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在胃脘痛中的临床应用
2018-11-01路伟张爱芝李建建
路伟 张爱芝 李建建
【摘 要】
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用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经饮食烹调技术加工烹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药膳、中药汤剂、中成药都是中医治病的常用方法,而以汤剂应用范围最广。本文就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药膳在胃脘痛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药膳;胃脘痛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104-01
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用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经饮食烹调技术加工烹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采用“以食代药”的药膳就能很好地解决患者的依从问题,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以下本文就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药膳在胃脘痛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 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胃脘痛的主要表现为胃脘痞闷或腹满、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烧灼感、嘈杂、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症状。胃脘痛的原因尽管错综复杂,但可概括为邪气所犯和脏腑失调两种。病邪侵犯脾胃,临床上主要有寒、热、湿、食伤之不同;脏腑失调有他脏所犯,本脏自病之别。他脏所犯可分肝气犯胃、肝火乘胃、肝郁胃病,即肝木犯胃所致;本脏自病,常见的有胃阴不足、脾胃阳虚,不管病邪犯胃或脏腑失调,都能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失和,导致胃脘痛;胃阴不足,脾胃阳虚,乃是阴亏或阳虚,胃络失温失养,皆令胃络失去柔和,脉络拘急而致胃脘痛。故胃脘痛之病机不外乎因虚而痛和因实而痛两种,即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2 临床表现及药膳治疗
2.1 寒邪犯胃
2.1.1 临床表现 胃脘冷痛暴作,疼痛如绞,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痛甚,伴有呕吐清水、四肢厥冷、面色青白、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多有受寒或过食生冷病史。
2.1.2 病机 寒凝胃脘,气机壅滞。
2.1.3 治则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2.1.4 药膳 干姜枣芪羊肉 取羊肉100克(切块)、黄芪6克、小茴香5g、大枣l0枚(去核)、干姜5克。将上药起加水炖熟,调味后食用[5] 。
2.2 饮食伤胃
2.2.1 临床表现 胃脘胀痛,甚则疼痛、胀满拒按,得嗳气或矢气则舒,嗳气吞酸,甚则呕吐不消化的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2.2.2 病机 食滞胃脘,阻塞胃气。
2.2.3 治则 食导滞,和胃止痛。
2.2.4 药膳 益脾饼,白术30g,干姜6g,红枣250g,炒鸡内金15g,面粉500g,菜油、食盐适量。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成药包扎放入锅内,下红枣,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枣核,把枣肉捣拌成枣泥备用;将鸡内金粉碎成细末,与面粉混合均匀,再将枣到入,加盐、水适量,和成面团;面团分成小团,做成薄饼,在锅内放入菜油,用文烙熟即成[2]
2.3 胃热炽盛
2.3.1 临床表现 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嘈杂吞酸,口干口苦,或口气秽臭、渴喜冷饮,便秘,尿黄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滑或滑数。
2.3.2 病机 嗜食辛辣,郁而化热。
2.3.3 治则 清热泄火,和胃止痛。
2.3.4 药膳 石膏豆腐汤,豆腐200g,生石膏50g,白菜15g,将以上3品放瓦罐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烧开,然后文火煲汤,加入适量调味品食用[3]。
2.4 肝气犯胃
2.4.1 临床表现 胃脘腹痛,痛连两胁,按之不适,排气后暂舒,兼有嗳气吞酸,或攻窜不定,每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弦
2.4.2 病机 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2.4.3 治则 疏肝和胃,行气止痛。
2.4.4 药膳 炒木耳肉片,将黑木耳干品15g用温水发好、洗净,猪瘦肉60g切片放入油锅中炒2min后,加入发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盐适量,清汤少许,焖烧5min即可服食。
2.5 胃阴亏耗
2.5.1 临床表现 胃脘隐痛或隐隐灼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5.2 病機 胃阴亏虚,胃失濡养。
2.5.3 治则 养阴益胃,和络止痛。
2.5.4 药膳 二参猪肚汤,太子参20克,沙参12克,陈皮4克,猪肚500克,生姜3片。将猪肚洗净,切片先煮,余药布包后纳入,煮至熟烂后,调味服食。
2.6 脾胃虚寒
2.6.1 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腹空痛甚,得食痛减,喜温喜按,遇寒痛剧,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面色无华,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脉沉迟或虚缓。
2.6.2 病机 胃病日久,虚寒内生。
2.6.3 治则 温阳健脾,和胃止痛。
2.6.3 药膳 大枣生姜汤,取大枣1O余枚,生姜1~2片,将生姜洗净、切片,加适量红糖,与大枣同煮至熟,煎汤代茶饮,每日服3次,饭前、饭后均可饮用。
3 展望
王士雄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是清代著名食疗名著,书的前序中谓:“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身命”。食疗在上古时代与医药同时萌芽和发生,至商周已具雏型,经周、秦、汉、晋逐渐充实,至唐而集大成,达繁荣昌盛之境。宋、金、元、明、清各代皆有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疗食养理论学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运用日常饮食物来进行保健和治病的经验。当今国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在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膳一定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健康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解除胃痛的食疗方[J].求医问药-2010(3).41-41
[2] 韦公远家庭滋补药膳[J].药膳食疗-2003(3).31-31
[3] 黄业芳. 清热消滞治口臭.医学文选-1992(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