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8-11-02商秀丽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效率合作学习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效率;合作学习

一、 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在生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學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巧妙地利用车轮的形状向学生激疑:“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椭圆形或长方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形体图形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长方形不稳,有的说因为做成圆形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圆的车轮走的路程最少等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 运用多种手段,体验学习过程

教师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使学生保持新鲜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我在课堂上基本采用以下三种教学形式:

(一) 自主性学习形式

1. 让学生有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的机会。例如我在教《通分》时,出示几组信息:面包的蛋白质含量是3/20、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是4/15、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是7/30,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几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有的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比较、有的学生化成小数后再比较、有的学生把分子化成一样后再比较、有的学生用了通分的办法。因为用以前学的知识可以解决,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加工、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动口、动手的机会,能有成功的体验。2. 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纵观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等等学习形式花样百出,但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独立思考。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时,列举了很多百分数的实例,在学生已经有百分数的初步表象后,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数叫百分数?”当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发现大部分同学有自己的观点要阐述时,再提出新的要求:“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 合作性学习形式

1. 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放录像让学生统计1分钟内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得到的数据各不相同。于是我再放一遍录像,学生的统计数据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别。这时我提醒学生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的数据各不一样,能不能想想办法呢?学生在这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几个同学合作来完成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尊重小组其他成员,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

2. 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理性分析欠缺,思维深刻性不够。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

(三) 创造性学习形式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教学。

1. 学情分层次,给学生创新机会。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个性特征出发,进行因材施教。按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创新素质的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 知识结构分层次,增强创新意识。所谓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加工创新之后,形成的认知结构。教学要求一般分为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知识结构中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

3. 指导评价分层次,激励学生创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应视儿童的差异为正常,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指导评价,使教师的教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促使教与学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比如分层指导对学困生要做到四优先:课堂提问优先、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注意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

(四) 鼓励求异,让学生敢创新求异才能创新

创新教学离不开教学民主、师生和谐与激励手段的有机配合。教学民主目的是发挥师生双方创新潜能。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讨论交流来解决,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毅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作者简介:

商秀丽,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吴庄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学效率合作学习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