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的干预价值分析
2018-11-01曾妮
曾妮
【摘 要】
目的:探究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的干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于2016年01月21日至2018年02月26日收治,且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34例。结果:观察组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SCL-90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17.89±2.05分)低于对照组(26.69±3.56分),P<0.05。观察组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97.06%(33/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P<0.05。结论: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提高遵医嘱行为,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目标性心理护理;外伤性鼓膜穿孔;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24-01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在于听力下降、耳鸣、胀痛等;我院为了探究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的干预价值,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且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于2016年01月21日至2018年02月26日收治,且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34例。
观察组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男女性别各占例数为17例、17例;平均年龄值(37.01±0.18)岁,年龄上限值56岁,下限值18岁。
对照组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男女性别各占例数为16例、18例;平均年龄值(37.06±0.22)岁,年龄上限值57岁,下限值18岁。
文中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对比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研究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动清理患者耳道,且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观察组方法--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如下叙述:
①恐惧心理:由于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可担心听力丧失后给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继而引发恐惧心理,为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恐惧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疏导措施,且为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有利于消除恐惧感,且积极配合治疗。
②烦躁心理:外伤性鼓膜穿孔疾病均属于他伤类型,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沉浸于烦躁情绪中,且不利于开展治疗工作,故此针对以上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且在病房营造温馨、舒适环境,可适当播放舒缓音乐,能够平复患者烦躁心理;除此之外,操作过程中应面带微笑、动作轻柔。
③抑郁、焦虑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可担心后遗症的出现,继而引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流程、优势、注意事项及预后,从而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且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④孤独、寂寞心理: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且给予安慰、鼓励及支持,继而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SCL-90评分及遵医嘱依从性。
SCL-90评分[1]:主要是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共9项因子,分为4个等级,即轻度、中度、较严重,十分严重,得分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加严重。
遵医嘱依从性[2]: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分为三个等级,即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數据均应用医学SPSS20.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SCL-90评分表示;“%”百分比(计数资料)---遵医嘱依从性表示;采用X2\\T值检验,以P<0.05表示文中68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对比的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68例患者的SCL-90评分对比
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SCL-90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17.89±2.05分)低于对照组(26.69±3.56分),P<0.05。
2.2 对比两组68例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对比
下文数据可看出观察组3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遵医嘱依从性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97.06%(33/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P<0.05。
3 讨论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鼓膜受到直接或间接损伤,继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伴有听力下降、胀痛、耳鸣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护理,能够导致患者的听力丧失,且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烦躁等[3、4]。鼓膜属于半透明结构,根据解剖结构可分为三层,即内膜层、中层、外层,其位置在于鼓室及外耳道之间,能够对鼓室起到重要保护作用,一旦鼓膜发生穿孔现象,则易引起逆行感染现象,且进一步影响听力,因为鼓膜是中耳传音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5、6]。
临床上一般采用局部治疗方法,如敷药棉布贴服,可逐渐自愈,但是该治疗方法需患者积极配合,否则易影响治疗效果,故此我院建议实施治疗的同时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7];可从疾病相关知识宣传等方面入手,继而在纠正不良认知的前提下缓解不良心理,且稳定情绪,从而在最大限度下顺利完成治疗工作[8]。
总而言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改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提高遵医嘱行为,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易妳. 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5):124-125.
[2] 郑锦香. 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8):133-134.
[3] 丁锋, 刘艳, 李波蓬,等.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16, 25(5):397-399.
[4] 周清. 耳内镜下大蒜膜贴补术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7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0):1443-1444.
[5] 许丽平.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外伤性鼓膜穿孔86例的治疗观察[J]. 心理医生, 2015, 21(21):159-161.
[6] 冯新华, 刘丽华. 外伤性鼓膜穿孔修补术后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 2017, 39(14):2196-2197.
[7] 彭殷, 熊英. 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的干预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35):17-18.
[8] 邱秀环. 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7(3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