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11-01周晓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周晓艳

【摘 要】

妇产科护理作为临床科室中较为复杂的工作,存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医疗安全事件,仅仅采用医疗技术很难将这些问题解决。由于妇产科就诊人群较为特殊,妇产科护理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了解到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缺乏法律与服务意识、业务能力较低、药物与机械性损伤、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84-01

引言

妇产科护理工作不仅有着较高的工作强度,危险性也比较高,同时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极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以及不安全事件。在妇产科入院直到出院这个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一直都贯穿其中。通过加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定防范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以及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需要不断提高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此次研究对我院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应对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缺乏法律与服务意识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够将产妇和新生儿安全和健康置于首位,能够及时的对急症进行处理,但是对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不够重视,缺乏基本法律意识。对知情权、告知权等基本权利认知较少,没有将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家属,或者随意泄露患者隐私等,这都是导致法律纠纷的原因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由于每天工作量很大,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不耐烦、烦躁的情况,这受到当前医院内医疗资源短缺的影响,但是也和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服务态度不够良好存在一定的关系,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没有较好的预见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很难信任护理人员,如果护理人员此时仍然保持生硬的护理态度,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缺乏友好的沟通,极容易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

1.2 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较低

妇产科护理工作十分的复杂,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无法对患者的需求进行满足,达不到护理工作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高危重症患者和新生儿,如果不能及时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和了解,不能有效掌握患者病情发展,会极大的增加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难度,此外,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医疗技术和设备开始在临床中进行应用,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积累,缺乏对新药物相关知识的了解,那么就很难胜任当前的工作。不仅如此,对新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也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1.3 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医院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了很多的管理制度,然而当前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安全需求,虽然医院在不断的升级和发展,但是在制度上面并没有及时的跟进,没有对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导致临床护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2]。此外,由于护理核心制度没有完全落实下去,查对制度没有及时执行,护理人员在查对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没有对患者的病情、相关设备和仪器、急救药品等进行认真查对,导致发生突发情况时,患者的情况不能被及时的了解到,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还表现在交接班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床头交接,或者交接过于草率,交接时没有完全了解实际情况,都容易导致意外的产生。

1.4 药物和意外损伤

在妇产科护理中常常会使用到部分机械设备,同时为了避免患者发生预后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还需要适当给予药物治疗,这将为妇产科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机械性损伤主要包括产妇在上下病床、楼梯或者走动过程中发生的摔伤等。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叮嘱,让其多多注意安全[3]。护理人员对药物相关知识没有充分的了解,在指导患者用药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意外,患者错服药物,会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5 患者自身因素

相较于其他人群,产妇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良情绪对自身的病情发展以及身体恢复有着不好的影响;产妇在出院后如果没有注意休息或者加强对身体的调理,直接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也可能会留下健康隐患。

2 应对措施

2.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从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法律与服务意识等多个方面对患者加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主要从医疗机械的使用以及用药知识上面进行,让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用量、用法、禁忌进行充分了解,熟練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减少药物和机械性损伤的产生[4]。加强护理人员法律与服务意识培训,让护理人员学会尊重患者的基本权利,对相关法律法规有着一定的了解,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减少护理纠纷。

2.2 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的态度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让患者学会如何避免意外事件,保证自身的安全。此外,通过友好沟通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完善管理制度

进一步的规范妇产科护理工作流程,及时修订和补充有问题的制度,通过暗访和调查方式,了解护理人员交接班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性,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为了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规避护理风险,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产生,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焦建林.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探析[J]. 现代养生, 2016(16):288-288.

[2] 张英.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保健文汇, 2017(11)158-158.

[3] 刘妙兄.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母婴世界, 2017(16)233-234.

[4] 帅纬纬, 朱萍. 分析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和对策[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1)172-172.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