上访户的绝对主力。
咨询式培训(交流探讨)。工作中下级向上级请教,年轻人向老年人咨询,这是常见的事。其实这就是很好的培训形式。只要我们的领导、我们的成熟教师在被请教、被咨询时用心一些,规范一些,我们身边的教师就都能脱颖而出。
案例式培训(针对问题)。工作中有很多的情境(现场)培训机会,我们的岗位领导一定要善于运用,具体做法是:让受训者在“师傅”的指导下,去解决一个纠纷(问题),问题解决后师徒再通过回忆、反思,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身临其境地提高受训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格式培训(自我完善)。如“教师的演讲”培训,演讲前先试讲,并同时录像,然后让她自己看自己的录像——形象、表情、语言等,并从中找出问题,自我发现比任何第三方的说教都要真切得多,强烈得多。如果对教师处理一件民事纠纷的过程进行全程录像,然后让他自己去观看,去反思,去修正。如此三四次后,这个教师一定能成为解决“纠纷”的高手。
(2)离岗培训。如果说“在岗培训”是解决“把戏过手”的问题,那么“离岗培训”就是解决“科学规范”的问题。
讲座(报告)式培训。这种培训是教师离岗培训的主要形式。但是,传统的讲座仅停留在“你讲我听”的单一层面上,效果不明显。笔者主张,讲座培训也要给受训者留足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讲座人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刻意设置一些问题,先让受训者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进行交流,最后汇报交流成果。讲座人再根据学员的汇报情况安排讲座内容。这种有受训者参与其中的讲座培训,学员体会更深,收获会更大
影子培训。这是刚兴起的一种全情境、手把手的培训方式。就是让受训者像影子一样跟随培训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训。
4.唤醒主体(自主培训)
任何一种行动都必须通过内因的激活,才会生成效益。唤醒主体、自觉学习、自我完善、自主成长才是培训的终极目标。
就培训的外因而言,“唤醒主体”主要是通过用人单位、培训单位,采用体验式培训的办法,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内驱力。
(1)被需要。人与人之所以能够聚在一起,就是因为彼此之间还有被对方需要的价值。笔者之所以不冠冕堂皇地用“给机会”“给平台”来概括这种方法,是因为“被需要”有更丰富的内涵。“机会和平台”是“公对公”的;“被需要”既有“公对公”的意思,也有“私对私”的含义。如,领导请你帮忙做一份计划,你就有了领导的视觉。又如,帮同事出席一项会议,你就多熟悉了一个行业。“被需要”是一种信任的慰藉,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久而久之,“被需要”就能激活你的潜能,唤醒你的主体。
(2)被挑战。“挑战”是考量一个人“成蛇”还是“成龙”的试金石,它是培训师唤醒受训者主体意识的主要方式。比如,让受训者去解决一件棘手的事情,只要他敢去(挑战),无论问题是否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他都能学到很多的东西。又比如,几个同期的教师,有的高升了,有的到好地方去了,尤其是那些她认为不如她的同事……这时,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支持,她要么奋发,要么沉沦。作为用人单位或培训师,只要激活她“被挑战”的斗志,她就只会奋起,不会沉沦。
如何使培训更有效?在学习型社会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探索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