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

2018-11-01王金格卞晓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影响

王金格 卞晓玲

【摘 要】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00例牙周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及心理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MDAS、VAS评分,心理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0%,心理组是96.0%,心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较大,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及疼痛程度,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01-01

引言

牙周炎初期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一般能够痊愈,但是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病情进展后必须接受牙周手术治疗。但是牙周手术由于部位特殊,患者需要承受比较明显的痛苦,对手术的依从性较差,并且因为大部分患者对手术缺乏足够了解,可能由于担心手术效果而出现多种负面情绪。本研究具体分析对我院41例接受牙周手术治疗的出现牙科焦虑症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牙周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②经X线牙片拍摄证实,符合牙周病诊断标准;③符合手术指征,顺利完成手术;④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智力低下,意识及精神障碍,患者无法沟通配合者;②有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及心理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8~79岁,平均(45.7±10.9)岁;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26例,中专及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8例;手术类型中,牙龈切除术19例,翻瓣术14例,牙周植骨术11例,引导性组织再生6例。心理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8~79岁,平均(45.4±10.7)岁;文化程度中,初中及以下25例,中专及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8例;手术类型中,牙龈切除术20例,翻瓣术14例,牙周植骨术10例,引导性组织再生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1)做好术前准备:完成手术室消毒,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保证严格灭菌消毒处理。全部医务人员都要做好感染防范,穿戴好手术防护衣物等。(2)做好术中配合:器械护士必须保证严格无菌操作,了解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了解医生的操作习惯,准确递交器械用品。对于术中需要进行的吸唾液、牵拉、擦渗血、翻龈瓣等操作,护理人员必须能够判断操作的先后顺序,保证轻柔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访视

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掌握患者内心真实需求,充分考虑患者性格、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特点,通过合适的语言和患者甲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流程、术中配合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各类事项。同时对患者的问题要做到耐心回答,通过剪卡过宣传册人发放、PPT、视频等不同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提升信心。

1.2.2 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做好主治医生的配合操作,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各项体征指标做到严密监测,并且要告知患者手术进程,询问患者感受,适时通过肢体接触、眼神等方式和患者沟通,对于出现不适的患者要仔细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尽可能减轻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顺利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运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进行评分,得分越低提示焦虑情绪越轻微 [2] 。(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共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明显 [3]。(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选项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n×100%。

2 结果

2.1 焦虑情绪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MD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MDAS评分,心理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疼痛程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心理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0%,心理组是96.0%,心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牙科焦虑症指的具体是患者在接受牙科治疗中出现的紧张心理以及不愉悦心理,行为上会出现更高的敏感度,对于治疗的耐受度会降低,部分患者可能逃避治疗,影响治疗有效性 [3] 。牙周病患者一般都接受过洁治以及刮治等基础治疗,部分患者还接受过拔牙以及排膿治疗,心理方面会存在一定的恐惧感,所以知道自己需要接受牙周手术治疗时很容易出现牙科焦虑症 [4] 。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必要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观察组除了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良好配合等常规的护理干预,另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开始前即注重做好患者的访视,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相关知识,改变患者错误认知,缓解恐惧心理。术中通过密切的观察以及适时的沟通,让患者能够掌握手术进程以及当前手术状况,有助于提升患者术中的安全感,从而使患者整个手术期间都保持良好的依从性。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在护理干预中结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心态接受手术,从而有助于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保证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对接受牙周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牙科焦虑症得以缓解,提升手术进行顺利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瑾冰,韦 云.综合护理对改善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临床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95-97.

[2] 李巧磊.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J].医药, 2016(12):120-120.

[3] 刘玉华.心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6):176-177.

[4] 陆英,金友良.心理行为干预对洁治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3):481-48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