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治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64例临床观察

2018-11-01程春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程春华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治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临床确诊为小儿寒凝气滞腹痛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小儿腹痛散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灸疗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前两组患儿评分情况对比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在治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上具有较高的疗效,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小儿腹痛散;灸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97-01

小儿功能性腹痛(FAP)是当前儿科的一组常见病,该病主要以腹痛以及腹胀等作为主要的症状表现,通常腹痛部位为上腹部或脐周[1-2]。相关的研究报道,该病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15岁,且多见女童患儿[3]。由于该病具反复发作的特点,往往会给患儿以及其家长带来困扰,并影响到患儿生活的质量,小儿功能性腹痛在中医学当中属于“腹痛”的范畴,常见证型为寒凝气滞型[4]。本文通过对比探究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治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如下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临床确诊为小儿寒凝气滞腹痛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例。纳入患儿均经合儿童FAP的罗马Ⅲ诊断以及中医辨证结果为寒积腹痛患儿。患儿均能长期服用中药汤剂。对照组包括男童13例、女童19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23±2.25)岁,病程7~45d,平均病程(14.8±5.2)d;观察组包括男童12例、女童20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41±2.36)岁,病程7~42d,平均病程(14.2±5.7)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未见显著差异,研究具有可行性,纳入研究对象均经其家长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小儿腹痛散治疗,其中,小儿腹痛散方剂包括干姜5g、甘草5g、小茴香5g、乌药8g、白芍8g、延胡索10g、肉桂1g、木香6g、檀香6g、佛手6g;水煎服,1剂/d,对5岁以上儿童适当加减用量。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灸疗治疗,其中小儿腹痛散参照对照组,炙疗选取艾炙进行治疗,针对神阙、中脘、足三里、关元以及内关穴进行炙疗,以30min/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情况。(1)治愈。患儿的腹痛症状表现以及体征消失,且在半年内未见复发;(2)治疗显效。患儿腹痛症状表现以及体征显著减轻,腹痛发作次数积分相比于治疗前显著减少,幅度≥2分;(3)治疗有效。患儿腹痛症状表现以及体征有所减轻,腹痛发作次数积分相比于治疗前,幅度在1分左右;(4)治疗无效。患儿腹痛症状表现以及体征基本未见变化,痛发作次数积分相比于治疗前未见减少。患儿腹痛发作次数的积分情况:以患儿腹痛的发作次数、时间长短进行评价,评分以0~3分,分数越低即发作次数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软件包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疗效情况以及腹痛发作次数积分通过x2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分组例数治愈治疗显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3226420100.00%对照组326107971.88%x2-----10.473P-----<0.05

2.2 两组患儿腹痛发作次数的积分对比

分析两组患儿的腹痛发作次数积分情况,在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前两组患儿评分情况对比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结论

小儿寒凝气滞腹痛是作为当前儿童腹痛常见的一个原因[5]。该病的发病与众多因素存在有关,主要如炎性反应、黏膜免疫改变、神经系统调节以及遗传因素等。在西药治疗上,对于本病的副作用相对较大,且往往疗效较不稳定。中医医家上则认为,小儿腹痛的病因主要感寒邪影响。往往小儿年幼、脏器相对娇嫩,当护理干预不当,则易导致患儿外感风冷、内侵至脐腹等;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健康。研究主要通过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治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小儿腹痛散中,肉桂、干姜、小茴香起温中散寒止痛功效;枳壳、佛手、乌药、檀香以及木香等具理气止痛功效,而延胡索、白芍、甘草均有活血理气止痛功效。研究提示,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治疗前两组患儿评分情况对比情况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小儿腹痛散结合灸疗在治疗小儿寒凝气滞腹痛上具有较高的疗效,該治疗方法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伟.孙浩主任医师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寒凝气滞证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5):30-31.

[2] 张翼宇,陈辉,殷洁.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9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04-1004.

[3] 孙霞,张培庆.柴胡建中汤治疗小儿虚寒腹痛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791-791.

[4] 陈红梅,陈燊,林洁琪,等.陈氏罨脐散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4):65-67.

[5] 张百玉.小茴香籽治疗小儿受凉所致的腹痛、腹泻[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2):86-8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