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大数据的财会类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8-11-04黄琳翔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大数据

黄琳翔

摘 要: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机制要进行革新,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思想、背景等培养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是关键,因此,本文以大数据下的财会类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为对象,分析我国财会类学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不足,并利用大数据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 财会学科 实践教学体系

课题: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改课题:面向大数据的财会类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编号:JGB201715。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保证其决策力、洞察发现力、流程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数据信息量较大,而最重要的并不是信息储量丰富,而是对信息的有效加工和科学处理。在这一过程中,要依靠相应的技术来实现,比如说虚拟化技术、云存储、分布式数据等等,尤其是财会类专业,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处理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面本文对此详细介绍。

一、理论介绍

(一)大数据的特征

经过实践总结,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其一,数据量较大,数量级可以达到ZB级别,并随着发展不断增加;其二,借助于高科技,在输入和处理功能方面强大;其三,数据具有多样性特点,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四,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在各行各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突出性贡献。

(二)财会类学科特点

在当前形势下,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财会人才需求的提高,财会类学科特点有所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要求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化,注重于通过实验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问题;实验形式要多样化,分组进行实验,责任划分明确;教学手段要结合时代背景,避免单一,由教师、学生、媒体三要素组成;手工操作与会计电算化协同进行。

(三)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的层次有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训练层次。在功能模块设置方面,包括素质拓展模块、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综合实习模块以及创新实践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正题,提高体系的使用价值。

二、基于大数据的财会类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专业课程设置

对于财会类学科,使用大数据进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需要在专业课程方面融入相应的大数据分析软件教学,并通过实例,讲解使用相关软件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开设实践演练课程,与此同时,对于C++、数据库开发与设计、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课程的讲解要结合财会类学科特点来进行设计,并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专业综合能力提升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相关的大数据应用方面财务类学科比赛活动,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设置相应的研发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说分析方法研究、模型研究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相关的比赛,比如说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挖掘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等,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有效利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与一些企业合作,获取资金支持,购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建立功能强大的教学实验室。比如说统计实验室、建模实验室、数据挖掘实验室等等,并派遣学生到企业实习,还可以聘请企业相关人士讲解其实际的工作经历,分享经验。除此以外,实验室建设要注重应用,可以开展相应的研发项目,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要加强沟通,通过微信、QQ等平台,了解学生对大数据的印象,建立针对性的教学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向大数据的财会类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提高学生对其的兴趣和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基础知识过硬、专业素质一流、综合能力較强、实践操作熟练,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肖生,郑悦林,余梅.面向大数据分析的信息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2]江雨燕,李常训,赵文辉,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实践教学研究[J].学理论,2015.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大数据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