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农村初中寄宿学生如何从他律走向自律

2018-11-02韦松高黄健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寄宿生方法探究农村初中

韦松高 黄健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的全面培养也愈发受到高度的关注,而如何引导农村初中寄宿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为农村初中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寄宿生从他律顺利走向自律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农村初中;寄宿生;他律走向自律;方法探究

一、 引言

农村初中寄宿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必须要有一定的外界条件作为支撑,而教师提供良好的外在引导力,以及营造理想的自律性养成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依托这两个方面加以研究,进而探明引导农村初中寄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 农村初中寄宿学生自律性养成的基本条件

(一) 要有良好的外在引导力

农村中学寄宿生正处于心理逆反期,教师在培养寄宿生自律性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采取强制性措施,那么必然会触碰学生逆反心理的“界限”,不仅不能达到培养寄宿生自律性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学生厌烦管理制度、厌烦教师。为此,教师必须要为寄宿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在引导力,能够走进学生内心,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培养寄宿生自律性。

(二) 要具备理想的自律性养成的环境

针对农村初中寄宿生自律性的养成而言,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让寄宿生能够通过环境的熏陶无形中养成自律性。反之,一味地强制约束寄宿生某种行为,打压寄宿生从事某一活动的积极性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为紧张的环境往往会造成寄宿生关闭心灵大“大门”,教师再做怎样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下寄宿生才能敞开心扉,主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形成自律。

三、 引导农村初中寄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方法

(一) 宿管教师与班主任必须做到协同引导

由于农村初中寄宿生日常起居普遍由宿管教师负责,一旦走出宿舍所有的活动都是由班主任教师负责,通过实行管理措施来约束寄宿生的日常起居和作息行为习惯,这也导致了寄宿生产生强烈的他律心理,非常不利于寄宿生自律性的养成。为此,在引导农村初中寄宿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方法中,必须将宿管教师与班主任必须做到协同引导放在首位,以协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自律意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心理自觉。笔者作为农村初中的主任,班级内有很多寄宿学生,在引导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中,第一步则是与宿管教师相互合作,从而形成协同引导,为寄宿生自律性的养成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很多寄宿生无论是在课间还是宿舍内都存在嬉戏打闹的现象,为此笔者与宿管教师相互沟通,针对哪些学生在课间和宿舍内经常嬉戏打闹进行分析,同时宿管教师向学生阐明宿舍内嬉戏打闹会造成的后果,并结合宿舍管理要求和纪律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做。而笔者向学生阐明课间嬉戏打闹会造成哪些影响和后果,并结合课间纪律、要求引导学生课间应该怎样利用起来,这样学生会养成无论在课间还是宿舍内都进行自无约束、自我克制的习惯,久而久之也会形成自我管理,为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在生活中加强寄宿学生自律意识

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与走读生截然不同,他们的日常起居主要是在校园内部,日常起居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并且交际范围非常有限。为此,在引导农村初中寄宿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里,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和课间为之提供自律意识的引导作用,还要在寄宿生日常生活起居中加以自律意识的引导,这样才能确保寄宿生从有意识的自我约束、克制转变为下意识的自律,这是寄宿生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条件。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也非常显著。例如,很多学生在回到宿舍内并没有注意到环境的整洁,而是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嬉戏玩耍。为此,笔者针对学生这一普遍现象开展相关的引导活动。首先,从某一个宿舍入手,先让某一个宿舍的学生参观笔者所在的宿舍,同时让学生为笔者找出床品、个人物品摆放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能够为笔者提出很多问题。其次,让学生为笔者提供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案,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相关问题解决的办法。最后,笔者让这些学生反思自己宿舍在个人物品、环境卫生方面是怎样的情况,同时应该怎样改变这一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同时应该怎样解决,并且下意识地认识到回到宿舍应该先做什么,在做什么,进而帮助寄宿生养成自律意识。

(三) 为寄宿学生自律性的养成营造理想的环境

农村初中寄宿生从自律走向他律的条件中,必须要有一个理想的环境作为支撑,这样他们在环境的引导下会无形中形成自律的意识,并下意识的克制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如何能够为寄宿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呢?教师必须做到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课上、课间、课后组织合作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彼此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彼此的合作交流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其次,在宿舍内举办各类竞赛、评比活动,通过宿舍之间的竞争来激发寄宿生寻找自身不足和克制自身不足的意识。最后,要为寄宿生打造广阔的日常生活平台,如组织寄宿生参与食堂后勤工作等等,在实践中让寄宿生体验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努力。这样寄宿生在无形中会下意识地形成自我管理,进而帮助他们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四、 结论

农村初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寄宿生作为我国农村初中重要的教育对象之一,引导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也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为此,在引导方法上还需要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由此方能加快农村寄宿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永林.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1(16).

[2]刘祥松.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律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5).

作者简介:

韦松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中心学校;

黄健,重庆市,宾阳县大桥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寄宿生方法探究农村初中
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感悟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重视农村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