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科护理工作难点及对策

2018-11-01张营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对策

张营营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儿科护理工作难点的分析探讨和总结相关解决对策。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儿科护理人员共1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访谈对象,调查记录研究对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工作难点问题,根据访谈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对策。结果:访谈调查总结发现,患儿护理的特殊性、儿科护理工作量大、儿科病房管理难度较大和护患沟通比较困难成为当前儿科护理人员工作的几大主要难点。结论:与成年人患者的护理工作相比较,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影响下造成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量大、病房管理难和呼唤沟通困难等问题,基于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首先要理清患者人群的特殊性并通过相关了解对儿科护理的问题加以研究,抓住关键谈对策,才能使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为建立更好的儿科护理工作机制提供可能。

【关键词】 儿科护理;工作难点;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266-01

引言

在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和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逐步深入的同时,我国的患病人数和护理工作量仍然较大,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患者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对象之一,其特殊性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困扰,而儿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正是社会所关注的。所以,为了提高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医院对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重视,减少儿科患者因护理工作造成的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特作此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随机选取10位儿科的护理工作人员,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范围在22-46岁,平均年龄为(34.7±2.4)岁,这些护理人员从事儿科护理工作时间为1-24年,平均年限为(13.6±3.4)年。

1.2 方法 本次对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难点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访谈法,通过对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人员入手,了解其日常工作,访谈分析儿科护理工作相对于成年人护理工作的不同,探讨总结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和容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按照所得结果提出实际针对的解决对策。

2 结果

经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总结发现,目前儿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患儿护理的特殊性 儿科患者也就是未成年的儿童群体患者,但是,在这些患者之中,婴儿和年齡较小的儿童占据了大多数。这些占据大多数比例的儿童患者绝大部分还不能识别自己的身体病状,又加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甚少,往往无法准确表达病症和传达身体异常信息。其次,儿童自身的恐惧情绪和治疗抵抗情绪的影响很大。这些对于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来说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患儿的治疗恐惧在很多实践上也有表现,就拿打针来说,许多患者往往因为心理恐惧和对疼痛的无法预知和忍耐,一经打针实践即大哭大闹,或者在打针过程中逃避不配合护理人员扎针,对儿科护理工作更是提高了要求。另外,我国大多数家长对于幼儿过分宠爱,往往使其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失去了理智,一味的追求自身预期护理目标和治疗结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和目标过于苛刻,也给儿科护理工作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以上种种都说明了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所在,也暗示了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需求之迫切。

2.2 儿科护理的工作量大 由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可知,儿科护理的工作量增加正是因为患儿的群体特殊性所导致的,患儿自身的情绪和配合治疗的程度,家长和亲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严格要求,以及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患儿的足够了解,都是相对于成年患者的护理来说所提高的护理工作量。

2.3 儿科病房管理难度较大 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病房设置中单独病房一般为少数,也就是说在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病房需要护理的患儿多,而且对儿科病房的环境管理往往不尽人意,个别患儿因病痛哭叫不止,有些患儿又无力哭闹需要安静睡眠,这就对病房管理的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4 护患沟通困难 在我国大多数的医院病房设置中单独病房一般为少数,也就是说在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病房需要护理的患儿多,而且对儿科病房的环境管理往往不尽人意,个别患儿因病痛哭叫不止,有些患儿又无力哭闹需要安静睡眠,这就对病房管理的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5 外部环境因素 在进行儿科护理工作时,医院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医疗设备和医院的环境布局,患儿对医院公共设施和生活的适应,另外,医院的人员流动环境,增加了免疫力低的患儿的感染风险。

3 讨论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贯彻实施,新生儿数量的激增也会使我国儿科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在未来几年逐步提高,所以我们更需要对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次的访谈研究也可以发现,只有针对在不同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才能更好地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水平。因此,就此次研究,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3.1 加强护患沟通 加强护患沟通主要是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对儿童护理的耐心以及对患儿家属的及时沟通,通过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等方面来缓解护患年龄之间的隔阂,逐步儿科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来提升沟通效果,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接受护理。3.2 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当前护理工作的区分度还是不够明显的,要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护理工作进行区分,通过专业的儿科护理培训和儿科护理知识宣传来创新儿科护理方式方法,为儿科护理提供专门的护理人员队伍,以及提升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3.3 改善工作环境 改善儿科护理工作环境主要分为改善医院治疗环境以及护理人员实施工作环境,医院治疗环境主要为病房设置和管理工作的改善,护理人员实施工作环境的改善主要是指对工作氛围的控制和患儿的护理指导,通过这两方面的改善避免患儿的不良情绪的增加,减少患儿的护理压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4 结语

总之,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问题所在和问题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实际工作人员的工作了解和实践以及护理群体的特殊性掌握来逐步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为解决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问题和提升护理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于丽娜.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8):35+11.

[2] 者海霞.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剖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17(5):241-242.

[3] 成素红.关于儿科护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15,28(12):245-246.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