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绿色旅游的新征程
2018-11-01施荣新
施荣新
摘要:气候极端化的今天,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应进一步将绿色旅游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环境生态的发展与利用,结合地方产业的绿色旅游,可以引导民众文化传承与自然生态培育的认知,深化公民对生活环境、生态保护的关心及参与程度。民众通过绿色旅游活动不仅能达到自觉维护区域的生态保护的积极效果,更能提高地区的经济收益,这是共赢的局面。面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产业升级的问题,应进一步打造绿色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创建绿色旅游的新征程。
关键词:生态观 绿色旅游 新征程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96-02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质意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哲学理念,以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趋向,以社会经济效益和价值为核心,注重生态系统的辩证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中又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成果。[1]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原则,顺应历史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努力迈向新的台阶。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他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平衡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在人与自然之间,真正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2]在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共产主义理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物质的最基本形式。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和新的人际关系将是人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如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的内涵,不仅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环境问题,而且是一种自觉认知能力,应在充分尊重生态理性和生态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在环境中,与环境一起发展。[3]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一种密切的伙伴关系,而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在新社会中,人与自然应是统一和谐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很难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很难是一个生态良好持续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人类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具有理性深度和主观能动性,不能脱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通过实践进入主体与客体之间。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成为人类生产实践的前提。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没有外在的知觉世界,什么也不能创造。”[4]这是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原始价值出发,将存在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用辩证思维分析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深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是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为核心,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基本原则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绿色旅游的发展演进
(一)绿色旅游的前身:生态旅游之理念勾勒
近年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发展下,绿色旅游在各地区兴起。生态旅游的主要内涵: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由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密切的关系,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包括自然环境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生态。[5]生态旅游是一种自主探索式的旅游模式,主要基于当地的自然历史与固有文化。生态旅游者一般选择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地方为对象,对野生动物或自然资源采取非消耗性使用。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更加了解自然生态及文化的奥妙,进而唤起游客的环境伦理与爱护之心。生态旅游强调在心态上关怀自然、尊重生命,注重环保并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态及人文特色。
对传统大众旅游而言,利益最大化是旅游业最终追求的目标,由于旅游业大力促销策略与恶性竞争,往往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大量游客拥入某旅游地区,削弱了游客游憩的体验,对旅游地带来的环境、文化冲击可能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单纯只追求经济上的效益,相较于生态旅游所采取多元的整合效益,传统旅游已不符合现今的旅游趋势。追求与自然环境维持平衡的生态旅游为游客及当地经营者带来正面的效益,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及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观念的兴起主要是因为两个观念的转变所导致的。首先,是在观光的供给层面上,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已是时代趋势,人们觉醒到只求发展不重环境生态,势必会造成人类未来无立足之地。其次,是在观光需求层面上的变化,人们开始对走马看花式的旅游越来越不感兴趣,而想成为主动出击的旅行家,进行所谓深度的知性之旅。他们不再喜欢被动接受式的安排,而喜欢到自然地区去探险,在旅途中接受知识和文化的洗礼,寻找新的游憩体验。以上两个现代趋势正促使生态旅游在各地蓬勃发展,甚至已成为许多国家观光发展的主流。
生态旅游是结合游憩与环境培育的新兴观光活动,将作为日后观光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国内生态旅游市场的潜在需求。可见国内游客对于崇尚自然、健康的旅游活动的需求有逐年增加的倾向,这可能与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休闲活动有关。生态旅游强调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游客到生态旅游地区享受自然环境,当地旅游地提供自我游憩活动来达到游客游憩的满意度,并逐渐发展成为生态旅游机制。从历史经验得知,游憩行为越强,影响生态问题也越多,因此观光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会造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生态旅游觀念源自人类环境伦理观的觉醒。因此,应将生态旅游的观念深植人心,进而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态及人文风情的关注度。
(二)生态旅游之深化:绿色旅游的新范式
绿色旅游是指有利于环境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服务,具有观光、休养、科学教育的功能。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少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实现资源高效低耗,实现对环境损伤程度最小的经济发展方式。[6]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旅游型态呈现多元化。旅游地点未必是自然荒野或乡村,城市观光也是旅游的主要选项。人类对温室效应的气候现象有深刻体会,节能减碳的呼声日渐高涨,绿色旅游也应势而生。绿色旅游与一般熟知的传统旅游有很大差别,绿色旅游更强调低碳、低污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型态。
传统旅游的旅行社为了获取更多收益,没有考虑到旅客旅行目的和感受。只有通过自由行,深入民间的村落,才能体会大自然的迷人之处,感受到乡村居民淳朴的民风。绿色旅游这种旅游形式更加美好,会不自觉让人沉浸在悠闲的乡野风光和愉悦的旅行氛围当中。绿色旅游的行为与生活的习惯息息相关,藉由实际行动而影响个人乃至群体的决策形态及国家政策的走向,是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是达成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推力。绿色旅游的影响积极深入,可作为地方经济活动的支柱。绿色旅游不仅可以协助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也可提高消费层次,将物质层面提高至精神层面。游客在观赏当地的生态景物时,潜移默化地亲近地方文化。只有亲身进入当地的人文生态,才可以真正接触地方的独特文化,这种源自于地方草根的独特吸引力,以独具匠心的方式植入人们心中。绿色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不仅唤醒了现代公民的责任,也提高了精神生活的层面。故绿色旅游在内涵形式上,是生态旅游的深化。
(三)绿色旅游的新契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协同耦合
在旅游时,当地的特产会激发旅客了解当地历史传统文化的兴趣。人文美感在过去讲求经济功能,较少考虑到文化价值。而当今人们对于“人性”“美感”的需求有很大提升,这种生活美学反映在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从消费市场的角度思考,文化产业和绿色旅游的结合,可以创造更高的收益价值。将两者具有知性体验形式的消费形态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塑造了一种新的产业形态。
传统模式的消费市场,只是去满足消费者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应发展绿色旅游来提升旅游者的品位,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求,创造出高附加价值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为绿色旅游注入新活力。[7]对当地居民而言,应倡导消费者秉承绿色生活的消费机制与态度。用生态基础建设来营造生态城市、了解本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时,也可以激发出他们保护这些资源的动力,重视新型绿色经济与消费的倡议。对于旅游业者而言,应着重在旅游环境的基础建设和效能上有所提升,加强旅游业者的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产业创新,推进绿色服务促进转型的发展方式。
三、结语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全面变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是人类从主观意识外化为客观世界的表现。积极改善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发展战略,开展绿色旅游活动,平衡经济与生态的关系,迈上绿色旅游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潘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15-07-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5]鐘林生,马向远,曾瑜皙.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6(6):679-690.
[6]邹统钎.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43-47.
[7]金岩.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5-68.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