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谈

2018-11-02于慧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

摘 要: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学习观念;自主学习

一、 确立自主学习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人本主义教学观则认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教师应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扬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首先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驱力,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自主学习需要的一种内在激励力量。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觉自主学习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立足于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应借助各种途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砥砺自主学习意志。如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事迹,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依赖、畏难心理,充分认识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给予“你能行”的积极心理暗示,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起“说我行,我就行”的自主学习勇气和自信。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爱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我在课前做个调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边说边请小朋友听儿歌《数鸭子》。问小朋友在这首歌里听到什么有关数学的知识?小朋友会说有:2、4、6、7、8。我们还学过哪些数字呢?学生会说还有1、3、5、9、10。你们会数吗?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好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被吸引到课堂来上来,为这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三、 培养意志品质,是有效的开展“自主性学习”的保证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如果学生缺乏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休的决心等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就难以开展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去独自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常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背景,经常给学生确立一个个不断通过努力不断被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实现每一个目标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心理。如让“跳课生”提前进行每单元的检测,并及时发给合格证书,从而养成一种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另外,“跳课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使学生容易立体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受到影响、同化,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尽量得到发挥,使其各有所得从而培养学生善始善终,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四、 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首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力。其次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课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五、 交流互评,使学生会学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创新有时是一种群体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当让学生集体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回答符合要求吗?”“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评价和反馈,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了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做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该写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7×4。我立即表扬了他,部分同学马上反对。于是,我马上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样许多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评论之中。此时,课堂气氛极其高涨,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减轻心理压力,丢弃羞怯心理,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打开思维的大门,相互交流合作共进,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见影”,但我们坚信,只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理想“彼岸”的沟通上架设起一座桥梁,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有效转化,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的最佳境界。

作者简介:

于慧,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北台镇北星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自主性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
剖析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措施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