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

2018-11-04冯英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医院

冯英

摘 要:医院在实现现代化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影响和制约医院长远、健康的发展。对此,需要医院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结构,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整体上提升医院发展过程中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增强医院总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以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的。对此,下文就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简单的分析医院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以及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医院 财务风险 预防机制 内部控制

现如今,加强对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已经成为医院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医院的财务风险预防能力和管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和医院长远、健康的发展。对此,医院要想降低财务风险事故,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强化自身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和内部控制管理,以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和医院自身发展改革和创新的需求。

一、医院存在的财务风险

医院财务风险涉及到医院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更个层面,包括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其中任何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影响到医院经济效益,甚至威胁到医院良性的发展。如:盲目投资。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对于投资项目的实际可行性缺乏全面的调查和研究,造成投资不当,致使投资资金回收慢,既影响到医院资金的周转,又减弱了医院的偿债能力,给医院发展带来危机。资金使用效率低。药品和材料是医院资金支出的两个重点部分,是财务资金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但部分医院对于药品和材料支出方面的管理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所采取的措施也比较片面,没有结合医院的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出现药品、材料堆积问题,从而造成资金支出的浪费。资金回收困难,资产负债比率较高。一是由于因为投资不当,影响到医院偿还能力,造成医院资金周转风险。二是,医院自身经营效益不高,而且由于医疗纠纷等问题造成资金回收困难等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是,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涉及到医院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实施动态性的监管和防范。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管理还存在片面性的认识,局限于对资金管理方面,对于财务信息资料缺乏全面分析和研究,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既影响到财务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使财务决策无法切实有效的以财务信息、资源为依据,存在严重的主观倾向,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给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是,缺乏完善、健全的监控机制。健全的内控机制是保障医院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医院内部发展,提高医院内部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医院应结合医院的发展特点和规定,优化内部组织机构,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高效的、强有力的内部监控体系和监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院内部各个层面、各个系统工作规范性和有序性的操作。但目前,医院的发展更加重视对外的经济效益方面,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的建设重视度并不够,执行监管力度不严,缺乏完善的责任制,纪律意识和约束意识不强,使内部监管无法有效统一,从而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风险隐患。

三是,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当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有了高度的重视,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都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统筹、全局观念,对于风险管理没有建立在医院发展战略目标基础上,没有系统的、整体的考虑风险组合与风险相互关系,导致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预防管理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还缺乏一套符合医院风险管理特点和要求的完整、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功能和协调功能有限。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与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系统不完善、医院经营收入与支付不平衡、医院财务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等方面有关,需要医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及时的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和规律,做好财务风险预防工作和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以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建设

关于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的建设,要以医院整体战略目的为依据,突出对医院风险预防能力和内部监管能力的提高。在围绕医院发展过程中展开的财务风险的预防与内部控制的建设可以根据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调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医院现代化转型和发展的需求。培养财会人员的学习意识,满足其知识结构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增强财会人员的自学意识,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自觉的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重视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医院财务活动整体的把控,以提高财务管理的监管能力,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和价值。一方面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增强自身岗位认同感,提升其工作積极性,促进其财务分析能力、分析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医院正确财务策略的制定和提出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战略。树立统筹观念和长远发展观念,以医院经营发展为基础,根据医院当前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对财务管理的规划性和对风险的防范性。如: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提高医院财务资金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增强医院抗风险能力。

三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及流程。通过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作业流程体系,能有效的强化对内部管理与控制的规范性操作,实现对各个环节和层面的有效监管。一方面保障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具体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增强了各方面管理的自觉性,从主观意识层面强化对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规范性操作,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是,提高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力。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分析、执行、考核管理。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明确预算项目,规范医院财务预算标准,避免预算风险。加强对预算差异性的分析和控制,提高预算的监管能力。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审核、执行体系,严格的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财务资金支出,保障收支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投资行为的发生。优化全面预算结构体系,积极的引用合适、先进的预算体系和预算方法,提高预算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以进一步的强化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效的控制医院成本消耗,确保医院整体预算规划,保障相关制度的具体贯彻和落实,以增强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

五是,完善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全面性、公平性,以增强审计工作的协调性和监管性。加强对相关经济资料的分析和审查,进一步保障财会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加强对医院财务目标的评价,确保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好薄弱环节,加强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以及综合效益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徐超,洪学智,邓盼,等.基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

[2]陈朝军.浅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5.

[3]马莉珠.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2.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医院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