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对预后的干预作用分析

2018-11-01徐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冠心病

徐菲

【摘 要】

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冠心病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对雨后的干预效果。我们选取了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给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病情稳定和控制有着显著的效果,使得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 冠心病;中医护理;预后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94-01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心内科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心绞痛,这种疾病的发病条件和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现阶段中,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一般是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大部分的冠心病患者年龄较高,并且还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大大增高了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这不仅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还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采取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于后的高于效果,希望能够给广大医疗同仁提供一定的工作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某市中医院所接收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4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2.2)岁;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在44~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2.3)岁。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等信息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临床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即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氧气供应,并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波动进行全面的关注,同时要做好除颤准备工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施行中医护理,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情志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人员要尽心尽力的接待患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态,配合治疗。同时要给患者讲述治疗方法、目的以及效果等,来使得患者对自身的治疗康复建立信心,减少消极情绪,缓解患者的病情发作。

(2)按摩穴位。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穴位的按摩。对其膻中、神门、极泉、内关、三阴穴以及中脘等穴位进行重点关注。在按摩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躺姿坐姿进行科学的调整,引导患者放松身体,平缓情绪,全力配合护理人员的按摩。在护理人员选好穴位之后,要用拇指指腹对肢体穴位进行按压,一般情况下,对每个穴位的按摩要保持在10分钟左右,使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标准,每天早晚各一次,一个疗程为10天,持续三个疗程。

(3)中药熏洗。自制中药熏洗溶液,采用的药方基本为:红花15g、半夏15g、丁香15g、胆南星15g、白芷15g、吴茱萸10g,仔细研磨成粉状,在容器中加入2L的100℃热水,来对患者的足部进行药液熏洗,熏蒸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待到药液温度适宜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足部的药液浸泡,并可以适当活动双脚,从而保证药物成分的渗透和吸收,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保证每天睡前熏洗一次。

(4)耳穴埋豆。选择患者的肺、肾、交感以及心等穴位,先利用75%的乙醇对这些穴位进行消毒处理,把王不留行籽放至0.5cm×0.5cm的胶布中心,将其贴至患者的耳穴部位,保证穴位的正确和精准,并要求患者每天的早、中、晚要对相关穴位进行一次按壓,每次按压时间要保持在5分钟以上,持续三天进行更换,一个疗程为7天。

1.3 观察指标

利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来对患者的心绞痛疼痛程度进行评级,最高为10级,0级为无痛,10级为剧痛,级别的高低与患者的心绞痛疼痛程度成正相关,即级别越高,患者的心绞痛就越为严重。另外,还要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上的记录,并通过对比来分析两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的统计学分析,组建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观察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疼痛等级均优秀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学上将冠心病归类于“胸痹”、“心痛”等范畴,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正气虚弱、气虚血瘀、淤血集聚、气血不同等,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而导致了心悸、气短、胸闷及胸痛等症状,长久而为则形成了冠心病。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一般都会采取坚持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基本原则,给患者带来舒心的情志护理,平缓患者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化解其患病压力,避免出现因为较大的心情浮动而导致的心脏功能受损。同时,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对心绞痛的发作和程度有着显著的控制作用。除此之外,中医护理中对患者的穴位按摩,能够合理的发挥其化瘀顺气、改善血疲、调整阴阳以及疏通经脉的效果。另外,临床研究表明,中药熏洗对药物的吸收和作用的发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发挥补肾安神、调解肺腑、舒经活络的效用,配合耳穴埋豆,对病患的心脏功能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从而实现治疗的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冠心病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无论是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还是心绞痛的持续时间,或者是心绞痛的疼痛等级都明显更低,这说明中医护理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施行中医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成果,并且能够缓解病人的不安情绪,降低发病频率,真正的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值的在临床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林雁.冠心病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对预后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6):131-132.

[2] 蔡美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7):95-96.

[3] 王姝.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意义探究[J].当代医学,2017,23(10):163-164.

[4] 李立娟,张靖.中医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37.

[5] 孙晶.冠心病患者施行中医护理对预后的干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07):124-125.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