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民: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 打造昆明最美后花园

2018-11-02

创造 2018年8期
关键词:富民昆明建设

中共富民县委书记李康(前排右三)调研医药物流项目

富民县位于昆明市西北部,建县于元朝至元12年(公元1275年),至今已有740余年的历史,自古为川藏、滇北入省会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锁钥”之称。全县国土面积993平方公里,辖5镇2街道,世居着汉、彝、苗、回、白等民族,常住人口15.2万人。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富民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全县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杨梅之乡”、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云南省农业庄园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县、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天赐良区 铿锵跨越

富民是昆明的城市功能拓展区,是距离昆明最近的北部辅城,近年来,随着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深入推进,随着县域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富民已成为投资者青睐、产业发展的热土,跨越发展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日益凸显。

(一)区位优势。富民县城距昆明核心区23公里(从武昆高速至昆明二环快速仅19公里、15分钟车程),是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昆明“半小时经济圈”的新商区,是昆明联系滇西北、川渝的开放门户和物流枢纽,是滇中城市圈和川滇黔十市地州区域合作的重要节点和昆明北部地区禄(劝)倘(甸)大环线的重要节点。武昆高速、G108国道、轿子山旅游专线穿境而过,武定—倘甸—寻甸高速公路动工在建,成昆高铁专线和昆明主城至富民辅城的轻轨七号线立入规划建设,交通条件便捷。

(二)生态优势。富民县山水田园风光优美,境内群山环绕,螳螂川河道穿城而过,是全省甚至全国少有的滨河城市,森林覆盖率达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在全市排名第二位,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7600个/ 平方厘米,是昆明的天然氧吧。已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文明县城”“云南省生态文明县”。

(三)资源优势。富民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矿产资源丰富,钛、硝、硅矿储量居全国前列。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全县季季有时鲜果蔬,天天有生态美食,休闲旅游独具特色,现已形成了以农事采摘体验为龙头,以杨梅、苹果、樱桃等特色林果、农特产品为载体和以农家乐、都市农庄、人文自驾等为平台的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是以昆明为主的滇中城市族群周末度假首选地之一。

(四)文化优势。富民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德艺双馨的著名艺术大师廖新学先生故里,红军长征两次经过富民;以九峰山为代表的药师佛教文化闻名中外,小水井苗族合唱团的“天籁之音”唱响国际。“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这是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1638年对富民的赞誉;2018年2月20 日,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全球推介会上的致辞中,引用了徐霞客的这一佳句,作为“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更是让富民蜚声国内外。

良好的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优势,为富民承接主城功能拓展、产业和人口转移、服务主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富民县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复杂形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平稳,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信息、大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城市综合体、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商业街区初具雏形,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持续改观;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均衡,昆明行知中学、县医院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教育医疗卫生水平逐步提高,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十二五”末,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1倍、2.5倍,年均分别增长12.9%、20.4%;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7.73亿元,是2011年的3.1倍,年均增长3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952元和11244元,年均分别增长12.2%和16.9%。特别是近两年来,富民县委、县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提出的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对富民提出的:“昆明主城产业及人口转移的承载区,昆明城市功能的拓展区,服务主城的发展区”定位,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气候等优势,通过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各项事业开创了新局面。2017年,全县各项经济指标综合考核成绩排名跃居全市第二板块第一位,富民农村综合改革全国试点工作经验得到推广,投资17.58亿元的富民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项目以及投资30亿元的九峰山旅游项目相距落户富民并开工建设,智能终端信息产业园项目创造了4个月“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富民速度”,工业园区提前3年实现了“建设百亿元工业园区”的目标。

描绘蓝图 逐梦小康

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昆明发展新的征程。富民县作为距离昆明最近的北部辅城,立足于自身各项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气候等优势,提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打造昆明最美后花园”的奋斗目标,并从实际出发,分三个阶段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第一阶段:2017 —2018年,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打造昆明最美后花园,与全市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8年末,全县GDP达到78.5亿元左右,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人均GDP达到0.8万美元,户籍常住人口总数超过15.5万人。第二阶段:到2020年,基本建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全县GDP达到1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6%,人均GDP达到1.01万美元。第三阶段:到2030年,富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加深入,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富民成为承载主城产业和人口转移的承载区、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服务主城的发展区,全面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

山水园林卫星城——富民

北营钛产业基地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富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市发展战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凝心聚力跨越发展,全面推动“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定不移兴产业。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精、三产做优”的思路,把转型升级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使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二)坚定不移抓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以项目推动工业发展、农业转型、三产提速;以项目扩大财源、培植税源、拉动增长;以项目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农村面貌、统筹城乡发展;以项目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群众增收、增进民生福祉,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三)坚定不移优生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使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朝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向转变,使富民山青、水秀、天蓝、地绿,使山水田园交融的园林城市更具特色,使“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的“富民风景”早日成为现实。

(四)坚定不移惠民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在提升教学质量、医疗水平、城镇基础建设、养老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群众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坚定不移促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整合资源要素,统筹推进农业农村、行政审批、财税、金融、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六)坚定不移强队伍。按照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激发干部在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上创新争先,在强化措施和狠抓落实上敢于突破,在优化政务服务、打造投资洼地上敢为人先,在严明纪律、转变作风上率先垂范,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一丘田农庄

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 打造昆明最美后花园

建设“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是富民县15万各族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是富民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富民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富民服务和融入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当下,富民全县正在按照既定目标,实施“六大工程”,全力推进“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建设。

(一)实施软环境建设工程,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围绕富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来谋划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财税金融、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纪检监察等领域改革,主动争取省、市改革试点,推进一批激发活力、释放动力的改革事项,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地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做好项目梳理包装整合,避免资源闲散,发挥项目叠加效应,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资金盘子、政策笼子,推行“一线工作法”,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建设项目问题会办、项目考核激励等机制,落实包进度、包稳定责任,整合人、财、物,瞄准目标、齐心协力,加快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和报批,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达效率。三是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宣传富民、主动推介富民,扩大富民开放程度,提升富民影响力。优化开放发展环境,推动“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完善信息沟通、交流合作机制,积极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良好氛围,支持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扶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让本土企业、外来企业各自发挥优势、同向发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实施产业发展提升工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结合北部辅城优势和产业资源条件,以开放和创新为驱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基础。一是提升农旅融合发展水平。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昆明主城市场,分析研究市场消费需求,围绕富民特色,拓展农旅融合新平台,擦亮富民“品牌名片”,培育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人文风情等多形式的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升级。巩固提升优势农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富民农特产品品质及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富民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突出抓好都市农庄建设、特色林果种植等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农业的培育发展。加快精深加工、冷链仓储、运输配送、电子商务等建设,着力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文化、农业、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二是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支撑。强化“工业首位”意识,坚持做大增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着力改造提升钛盐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全市工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为契机,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强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园区实体化运营水平。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智能终端信息等产业,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着力引进创新型、环保节能型、高附加值型企业和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围绕推进服务主城发展区建设、促进居民消费目标,大力发展与主城互补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依托区位和农旅产业优势,积极抢抓昆明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战略机遇,推进落实《富民大健康产业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争取列为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县,围绕养生养老、健康农业、健康食品、健康旅游、健康医疗协同发展的“五位一体”大健康产业体系,启动实施九峰山养生健康特色旅游小镇、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生态保护科普实验示范基地云南总部基地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挂牌推进一批示范性产业园区,确保建成一批典型带动示范项目,建成一批在昆明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基地,吸引主城消费群体到富民经营、消费,带动富民经济发展。

小水井合唱团

县人民医院

(三)实施城乡建设统筹工程,推动城乡品质提升。坚持城乡融合,着力振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加速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促进特色城镇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品位高端的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一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围绕建成“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发展目标,坚持以超前的理念、审美的眼光、统筹的方法,对城乡布局、功能、形态等进行统筹考虑,加快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县城控详规修编,推动实现“多规合一”。落实《富民县贯彻〈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县、镇、村(社区)的网格一体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信息网络,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二是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举全县之力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启动县城重大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强县城道路综合整治和河道沿线、湿地公园等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强化滨河景观带打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城形象,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完善村规民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动员农村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共同努力,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赢得发展永续动力。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城镇与自然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山水园林卫星城、昆明最美后花园”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生态建设社会企业责任机制、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等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红线保护,加强环境监测监察,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抓好退耕还林、森林抚育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全面深化河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构建高效生态屏障。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提升城乡园林绿化水平。二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开展农村“一水两污”和公厕建设,创建市级人居环境示范镇、示范村,积极争创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加强集镇环保设施建设,实现垃圾、污水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快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控制土壤、大气、水体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三是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低碳城市、低碳乡镇建设。推进生态种养殖、生物质能、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技等产业发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进行技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五)实施民生改善保障工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增强服务主城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富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帮扶计划。坚持把“让全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目标,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自觉追求,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扣脱贫标准要求全力攻坚,确保522户166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二是提升教育卫生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解决教育卫生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托与名校、名院合作的平台,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富民品牌。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支持社会办医,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市三甲医院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加强文体健身场所设施建设。以推进“五馆”建设为重点,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共享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启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村级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和村级健身路径建设,为全民健身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四是提高社会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就业,多渠道开发有效就业岗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六)实施基层党建提升工程,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为富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更加注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抓好各个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话语权。二是打造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加注重选拔基层一线干部,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干部队伍落实力、执行力,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着力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切实提振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三是筑牢固本强基的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党员、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四是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和改进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进一步深化政治巡察,综合运用常规巡察、专项巡察等方式,增强巡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改革发展和干事创业上来,努力形成党风优良、政风清廉、民风淳朴的良好局面。

生态富民

猜你喜欢

富民昆明建设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乡村振兴|产业富民
昆明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