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小“微课” 实现大作为
2018-11-01黄艳芳
黄艳芳
摘 要:合理地利用微课对有效破解“图形与几何”这一教学难题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具体探索了微课在低年段“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微课能使抽象的“图形与几何”变得直观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微课;低年段;“图形与几何”
一、微课让“图形与几何”更直观
“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知识是十分抽象的,低年段的学生因为操作少、空间观念淡、想象能力差导致在学习中有阻碍。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学生基于大量直观的观察、视觉感知后,学习“图形与几何”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微课的直观演示,把角在实物中抽象出来并动态显示角的各个组成部分。微课也在旁白讲述:“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让学生经历角的形成过程,这样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上升到数学的“角”,对角的认识就上了更高的层次。这样的微课学生不仅能看到文字和动画,还能听到声音。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通过使用微课,把抽象的角变成直观的角,学生更容易掌握。
二、微课让“图形与几何”更简明
“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知识具有抽象性,重点、难点是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的障碍。每节微课只聚焦“图形与几何”里面的一个或者两个学习点,内容少。因此,我们可以将重难点设计成微课,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例如,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中的例2中——房子的移动。教材呈现的一幅静态的、小房子图形运动后所形成的画面。通过小精灵的问题,让学生判断那几座小房子图形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是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头脑中模拟小房子图形曾经发生的平移。但这是学生接触平移的新课,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表象。在这里我让学生先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房子学具先动手移一移,然后再播放微课,让学生体现到平移除了可以上下、左右移动,还可以斜着移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平移时图形的大小方向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因为有了微课,整个知识点变得更加简单明了,通过微课的播放,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与几何”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微课让“图形与几何”更有趣
“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知识是十分抽象的,对于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欠缺的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成了学习的阻碍。同时,低年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等种种原因致使课堂效率不理想。微课的时长较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微课一般以视频为主,用动态的情境(有趣的动画、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的概念,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微课的一开始,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出来,微课旁白:“小兔子最喜欢做运动了,今天它要练习跳远,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样跳这条线段的?第一次它是一段一段的跳,它跳了几次呢?第二次它是两段两段的跳,它跳了几次呢?第三次它是三段三段的跳?它又跳了几次呢?”通过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怎样有序的数线段,如一段一段的数有几条,两段两段的数有几条,三段三段的数有几条等等合起来一共有几条,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数线段的规律和方法。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数段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数线段的方法就更加抽象了。用兔子的跳动贯穿在整个数线段的过程,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给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增添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微课的播放让学生观察兔子跳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从无序到有序,从遗漏、重复到不遗漏不重复,学习数线段的方法,巩固数线段的技能,同时让学生对“图形与几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四、微课让“图形与几何”更生活化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對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难学。微课能有效地给学生呈现出“现实的”地生活材料,使学生在现实问题与生活的情境感知下体会“图形与几何”。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与几何”就在生活中,为空间观念打下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平移与旋转》这一课中,它是物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思维难度大,单凭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新授课时插入微课,通过微课的镜头突出平移与旋转不同的运动特点,配上标注,帮助学生区分平移与旋转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物体有两种运动现象这一教学难点时,通过微课播放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火车的行驶是平移现象,但是火车的轮子转动是属于旋转现象,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平移或者旋转,这些问题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但又在数学学习中要重新审视和加工的。通过微课的使用,将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再一次感悟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微课可以以互联网为依托,让学生的学生更加自由。教师可以将微课发布在自己班的微课掌上通的班级圈里,或者是班级的微信圈里,只要学生不懂就可以进行学习,而且还不限定学习的次数。只要对这个知识点不清楚就可以进行反复的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微课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微课的使用让低年段的“图形与几何”更加直观易懂,使学生的精神能高度集中,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堂的授课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3]岑健林,胡铁生.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形势[J].教育信息技术,2013(4):19-21.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数育研究,2011(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