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时代的“新工匠”
2018-11-01崔虎张明珠
崔虎 张明珠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表现为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关系,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本文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工匠”中的历史使命,从学校、教师和班主任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新工匠”的途经。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 历史使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131-02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1]这便是对“工匠精神”内涵之“敬业”最早的阐释。随着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工匠精神”,这个词再次成为热门。
一、浅析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启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品质革命”。高品质的产品源于具有“工匠精神”的伟大企业,而企业发展,人才先行,要培育伟大企业的“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2]
这里的工匠精神从本质上看属于职业精神和职业修养的范畴,是从业人员拥有的一种意志取向和行为追求,是从业过程中对工作的态度表现。“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也是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需要。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工匠”中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高职教育规模也在快速扩大。相应的,教育中出现了过度追求技术训练而忽视文化素质培养的现象,将高职教育变成培养流水线上服务于生产、没有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劳动工具,却忘记了技能人才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理想追求,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以这样的理念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对企业、对行业的热情与信念,致使企业缺乏持久的活力,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的提高。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它的任务是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事一线生产服务的高等级应用技能人才,它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更要提高技能人才在未来社会中的精神修养和信念水平。[3]
因此,高职教育在适应当前培育“新工匠”的时代需求下,应着力弥补之前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侧重对学生思维观念和意志信念的培养。学校应明确自身所承担的重要使命,把学校的发展需求、社会国家的发展需求、时代的需求融入日常教务工作,尽自己之力助推新时代“新工匠”的养成事业。
三、高职院校培养“新工匠”的途经分析
(一)学校要为学生营造“新工匠”的成长氛围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它的教育模式具有特殊性,将“工匠精神”在职业中的体现引入学校教育,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必备条件。
为此,高校可从实践活动和人文环境的营造两方面来努力。实践活动方面,学校可定期举办行业技能大赛,邀请校外行业优秀技师、专家点评,并亲身展示精湛技艺,用超高的工艺水平震撼学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进而树立起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信心和自豪感。
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学校可在校园内树立古今有代表性的能工巧匠的雕像和图片,并附他们的简介,侧重强调其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秉持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实训室、教室、走廊的墙壁上可以悬挂或张贴相关行业著名的高级技师的工作照和事迹介绍;在校园网站和校报开辟专栏介绍“工匠精神”和一线工人的先进事迹,用行业中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事迹感染学生,全面营造“新工匠”的成长氛围。
(二)教师在教学中助推“工匠精神”的养成
“工匠精神”的内涵核心是实践,因此高职教育中培育“新工匠”的核心也在教育教学实践。高职院校各专业活跃在一线的实训课程教师承担着践行培育“新工匠”的使命。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言传身教,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展示平台。
在专业实训课中,教师可以将国家和省技能大赛成果引入实训教学中,将大赛中的精品成果作为作业和标本,让学生去试制作,在细节上不断引导学生把每一个工件都当作艺术品来做,当作人生中最得意之作来做,进而养成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核。
(三)班主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导“工匠精神”深入生活
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运行,因此在培育“新工匠”事业中的地位非常关键。为更好地践行使命,班主任可在班级开展有关“工匠精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举行有关“工匠精神”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等节目,用多种媒体结合,形成 “工匠精神”的养成氛围,使学生接受“工匠精神”的洗礼。同时,及时组织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和视听体会,坚定学生成为“新工匠”的信念。
四、结语
新的时代,中国的腾飞还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坚持“精益求精”的追求,坚定敬业爱岗的信念,坚持脚踏实地的实践,更需要高职院校的各位同仁们为未来中华之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论语(颜渊篇第十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2]徐伟.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2):63-65.
[3]林杰.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2):196-19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