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洗脱球囊对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1-02韩明磊金卫东刘振王成崔佳佳李艳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局灶管腔球囊

韩明磊 金卫东 刘振 王成 崔佳佳 李艳茹

453000 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等问题[1]。裸金属支架可降低ISR,但其20%~30%的ISR率仍限制了临床应用。通过改进材料及制造工艺,新型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明显降低ISR。然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发现,DES相关的再狭窄仍然是一个问题[2]。根据最新的指南,药物洗脱球囊(drug-eluting balloon, DEB)是治疗DES首次ISR的推荐方法[3]。尽管DEB治疗ISR时,可减少冠状动脉内再次置入支架,使ISR发生率下降[4]。然而,DES治疗二次ISR的研究较少且尚无定论。因此,我们比较DEB和DES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并需再次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4例。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即靶病变第二次置入支架后,因再发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二次ISR。根据治疗方式(根据术者判断及患者意愿决定)分为DEB组(62例)和DES组(62例)。男性97例,女性27例,年龄50~80岁,平均(70.3±4.7)岁。两组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和居住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入选标准:(1)年龄18~80岁;(2)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3)单支支架内病变且狭窄大于75%(直径法)。排除标准: (1)急性心肌梗死;(2)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3)不耐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4)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急性感染、外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炎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5)预期寿命小于1年;(6)怀孕及待孕女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支架内二次ISR的患者,根据术者及患者意见决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PCI术前一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口服,PCI术中给予肝素100 U/kg。接受DEB和DES治疗的患者术中均用普通球囊预扩张。DEB组(SeQuent Please, 德国),其直径与靶血管直径之比为1.1∶1,长度为超过靶血管病变近端和远端2 mm,扩张压力6~8 atm,扩张时间为30~60 s,残余狭窄小于30%为手术成功;DES可选用乐普、海利欧斯(国产)或美敦力、雅培(进口);术后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d,波立维 75 mg/d,DEB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3个月,而DES组至少应用1年。

1.3 观察指标

主要终点: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靶病变血管晚期管腔丢失率,并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 MACE)发生率,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

次要终点:1年后随访的全因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定义为靶血管任何部位的再次介入治疗,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定义为治疗节段内及治疗节段近端和远端5 mm内。根据Mehran将ISR病变分为Ⅰ型局灶型(长度小于10 mm)、Ⅱ型弥漫型(长度大于10 mm,局限于支架内)、Ⅲ型增生型(长度大于10 mm,超出支架边缘)及Ⅳ型闭塞型(TIMI血流0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比例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肾小球滤过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亦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靶病变血管和ISR分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著,且多位于前降支,表现为局灶型病变,见表1。

2.2 两组冠状动脉PCI术中及术后情况

两组患者PCI术前靶血管直径、靶病变最小直径、靶病变长度和靶血管狭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I术中应用的预扩张球囊数量、球囊直径及预扩张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I术后即刻靶血管直径、靶病变最小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DES组靶血管即刻获得直径和残余狭窄百分比明显优于DEB组(均为P<0.0001),见表2。

2.3 随访1年后两组的预后情况

随访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两组患者ISR病变中以Ⅱ型为主,DES组患者在靶病变最小直径、靶病变直径狭窄百分比、晚期管腔直径丢失和晚期管腔直径净获得均明显优于DEB(均为P<0.05);DES组患者晚期管腔直径丢失率明显小于DEB组(P=0.003)。此外,两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但DEB组患者靶血管血运重建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均明显高于DBS组(均为P<0.05)。见表3。

2.4 多因素分析

高血压(OR=1.17,95%CI:0.23~1.26)、糖尿病(OR=1.93,95%CI:1.62~2.59)、靶血管直径(OR=0.27,95%CI:0.01~1.17)、靶病变长度(OR=1.36,95%CI:0.94~1.57)和支架内弥漫型病变(Ⅱ型)(OR=1.85,95%CI:1.15~1.87)是支架内二次ISR的相关因素(均为P<0.05)。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靶病变长度和支架内弥漫型病变是其危险因素,而术后靶血管直径是其保护因素,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冠状动脉ISR以局灶性病变为主,约占总病变类型的1/3~1/2,与Iakovou等[5]研究结果一致。但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以弥漫性病变为主,约占总病变类型的1/2,局灶型仅占不到1/5。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冠状动脉PCI术中和术后情况

表3 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预后情况比较

表4 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ISR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研究进一步发现,普通球囊治疗ISR的二次狭窄率为49.1%,DES治疗ISR的二次狭窄率为25%[6]。反复支架的置入刺激血管内皮弥漫性增生,其可能机制为:(1)多层钢梁导致血管内皮化延迟和内皮炎症反应时间延长;(2)多层钢梁导致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膨胀不全;(3)反复抗增生药物植入导致血管内皮化不均匀;(4)血管弹性和顺应性显著下降;(5)支架表面血栓形成与平滑肌细胞迁移[7]。

尽管国内外临床试验已经证实DEB治疗首次IS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劣于DES[8],但对于反复ISR的最佳治疗策略仍无定论。近期,Steinberg等[9]研究发现,用DES治疗DES后二次ISR发生率是DES治疗裸金属支架内二次ISR发生率的2倍。我们发现,尽管DES治疗支架内反复ISR效果明显优于DEB,但ISR发生率仍约30%。这可能与首次ISR的基础病理生理和再狭窄组织的不同有关;其次,反复支架置入易导致支架贴壁不良或膨胀不全,支架表面形成微血栓,血栓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平台,在血栓表面形成新的基质和胶原,促进新生内膜形成,最终过度增生的血管内膜导致二次ISR的发生。

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DEB治疗反复ISR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或)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和ISR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ES治疗。日本一项回顾性分析证实,应用DES与普通球囊治疗反复ISR,DES组的二次ISR发生率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均明显低于普通球囊组,但此优势仅在靶血管为局灶型病变明显,而在弥漫型等其他病变类型中优势不显著[10]。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还发现,反复ISR患者以弥漫型病变为主,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支架内弥漫型病变是冠脉支架内反复ISR的独立危险因素。DEB组54.84%的二次ISR病变表现为弥漫型,DES组为22.58%,故如何预防反复支架置入后的支架内弥漫性病变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多因素回归分析还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反复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需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两组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DEB组患者的晚期靶病变管腔丢失率明显高于DES组,因此DEB不是治疗反复ISR的理想方法。

总之,DEB治疗冠脉支架内二次ISR虽然安全,但疗效不理想。因本研究样本数量有限,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局灶管腔球囊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67例青少年肌阵挛临床与VEEG的局灶性特征分析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