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及出血量影响研究

2018-11-01马瑞彬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术后感染循证护理剖宫产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及出血量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共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感染情况相比对照组要明显优良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实验组术后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低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结论:循证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极为显著,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并且显著的控制了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概率,帮助患者实现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循证护理;剖宫产;术后感染;术后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57-01

前言:

分娩是人们一生中极为重要的过程,但是伴随着一定危险性,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式医疗设备被投入使用,使得我国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在高科技医疗设备的支撑下,分娩的危险被降至了最低,同时有许多产妇为了进一步避免分娩带来的疼痛,而选择了剖宫产。虽然剖宫产在产时具有极低的危险性,但是其后续危害极高,如术后感染概率提升、出血量异常等,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本文特此展开了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及出血量影响的研究分析,以下为研究分析结果表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剖宮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共150例。

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2至37岁,平均年龄为(29.9±4.3)岁;孕周为37至40周,平均孕周为(39.3±1.7)周;初产妇共89例、经产妇共61例。

实验组年龄为21至36岁,平均年龄为(29.3±4.1)岁;孕周为38至40周,平均孕周为(39.5±1.0)周;初产妇共92例、经产妇共58例。

两组患者其病症、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为20至40周岁。(2)产妇具有清晰意识,能够准确表达自身感受。

1.2.2 排除标准 (1)严重躯体障碍患者。(2)严重交流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为:(1)由于实行剖宫产手术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该麻醉方式会导致患者出现宫缩乏力等状况,进而增加了患者大出息的发生概率。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手术结束后为患者腹部放置适当重量的沙袋,同时给予收宫素使用,帮助患者进行子宫收缩。放置沙袋期间,严密监视患者阴道出血量,若出现异常,则立即给予治疗[2]。

(2)为了深层次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其发生原因,并根据原因出发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且对患者所处病房进行定期消毒、通风,降低细菌滋生的概率,从而减少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同时每天控制探望患者人数,以此降低病房人流量并且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4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术后感染情况、术后出血量。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2.0版本处理,使用“均数±

作者简介:马瑞彬(1990-10月-12日),民族:回,性别:女,籍贯:新疆,学历:大专,职称: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

标准差”的形式表达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采用t检验,使用“%”表示2组的术后感染情况,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 ,则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指数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感染情况相比对照组要明显优良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实验组术后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明显低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剖宫产是目前分娩方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感,提高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性。同时剖宫产也是一项操作较为繁琐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随着现代化科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中涉及的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得到了显著进步,这也使得现代产妇选用剖宫产进行分娩的例数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45%的产妇即将进行或者已经进行剖宫产完成分娩,而且这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大[3]。

剖宫产虽然能够有效解决分娩时的难题,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却极为严重,甚至可伴随终生,其中最为明显也是发生最快的并发症就是术后感染以及术后出血。为了改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本文特此展开了以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及出血量影响为目的的实验研究,选取了300例实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提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采用了完全随机方式对产妇进行分组,并根据分组的不同方式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极为显著,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并且显著的控制了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概率,帮助患者实现快速康复,为剖宫产发展以及循证护理的推广做出了极大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春荣,张雅.循证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161-162.

[2] 吴毅勤.浅析施行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266-267.

[3] 李仕洪.循证护理在改善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B,2015,31(12):236-236.

猜你喜欢

术后感染循证护理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报告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