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优势
2018-11-02呼群
呼群
摘 要: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的民族学专业图书资源,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类高校文献图书资源基地。
关键词: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民族学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7-0085-04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总面积2450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15层。有14个典藏与借阅合一的阅览室、2100个阅览座位、16个学者研究室及15个自习室(厅),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各种现代化设施齐备。图书馆文献典藏丰富,民族类学科文献特色鲜明,馆藏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种类居全国高校图书馆之首,现已拥有纸质图书出版物200余万册和电子图书176万余册,另有新增中文期刊、中西文学术会议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共193个全文数据库。
中央民族大学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专门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高等学府。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民族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一方面,学校的教育方向和学科布局,客观上要求图书馆要汇集国内外有关民族问题和民族研究的外文、中文和各民族文字的图书资源,供广大师生学习和参考,从而针对性的购书方向形成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图书资源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和科研队伍以及硕博研究生有关民族问题和民族研究的论文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类学科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也为学校图书馆的民族学科和民族相关学科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特色资源来源,加强了特色图书资源的学术含量。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献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北京高校图书馆方阵中,论文献资料的馆藏量中央民族大学虽然名列前茅,但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仅居第六位,可是其独特的资源其他任何机构无法相提并论。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科文献资源馆藏量占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占居第一位,所拥有各类图书300多万册中,民族学科占1/3以上,而且其绝大部分资源是属于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政策咨询价值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包括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方面的文献占居很大的份额。
一、少數民族文献资源
(一)古籍文献资源丰富,有些文献仅我所有
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地方史志以及民间文学等方面的民族古籍文献资源是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至今,学校馆藏古籍图书25万余册,其中线装古籍22万余册,旧平装3万余册。包括宋、元、明、清4个朝代以来的各种善本1400余种,其中众多汉文年谱、家谱、传记等珍善本古籍和20余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本、刻本、金石拓片、清人画册等,不乏稿本、孤本,可谓价值连城。如明万历刻本《西朝平壤录》、清乾隆武英版本《平定准噶尔方略》为全国所罕见。有的文献其他任何地方不可能具有。比如,清朝驻新疆大臣饶应祺后裔捐赠图书馆的稿本《饶应祺奏稿》等就是该馆独有的唯一的重要史料。馆内拥有各民族各文种的各类古籍文献。比如,藏文佛教经藏2000余函、那塘版藏文《甘珠尔》、满文《盛京赋》、满汉合壁《金瓶梅》《西厢记》、蒙文《蒙汉汇书》《蒙汉合壁》《圣谕广训》等,亦为本馆收藏。还有,西南民族的缅甸文贝叶经、纳西象形文字抄本、西北民族的察合台文手抄本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建馆以来,图书馆搜集、整理、研究、开发了《五边典则》《廓尔喀纪略》《鄂尔泰奏疏》《河套新编》《滇志》《川藏游踪》等有关女真、蒙古、藏、回、苗、彝等相关民族的珍贵古籍近百种。正因为资源的丰富度和鲜明的特色,2008年3月,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至今已有1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
(二)少数民族田野调查资料十分珍贵
自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民族大调查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广大专家学者所做的与民族识别、民族文字创制等相关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几十年来,中央民族大学师生不断地深入各民族地区,进行丰富多彩的田野调查和实习,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民族调查,获得了极其丰富和极其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有些材料,如建国初期民族改革前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形态资料,价值极高,是今后不能再得到的绝版文献。用民族文字或国际音标记录的大量资料,保存在全校各院系资料室和教研室,这些都是其他任何正规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不可得到的特殊资源,而且相关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经济研究方面的资料价值,其他任何文献是不可代替的。这些文献,为党和政府制定国家法规和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民族识别提供了历史和语言上的客观依据,为一些少数民族创制新文字提供了语言学依据。比如,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组织以中央民族大学研究部(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前身)专家为主的社会历史调查队,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认55个少数民族,制定了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各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成功实施了民族地区的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等行政区域划分[2]。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献材料难能可贵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中央民族大学专家学者为主要成员的民族语言调查队,深入广大民族地区,详细调查研究相关民族的语言,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以此为基础,中央民族大学相关专家学者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语言学家,帮助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制定了十多种民族文字,还改进了部分原有的民族文字,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积极影响。后来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民族语文政策,主要以当时的语言文字调查资料以及科研成果为依据。除此之外,当时所搜集到的东巴文、彝文、古壮字等西南民族大量民间手抄本,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例如,仅彝文文献就搜集到50多种,总字数不下80万字,其中31种已在内部整理翻译,作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在后来的屡次调查中,加强了对南方20多种语言及其方言的深入了解,进一步丰富了汉藏语理论的内容。另外,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各少数民族文字图书20余万册,种类居全国高校图书馆之首,包括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傣、彝等20多个文种。图书馆和校内各个院系资料室的民族书刊、来自各省区的各种民族文字的报刊杂志为各民族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丰富多彩,馆藏文献价值甚高
在建国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央民族大学专家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收集、整理、挖掘、研究、创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文化学、民俗学、语言学、民族艺术等方面的论文和著作,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科研成果亦走向世界,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五)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志文献丰富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着线装地方志3000余种,约占全国该类地方志总量的1/3,大部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方志,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民俗、气象、水利、物产等,其中的《新疆四道志》(手抄本)等方志,系稀世珍本。
(六)自身整理、加工、编辑出的少数民族文献
对于图书馆,尽可能搜集齐全与自身特点相关的、专业方向极强的文献资料是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性建设,另一个必须要做的工作是对文献的整理、分类和加工成读者便于阅览的资料资源。自1951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始终坚持民族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对民族文献进行了连续加工整理。经过细心、科学的分类,现已将60多年来整理加工的民族资料合辑成3440余册,这是我图书馆按民族、按地区专题独自编成册的二次文献系统。另外,图书馆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馆藏家谱目录》《馆藏民族书目》《少数民族研究资料索引》《馆藏地方志目录》等30余种目录、索引手册。还先后参加了《全国善本书联合目录》《全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满文古籍联合目录》《蒙古古籍联合目录》等10余项国家级专题目录的编辑工作。
二、图书、音像等文献资源
(一)中文图书文献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中,中文图书文献的馆藏量占居第一位,近45万册运行在该图书馆流通线路上,其中文学类、历史类的图书在数量上占优势。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学方面的图书收藏较全,是我馆的馆藏特色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部分。还有134572册库本,主要库藏1949年以后出版的中文图书每种一册,包括港台中文图书。
(二)外文图书文献
外文图书是任何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馆藏必要的外文图书才能够达到贯穿中外的目标。尤其是特色文献图书馆,必须收集国际上同类图书资源。截止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外文图书6.3万余册,计有俄、英、法、德、日、韩等47个文种。其中,民族学科或民族相关学科的外文图书2万余种,还有文学艺术类图书有十几万册,另外理科、工具书方面的书也有6万多册。虽然馆藏外文图书不多,但其针对性和专业性比较强,基本能够满足广大师生与民族研究相关外文文献的需求。
(三)音像文献与文献数字化
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央民族大学电教中心的建立,供教学的音像资料也一步步充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初步的规模,备有录像2350部(集),计2400多小时;录音节目近50个语种,3000小时,少数民族音像资料100多小时。其中,专门深入调查拍摄的10多个民族的影视人类学电视片文献很珍贵。这些音像资料真实纪录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以画面纪录保存正在变迁或者正在消失中的民族文化遗产,给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感官听视觉材料,具有音像制品独具的传递功能,体现出在某种意义上比文字材料还要珍贵的价值。2003年新馆建成后,加强了现代技术和媒介的应用,启动了拥有镜像安装及在线阅览的中文期刊、中西文学术会议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重要报纸、馆藏民族文献及声像资料的193个数据库,其中包括中西文期刊原文传递平台(BALIS)。目前的一些出版物自身带着随书光盘,图书馆新书上架的同时,将随书光盘也直接发布到图书馆网站,供读者在线浏览光盘全部内容。图书馆的民族艺术资料中心是集影像、视听、纸质文献多种形式为一体的文献资料中心,收藏文献有2万余份,供校内外读者阅读和视听民族文化、艺术类文献。
三、本校文献资源
(一)本校学位论文资源
研究生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往往代表着每一个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动态,大部分成果涉足前人未研究探讨或尚未研究成熟的前沿性课题,内容丰富新颖,专业性强,学术价值也较高,是广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最关注和期待的专业成果之一。但是一般情况下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大多数不会很快被正式发表或出版,为了及时发布博士、硕士学位的最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根据与作者的协议,建立每届毕业生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字化文本,收入我馆自建数据库,向广大读者提供文献资源服务,以便帮助了解某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
(二)本校学者和校友成果资源
中央民族大学不仅拥有庞大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民族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培养出一大批民族研究科研人员,而且他们每年推出大量的民族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图书馆不仅要馆藏这些成果,还要加以宣传和推广。这一点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的高等院校注重收藏本校及本校有关的出版物及学术文献的明确规定。本校学者和校友写的研究著作,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研究主题,完全符合本校图书馆特色图书建设方向,另一方面更多、更准确地反映本校及本校校友的学术水平。努力做好收藏、发掘、宣传、使用本校人的成果文献,对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是极有益的。
(三)本校出版社和期刊文献资源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以民族研究为内容的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出版社每年出版相当可观的研究类图书,向读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优秀成果,让读者及时掌握国内外民族研究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最新动态。两个校属刊物也每年刊登全国各地民族研究学者的具有前沿性价值的论文成果,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四)本校博物馆的实物资源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也与学校一起始建于1951年,是以全国56个民族的文物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专业博物馆。馆藏民族文物20000多件(套),包括革命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古器物、首饰、宗教用品等14个类别,十分丰富,在全国第一位。有的文物价值连城。如25层象牙雕球、几万片贝片串成的高山族贝衣、重达几十斤的象牙、文成公主使用过的银壶等,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弥足珍贵。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国家和学校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民族博物馆的文物抢救与征集、管理与保护、展示与研究以及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绩。2004年9月,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新馆投入使用;全馆设备更换一新,藏品库房和展厅实现温恒湿;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台湾少数民族文物展》和《中央民族大学校史展》在内的8个展厅全面对外开放;数字民族博物馆建设工作已经起步;文物的补充征集和研究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专题片《文化瑰宝的荟萃之地——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拍摄完成;画册《五彩霓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集萃》正式出版;专题展览《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多彩中华,和谐海淀——民族文化进社区专题展》等,走进高校和海淀区各个社区[3]。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本校文献资源
保护和利用中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环节。我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把民族文化提到重要的位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美术、曲艺、礼仪、节日、手工技艺等都构成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为了在少数民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应进一步有效地进行采集、整理、保存、传播少数民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因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知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传播人类文明记录是图书馆重要职责。所以,图书馆将“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用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记录手段转化为文献信息资料,形成可交流的、可共享的知识产品,为储存和利用提供条件”[5]。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的优势主要在其资源的丰富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方面,如果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是以南方各民族的文献为主,东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是以北方民族的文献为主,那么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可谓集全了全国56个民族的文献,可称大而全。另一方面,因为图书资源的民族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也不同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或者其他任何学校的图书馆,其文献资料以55个少数民族的文献为主。所以,丰富而齐全的民族文献资源是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特色优势,在全国具有唯一性。
参考文献:
〔1〕〔3〕中央民族大学网站首页.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报考指南2016.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117;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简介,118.
〔2〕中央民族大学特殊地位和作用:“211工程”申请预备立项报告之二[N].1996-10(14).
〔4〕李德龙.图书文献信息研究文集(第二辑).石渠论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36.
〔5〕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40-41.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