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带息肉围手术期嗓音训练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11-01吴俊叶高芳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4期

吴俊叶 高芳芳

【摘 要】

目的:研究探讨声带息肉围手术期嗓音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入院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声带息肉的手术患者。对照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手术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嗓音训练,比较两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在两个月后的嗓音障碍指数(DSI)、最长发声时间(MPT)、最高发声频率(FOmax)和基频微扰(Jitter)的指数。结果:实验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两个月的嗓音训练后,嗓音障碍指数(DSI)、最长发声时间(MPT)和最高发声频率(FOmax)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基频微扰(Jitter)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嗓音训练有助于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嗓音恢复,嗓音训练值得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嗓音训练;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4-083-01

随着生活中空气污染的加重、现在生活压力的增大,患有嗓音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对于一些专业用嗓的职业人群,发病率更高,长时间用嗓,造成声带水肿、粘膜充血等,长期的伤害会导致声带息肉的发生[1]。声音嘶哑是声带息肉最常见的病因,声带由上皮层、固有层和声带基层构成,声带息肉的发病原因是上皮层与固有层之间基底膜组织的增生性生长[2]。治疗声带息肉的常用方法是手术切除,同样治疗后嗓音的训练对临床疗效也很关键。在本次研究中,选取60例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讨论嗓音训练对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具体结果如下:

1 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与嗓音康复措施

1.1 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选取60例声带息肉围手术期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围手术期的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列为18/12,年龄在24岁至56岁,平均年龄是(41.48±4.13)岁,平均体重(61.13±2.14)kg,高中以上学历有16人;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4/16,年龄在26岁至67岁,平均年龄是(43.63±4.24)岁,平均体重是(63.67±1.76)kg,高中以上学历有18人。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大于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嗓音康复措施

1.2.1 对照组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健康饮食等。

1.2.2 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嗓音训练,患者每天坚持训练3到5次,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每次最多訓练15分钟,医护人员定期检查患者的嗓音状况。①患者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由鼻吸气,呼气时气流自然流出;②患者的两只手臂自然下垂,站立全身放松,用鼻深吸气,稍张口唇缓慢呼出,腹式呼吸时,吸气和呼气不宜太满;③患者打呵欠时候,叹出声音,注意咽喉打开以及喉下降的感觉;边咀嚼边发音;鼻吸气后缓慢吐气,发出水泡吹破的声音[3]。

1.3 临床观察数据

比较两组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最长发声时间(MPT)、最高发声频率(FOmax)和基频微扰(Jitter)的实验数据[1]。

1.4 统计学意义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最长发声时间(MPT)、最高发声频率(FOmax)和基频微扰(Jitter)的实验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四项实验数据均属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声带息肉的围手术期患者在DSI、MPT、FOmax和Jitter四个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最长发声时间(MPT)、最高发声频率(FOmax)均高于对照组,基频微扰(Jitter)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具体结果如下,见表1: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声带息肉的方法,手术治疗后,吸烟、用声过度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引起声带息肉的复发,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嗓音的训练可以减轻声带的损伤,降低复发的机率。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手术治疗的60例声带息肉的围手术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的治疗和嗓音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嗓音训练不仅减少复发率的发生,也有利于声带的恢复,两组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综上所述,嗓音训练在声带息肉的围手术期治疗中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屈凤勤,李海霞,李梅生等. 声带息肉围手术期嗓音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24(3):156-159.

[2] 曾晓. 嗓音训练对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恢复的疗效观察[J]. 山西医科大学,2016,6(5):3-17.

[3] 王小平,王杰,任红梅等. 自我管理教育对声带息肉发省训练患者嗓音康复的效果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21(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