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高,三个步骤灭亡秦朝

2018-11-02张国刚

领导文萃 2018年20期
关键词:胡亥扶苏赵高

张国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战国时期,楚国贤者楚南公的这句预言最终被验证了——陈胜、刘邦、项羽等楚国人起兵造反,“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秦朝迅速灭亡。

实际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的农业生产力很强,军事力量也空前强大。但为什么秦始皇死后一年,陈胜吴广起义就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反秦浪潮?为何刘邦几乎兵不血刃就打到咸阳?这其中的原因,虽不能排除秦始皇暴政的累积效应,但主要还是因为真正掌控朝政的赵高。甚至可以说,亡秦者,赵高也!

逼死扶苏,改立胡亥

赵高亡秦的第一个“贡献”,就是破坏了秦朝最高权力的顺利交接。

赵高是赵国人,本为秦国宗室远亲,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管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判案断狱。赵高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有一次,赵高犯下重罪,蒙恬之弟蒙毅要依照律法处死他,秦始皇却赦免了他并复其原职。从这时起,赵高就对蒙氏兄弟怀恨在心。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重,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他死时只有50多岁,生前未立太子,临终才立下遗诏,让大儿子扶苏速归咸阳继位。赵高不希望辅佐扶苏的蒙氏兄弟掌权,就伙同胡亥、丞相李斯篡改了遗诏,称皇位继承人是胡亥。同时,他又伪造了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了扶苏和蒙恬的罪过,令他们自杀。

扶苏与胡亥有何区别?虽然史料记载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二人在人生境界、思想格局上的重大差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扶苏持反对态度。他对秦始皇说:“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不少边塞的百姓还没有归附,很多人都非常推崇儒家思想,而陛下实行这样的国策,我很担心天下会因此更加动荡。”秦始皇治国的重大错误之一,就是没有及时转变政策,经营好思想与文化,而扶苏看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胡亥从小跟着赵高学习狱法,是其得意门生。即位后,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公元前209年4月,胡亥巡游全国后回到咸阳,对赵高说:“人生在世,白驹过隙啊!既然我已经君临天下,富有四海,我很想‘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你说可以吗?”可见,秦二世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诛杀大臣,取代李斯

那么,赵高是如何回应胡亥的呢?

他故作高深地说:“贤明的君主想潇洒地生活,当然没问题;可是昏庸的君主却决不能如此。尽管陛下您是明君,还是不能这么做。为什么呢?请允许臣给您分析一下:通过沙丘之谋,陛下取代扶苏登基,诸位公子、大臣心存疑惑。诸公子都是陛下的兄长,大臣都是为先帝所用的老臣。陛下即位不久,這些人心怀叵测,并不服气啊!因为担心他们发动政变,臣战战栗栗,不敢掉以轻心,唯恐不得善终。所以,陛下您能安心享乐吗?”

于是,在赵高的建议下,秦二世大开杀戒。继诛杀蒙氏兄弟之后,他们又将杀戮的矛头转向了秦国王室。据《资治通鉴》记载,胡亥在咸阳杀掉了12位公子,又在杜邮(今陕西咸阳市东)杀死了10位公主,很多大臣被诬陷致死,“相连逮者不可胜数”。与此同时,他又征调全国农民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动五万士卒守卫咸阳。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在这种情况下,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209年)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两个月之后,刘邦、项梁(项羽叔父)等各地义兵蜂拥而起,“伐无道、诛暴秦”的大火燃烧了起来。在丞相李斯等的主持下,秦国朝廷派章邯率二十万大军东征,消灭起义兵。然而,就在国家危急的关头,赵高却出于一己私利,谋划着坐上李斯的位子。

李斯曾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上书劝胡亥停建阿房宫,以减轻民间徭役,没想到因此激怒了胡亥,被捕入狱。审讯工作由赵高负责,他自然不肯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趁机诬告李斯与其子李由谋反,称他们与楚地起义军暗通往来。

在赵高的授意下,狱卒天天严刑逼供,李斯实在受不住,只得招了假供。《资治通鉴》记载,李斯之所以不自杀,是因他自思有雄辩之才,又是秦朝有功之臣,且自己的确没有谋反,若上书表明实情,胡亥就会赦免他。但他不知道进谏之路已被赵高一党把持,申诉书全部落入赵高之手。赵高说:“一个囚犯怎么有资格向皇帝上书呢?”

赵高又派亲信扮成御史(监察官)、谒者(在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侍从)、侍中(往来殿内、厢房奏事的官员)轮番提审李斯。若李斯说实话,就对他严刑拷打,直到他坚持假供不再改口。后来胡亥真的派人审讯他,李斯仍以假供对之。胡亥看到假供,信以为真,对赵高感恩戴德:“如果不是爱卿,朕几乎被丞相出卖了!”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此时距赵高伙同李斯篡改遗诏不过两年光景。几个月后,赵高取代李斯成为秦相,完全垄断了朝廷权力,胡亥成了傀儡。

逼降章邯,终结秦朝

如果说赵高亡秦事业的第二个“贡献”是诛杀朝廷文臣,那么他亡秦的最终“贡献”,就是逼降前线的领兵统帅章邯。

章邯本是秦少府,是主管皇家事务的九卿之一。朝廷商量针对起义军的对策时,章邯提出:“现在从全国各地调兵已经来不及,不如赦免骊山刑徒(秦汉时期被判处剥夺一定时期自由的罪犯)及奴产子(秦汉时期私家奴婢的子女)组成军队,前往镇压。”于是胡亥大赦天下,派章邯为上将军率兵二十万迎击起义军。公元前209年9月,章邯击败陈胜部下大将周文。此后秦军屡战屡胜,秦廷也得以苟延残喘,组织反扑。接着,章邯在临济城下大败齐、魏援军,杀死魏相周市和齐王田儋,又在定陶击败楚军主力部队,诸侯皆丧胆。

章邯一路高歌猛进,却在进攻巨鹿时,采取了观望的态度。胡亥派人责问章邯,章邯便让部将司马欣前往说明情况。同时,他也希望司马欣了解朝廷的政情。丞相赵高理应立即接见使者,却采取了避而不见的态度。幸亏司马欣换了一条逃归路线,否则就在半路死于非命了。回到军营,司马欣向章邯哭诉:“现在赵高把持朝政,其他人都不能有所作为。如果这次我们打了胜仗,赵高必定会嫉妒我们,如果不能打胜仗,也不会免于死罪。将军您要深思熟虑啊!”

巨鹿之战前,赵国上将陈余写信劝降章邯,信中列举了白起、蒙恬不得善终的例子。章邯开始犹豫不决,就暗中派人与项羽沟通约降条件,但“约未成”。后来秦军在巨鹿之战中连吃败仗,但主力尚存。章邯一想到赵高的阴险和胡亥的昏庸,一想到“有功亦诛,无功亦诛”的前途,不寒而栗。于是,他又派人去见项羽。最终,这位战功显赫的统帅,无奈地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了。

受降仪式结束后,章邯泪流满面地拜见项羽,说的全是赵高弄权之事。章邯的投降,给了危机四伏的秦王朝致命一击。接下来,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杀于望夷宫。子婴被立为秦王,虽是秦始皇的孙辈,却并不称秦三世,秦国倒退回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至此,不待刘邦项羽入咸阳,秦朝实际上已经终结了。

赵高亡秦的历史教训让我们重温了一句古训: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赵高破坏了最高权力的交接,除掉蒙恬、李斯等重臣,逼走前线领军统帅章邯,从内部击垮了秦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项羽杀害子婴火烧宫室,都只是顺势从外部将这个已经腐朽的巨人推倒了而已。

(摘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胡亥扶苏赵高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赵正书》研究
赵高改遗诏不可信,但《史记》写得高明
也谈“胡亥当立”问题
也谈“胡亥当立”问题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谁“杀”掉了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