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02马艳梅

读天下 2018年23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策略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对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模式的优化,对学生语文朗读的能力提升就比较有利。本文主要就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现状;问题;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较低,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 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语文教学中,老师们都在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强调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朗读的安排并不够准确,比较随意、简单化。其实,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在主导着教师,多读不是坏事,多读反而有好處。所以就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就是在整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篇文章读下来,教师也加入了比较多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读,读完、分析完,文章就结束了。有的时候,感觉老师布置学生朗读时的目的不够明确,也看不出每一次朗读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 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 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在平时的小学考试教学中没有朗读考察内容,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就在平时的教学中忽略了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般会特别重视学生的默写情况,比如生字词的默写,重点课文背诵段落的默写。这些都从各方面说明了老师们对应试教学部分的重视。另外,就是有部分老师认为朗读教学平时随便读一读,念一念就好了,不需要格外地重视和花时间去学习。这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试想,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的学习以及以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都与朗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朗读教学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最为深远。另外,老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导致学生们也不够重视朗读教学。

(二) 朗读教学时间缺乏且缺少规划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早晚读的设置,但是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怎样在早晚读的时候练习朗读。甚至有些老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多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内容,有些老师会在早读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课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不能够明确早晚读设置的目的,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朗读的内容有哪些。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小学生会利用朗读时间进行写作业,尤其是在晚读的时候去完成家庭作业。在早读课的时候,有些学生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有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容易开小差,和同桌讲话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学生缺少朗读方法,朗读内容和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朗读完之后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是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 朗读与指导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上,只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朗读时间是不行的,还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如果教师不进行适当的指导,给再多的时间也没有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握文章情感,真正投入到文章中去,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学习课文《放风筝》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时,如果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然后再朗读,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从学生放风筝的生活实际出发,问学生放风筝的感受,回味放风筝时的意境,带领学生进入放风筝时的状态,这个时候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就会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出文中蕴含的情感,读出放风筝时的意境。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践去体验文章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 朗读与训练相结合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小学各年级的朗读训练要求不同,训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都要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己朗读后,教师再给以适当的指导,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经常性地变换朗读方式,启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范读: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或者需要进行激情朗读时,教师可以进行范读指导。范读是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的最直接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时会出现把握不住语速、语气、语调、情感等现象,所以,教师采用范读是非常合适的。领读:小学生喜欢得到表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领读,这样,教师也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去发现、纠正学生朗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角色朗读:如果课文对话多、富有情趣,就适合分角色朗读。

(三) 朗读与思考相结合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融入了作者深挚的感情,要想朗读好,就必须把握住课文的感情基调。朗读能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需要学生边读边思考,只有思考,学生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如学习《小小的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夜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这么美丽的夜景下,你想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文中美丽的夜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四、 总结

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剖析,找出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策。经探究发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学生缺乏正确的朗读观,朗读方法不当,朗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对此,只有明确朗读目标,推行走心朗读,涉及多方面题材,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此一来,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可以真正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宇.浅析新课标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6(17).

[2]孙影.以读为本,奏好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08).

[3]陈佳佳.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朗读训练[J].内蒙古教育,2016(05).

作者简介:

马艳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麻池小学。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