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思考

2018-11-02沈丽丽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兴趣

摘 要:3~6岁的幼儿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是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幼儿美术教育开展的不仅是专业的绘画知识,更多的是提升了一种内在感知力,幼儿常常通过美术活动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这对于创造力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兴趣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美术教育,能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升。本文对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幼儿美术教学的发展以及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一、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创造性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所接触的第一个场所,幼儿园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幼儿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此阶段教育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奠定日后学习基础有重要作用。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正是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规律设立的,可以说,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首先,就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动力之一,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拥有创造力就是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所以社会对人才创造力的需求也就越大。幼儿的创造力是很丰富的,但需要激发,在幼儿的世界中,他们往往具有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所展现的绘画世界充满着乐趣和纯真,所以,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幼儿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就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而言,学前儿童的教育要多次采用启发式教育,让幼儿在启发中得到了想象的空间,并且学前教育阶段能力的培养会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要点

(一) 注重选择美术活动素材,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有趣的學习活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所谓“幼儿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所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一定要注意选择好教学素材,这样才能保持幼儿长时间的注意力和愉快的心情。选择原则一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二是教学素材本身形式新颖、富有情趣。比如小班美术活动贴纸“装饰夜空下的楼房”要求幼儿将黄色的纸撕成亮着光的窗户,然后将这些纸片贴在以高楼为背景的图片上。夜晚亮灯的楼房是城市的点缀,孩子们喜欢晚上亮灯的房间,对于粘贴窗户也是非常感兴趣。而且这个活动要求孩子动手撕纸,幼儿的操作性很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窗户”的位置,全凭幼儿的知识经验,对幼儿创造力的可塑性比较大。

(二) 注意引导幼儿积累经验

幼儿本就是不成熟的个体,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不足,从而创作力有限。因此,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帮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多加引导,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提高创作力奠定基础。比如,在幼儿贴纸填色“装饰圣诞树”美术活动中,孩子们要将圣诞树上的礼物填色然后贴到圣诞树上。圣诞树上的礼物需要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涂色,对于装饰也需要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最终我们发现,虽然素材都是一样的,但是孩子们做出来的圣诞树千差万别。有的色彩鲜明,装饰也是搭配很好看,知道最顶端放一颗圣诞星。而有的颜色一般,千篇一律,装饰起来也不好看。这就是孩子生活经验不同,想象力创造力不同所造成的。所以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激发创造力。

(三) 注重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幼儿创造的主要成分,在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富有想象的教学活动。从而启发、诱导和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来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发展创造能力。在大班我们就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只告诉幼儿一个主题“快乐的星期天”来让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在星期天干什么?和谁一起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们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绘画其中的一段。这样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主题,并且是幼儿自己通过想象进行绘画的,每个幼儿虽然主题一致,但是他们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造才能完成,并且在完成后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在现代教育当中,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当中还是采取模仿和练习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思想比较落后。要想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教师一定要从教育思想上进行进一步的转变,积极地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对于传统的思维进行更新,从而促使教学能得到改善。作为教师需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幼儿教育当中去,让幼儿能够享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 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提升美术学习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幼儿的主观思维方式来让幼儿的兴趣得到提升。对此,应当在教学当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在学习氛围当中感受到美术所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应当对于幼儿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尊重,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进行创造和想象。幼儿的心智是不够成熟的,有一些观点和创造会让人感到好笑,但是事实上这正是他们发展当中的必经过程,教师一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让孩子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学习。

作为幼儿教师这一独特的行业,作为这些最大胆的画家、最有个性的音乐家、最富冒险精神的探险家的引路人,我们只有在了解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特点这一基础上转换我们的观念,用现代的教学形式,用研究、探索式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参考文献:

[1]王阳阳.关于幼儿创造性能力培养的研究[J].基础教育,2013,2:29-31.

[2]黄立安.综合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沈丽丽,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马山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兴趣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