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2018-11-01李恒强何奇典

现代交际 2018年14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生管理运用

李恒强 何奇典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学生管理和服务不均衡、不到位的现象。本文将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分析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具体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赏识教育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46-02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86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学习兴趣不大,受老师关注较少,受批评较多,必然会存在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甚至是自卑的现象。而同时,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期,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很难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也就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无法完全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周弘曾提出赏识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体现高职院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关爱,不断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不断树立自信积极的心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在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积极引入并运用赏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赏识教育的概述

我国著名教育家周弘在教育自己的聋哑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赏识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全纳的爱”。[1]这种教育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脉相通。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而是通过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行为,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和前进不断创造合适的环境并给予适当的提醒来纠正学生的行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强烈的期望就是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赏识”。[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认为:人类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是人们心理的最高需求。[3]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4]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发现和赞扬学生优点,不断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掘其潜能并激发创造性。所以,笔者认为,赏识教育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德育情况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生对高职的认可度降低

很多高职学生是由于高考分数较低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只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高职院校。这种被动的选择很难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认可感,也很难激发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点与本科院校相比,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2.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独立性和自我约束性较差,不愿服从管理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生活条件的优越、初高中阶段的放松等因素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个人主义突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关心集体和他人,为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3.高职学院学生相对自控性不强,造成很多学生沉溺于网络,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很多学生现在“机”不离手,在网络上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却缺少对信息的辨别,也慢慢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显现得尤为突出。

4.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进取心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竞争意识。进入大学后,面对相比于高中更加宽松的学习和管理环境,更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有着一种“无欲无求”的心态,这种心态也很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

5.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自身的失败感与进入高职院校后与其本科院校的同学相比产生的心理落差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很多学生面对挫败时容易怀疑自己,不敢主动面对困难和挫折,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这种心态的存在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缺乏创新性

由于面临着生源竞争、社会声誉等现实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将学校和学生的安全稳定作为学生管理的重点来抓。从而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出现“重纪律、轻德育”“重行为、轻思想”等现象。这些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采取比较传统的模式,仅仅是将学生定义为被管理的对象,而没有从根本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个人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反之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信任感,从而更不容易进行顺畅的学生管理。

2.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特别是学生管理人员不充足的问题

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管理人員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抓纪律、抓行为的要求上,很难再有精力全面展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一些高职院校需要亟待提高的。

3.很多高职院校甚至是社会对学生印象刻板,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虽严却缺乏教育引导

大家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中阶段比较叛逆且成绩较差的学生。所以,无论是高职学院的领导还是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学生的管理都比较严格,特别是在纪律要求和行为养成方面尤为突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一种快速提升学生能力和层次的目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对于高职学生这种看似严格的管理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前文提出,赏识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行为,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和前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并给予合理的引导,从而达到纠正学生行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本科学校的学生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但是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很多学生无法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缺乏自信心。而赏识教育倡导尊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能够关注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个人目标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并且注意发现不同学生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把握不同个体的闪光点,让学生从积极的方面认知自我。对于自身缺点和问题较多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适当的理解与宽容,并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来提升学生克服缺点的自信心。所以,赏识教育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是积极的也是有效的。

(二)赏识教育在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具体措施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对传统管理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通过采用赏识教育中的新的管理手段和教育理念,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能够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的需求。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坚持人性化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必须依据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教育学生时也必须体现出尊重、关爱学生,要注重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这样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加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学生,进而获得学生的认同。这种顺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

2.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

赏识教育并不是无原则的包容和鼓励,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进行批评教育。但教师要注意利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由于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好面子、内心敏感,所以教师在对犯错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尽量避开公共场所,更不要翻旧账、揭老底,应该真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一起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及纠正方法,要充分体现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原则,使学生愿意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能积极地改正错误。

3.充分利用好激励手段,这也是赏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

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通过适当的提醒和引导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所以赏识教育离不开激励手段。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前学生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挖掘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同时激励有特长的学生积极组织参与学生活动,从而通过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这样可以实现高职院校由学生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融洽的学生管理氛围。

4.对于闪光点较少、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特加关注

教师首先要承认差异的存在,多以平等的身份体现出对这些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因为往往这些学生更需要关爱。教师要多与这些学生沟通,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着手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引导,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总之,新时代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以尊重、关爱为核心的赏识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发展自己,从而早日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弘.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廣东科技出版社,2004.

[2]刘宪忠.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赏识教育[J].教育界, 2013(33):39-39.

[3]郭卜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教师博览,2005(9):38-39.

[4]李文平.让学生的内在潜质充分绽放[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学生管理运用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