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妇科医院感染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01何玉洁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感染妇科对策

何玉洁

【摘 要】

目的:探讨妇科医院感染的问题,并相应的制定护理措施以控制和降低对患者的综合性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与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的376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共计113例,发生率为3.0%(113/3760)。化疗以及高龄是高危感染因素。患者中常见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与胃肠道,同时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结论:通过加强对于患者的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合严格的无菌操作与病房管理,降低患者不必要的住院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可一定程度的降低妇科医院感染的概率。

【关键词】 妇科;感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98-01

妇科医院感染的问题,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及预后存在重要影响,因而有必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对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1]。本研究通过对3760例妇科医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討感染的问题以及主要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的3760例妇科出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本院的感染病例登记信息确认其中113例患者院内感染。

1.2 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年龄(划分为:<30岁;30-39岁与40-50岁以及>50岁等四组)、感染部位(主要包含: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宫腔以及切口等五类)、住院天数(划分为:<8d和8d-9d以及>9d等三组)以及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1.3 诊断标准 通过患者的住院记录以及相关化验结果,同时结合国家卫生部(2001)2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对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诊断与确定。

2 结果

2.1 患者出现感染与年龄与感染发生部位以及住院天数基本概况分析

在3760例患者中共计113例(3.0%)出现感染;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4-79岁,平均为47.2±3.1岁;平均住院天数8.69d。对患者年龄、发生感染部位及住院天数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超过50岁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以及胃肠道;住院天数超过9d其构成比达64.6%。详见表1。

2.2 感染与危险因素概况分析

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可划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类。本研究对三类内源性感染因素(年龄超过50岁、住院天数与基础疾病)以及一类外源性感染因素(留置导尿管)进行了分析,详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出现感染且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55例,构成比达到48.7%,较中青年患者的整体情况略高,同时化疗患者的感染率也相对较高。此种情况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与功能降低和带菌状态提高等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机体遭受的损害较高,造成免疫力降低,而其中中性粒细胞水平的降低是目前导致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3]。由此可知,免疫力的降低可能是诱发老年妇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随着住院时间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感染部位方面,呼吸道感染最高,占比为43.4%,其次为泌尿道感染(31.9%)与胃肠道感染(15.9%)。此种情况可能与采用全身麻醉以及患者年龄偏大等相关因素有一定联系。伴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黏膜纤维的清除能力以及免疫力逐渐下降,患者接受气管插管等操作时进行全麻操作可能对呼吸道屏障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感染发生。因此需注重病房环境的改善并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维持病区消毒与隔离;改善陪护管理相关制度条例,保障因探视对病区内空气清洁度的影响,降低呼吸道感染[2]。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需轻柔并维持无菌操作,降低其对呼吸道黏膜可能产生的损伤;术后医护人员需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其尽早咳嗽排痰,亦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雾化吸入以便于痰液的稀释。本研究中医院感染患者中95例为导尿管留置,出现泌尿道感染患者共36例(31.9%)。由此可知,出现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中存在导尿史较多,若导尿管留置后未能予以恰当的护理,则容易导致黏膜受损及感染。因此可通过降低不必要导尿管留置,必须插管的病例中,以轻柔手法与标准流程操作,尽量降低对尿道黏膜的损伤。患者留置导尿期间,需降低密闭式导尿系统的分离及打开;对未禁食禁饮患者,督促其多饮水,以便于尿量的提高从而良好的完成生理性冲洗;做好会阴区域的护理,可每日利用碘伏对尿道口与导尿管进行两次消毒,保持尿道口的无菌程度;加强对于患者的观察与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拔管的早日完成。

妇科医院感染不仅仅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可能因耐药菌的形成与传播对医护人员与社会产生危害[2]。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注重对感染的检测控制并改善与健全规章制度,实施兼具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管理制度。其次注重无菌技术与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亦需加强支持疗法,改善和提高机体抵抗力。此外,结合药敏测试结果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株产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应当改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技能水平,提高 服务于业务水平,改善其对医师的配合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向丽佳,谭健霞,潘杰等.医院感染确诊主体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1):48-50.

[2] 林淑娴,刘壮竹,王蕴秀等.多次医院感染218例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5,36(12):1917-1920.

[3] 董卫国,陈静,史登平等.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2):2865-2867.

猜你喜欢

感染妇科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