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18-11-01余先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脑卒中应用

余先胜

【摘 要】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根据分值的不同制定后期的诊疗方案,将系统的评分与病情的转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3例评分在5分以下的患者进行常规和急救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20例5-7分的患者病情危险系数大大提高,具有一定的死亡危险,需要进行急救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后期留院观察,该评分死亡1例,具有一定的危险;2例7分以上的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进行特级看护和重症监护,死亡1例,死亡率达到50%。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直观表示脑卒中患者的分值,分值越高死亡风险越大,该系统能够直观快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提高了医院的诊疗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 改良预警;评分系统;脑卒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260-02

引言

脑卒中是因脑血管意外造成的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急性脑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疾病,我国目前脑卒中的患者在250万左右,该病并发症会产生致残,容易造成后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一般而言,脑卒中的治疗和诊断对时间的要求较为严格,发病时间越久后期干预的治愈的可能性越低;本研究主要对本院收治的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的患者随机选取75例,对其进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干预,将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如下结果的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7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数学随机分组,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在45-73岁,平均年龄为(56±4.1)岁,患者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可测量,转入外科或神经内科后临床资料完整,排除转院及放弃治疗者,体征获取困难者以及服用抗精神药物和饮酒过量及精神异常者,经患者监护人和患者本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另外此次研究其他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筛选和前瞻性回顾研究,收集患者入院后的急诊科各体征资料,如呼吸、脉搏、血压、体温计意识状态等,计算出改良的在放环后妇女会出现下腹部或者腰部的酸痛和不适,尤其当节育器偏大时,子宫为了排出异物,会引起宫缩痛。节育环只能够防止子宫腔内正常怀孕,对于子宫外的异常怀孕则没有实际的效果。选择子宫上环术的时机比较重要,通常选择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切记顺产不到42天、剖宫产不到六个月不宜上环)。另外,这个时间内不能够进行性交的行为。在这个阶段中,患者子宫内膜较为薄弱,对患者进行子宫上环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量,降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在这个阶段不进行性交也是为了防止发生妊娠的可能,在进行子宫上环术后,宫内节育器会在妇女子宫内放置较长的时间,最长甚至长达十几年。因此,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在整个子宫上环术实施的过程当中,对于患者造成的损伤要尽可能小[4]。但是由于还是在妇女子宫内放置异物,因此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这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患者在子宫上环术后月经量有明显的上升,可以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处于哺乳期时,最佳进行子宫上环术的时间应该在月经干净后3-7天,在这个时间段内, 患者子宫内膜比较薄,不容易造成出血,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低。但是,在进行手术时容易出现穿孔,对子宫造成刺激性的收缩。剖宫产后的妇女,在进行子宫上环术时,发生出血危险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采取布洛芬等药物虽然对于合成前列腺素的效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早期预警评分,将总分定为15分,得分越高体征越不稳定,预后效果越差,一般而言,当大于9分表明病情不稳定,死亡可能性较大且须转入ICU进行监护,当大于4分表明须进入专科治疗或ICU,当小于5分表明无需入院治疗或仅需观察或急诊治疗即可。

1.3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实行例(%)表示,进行t检验,所得数据的差异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下表可以看出,本組病例0-4分共53例,转入ICU8例,占比为15.09%,专科病房收治33例,占比为62.26%,留观为12例,占比为22.64%,5-7分总共20例,重症监护室收治7例,占比为35%,转入专科病房9例,占比为45%,留院观察3例,占比为15%,死亡1例,占比为5%;7分以上总共2例,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占比为50%,死亡1例,占比为50%。

3 讨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测量指标主要包括心率、呼吸频次、血压、体温及意识等指标,该指标主要与医护人员的经验和有关,与工作年限和器械的数量关系较小,只有合理提高评估效率,有效提高各项人为控制水平,才能为指标的准确和评分的合理性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该评分系统的落实有助于不同医院开展相关措施的干预,针对评分较高者优先处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危重患者具有早期提醒作用,脑卒中患者病情变化较快,虽然部分患者意识尚可,但是潜在的病理变化难以被早期发现,只有不断监管接近触发点的患者并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及时评估并关注评分的变化趋势。评分系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诸如从意识评分上对脑卒中的并发症进行评判,颅内血肿、消化道出血和神经中枢衰弱的表现各不相同,采取措施时需要结合系统评分的要求,特别是意识维度评分的增加会指导医师采取确定性手术或是控制性手术,为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再诸如高血压丘脑出血时,一般的处理途径为保守治疗加颅内引流术,溶栓加开颅血肿清除等指标,这都可以通过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提前干预。除此之外,系统可以将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措施等尽快通报患者,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知情权,为减少医患纠纷和缩短手续办理时间提供良好基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分值变化能够直接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评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相应患者的死亡率也越高。当评分大于7分,患者进入高危状态,需要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对潜在的危重病人进行关注,掌握脑卒中患者的评分变化情况,为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临床医学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琴,吴立新,徐勤芳,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价急诊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效果。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5):79-80

[2] 黄春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医药前沿,2018(21):49-50

[3] 谭丽萍,谭春兴,李红涛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脑卒中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工程,2015(9):136-137

猜你喜欢

脑卒中应用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