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8-11-01苏庆义

当代经济科学 2018年4期

苏庆义

摘要: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分割;区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8(04)-0101-12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直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2013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可与此同时,中国地域广阔,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虽然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有明显改善,但差异依然明显。比如,从省级人均GDP来看,2013年人均GDP最高的天津是最低的贵州的4.35倍①。如果以最为常用的基尼系数②来衡量中国省际发展差距(见图1),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整体呈现缩小趋势,90年代则又不断拉大,进入21世纪以来又有缩小的趋势。尽管2013年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但该年的基尼系数仍然明显高于0.128这一临界值[1]。③

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于挑战而言,地区间收入差距是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2-4],而收入不平等往往会导致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还不利于经济增长,影响人们的健康,抑制内需、增加贫困[5-8]。另一方面,削减地区间收入差距也能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提速,使其发挥后发优势。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增速的持续稳定,从而使中国拥有独特的雁阵发展模式[9]。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措施致力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党中央和国务院还推出了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十八届三种全会还指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为了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还是为了帶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发展更加平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不平衡”自然包括中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无论是从研究还是从政策应用的角度来看,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关键一步是探究不平衡的来源。只有深入理解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因此,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来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相比已有文献主要做出如下三点创新:(1)在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内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目前,只有极少数文献研究了市场分割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且要么是仅仅提出思想、要么是采用计量分析,本文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科学地探究了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2)本文采用了区际贸易的视角来研究该问题。现有文献往往将中国各个地区看成互相割裂、没有关联的空间单位,而忽视了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区际贸易)。本文建立的模型充分考虑了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生产和消费关联。(3)本文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估算出各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地理距离对区际贸易成本的影响,从而得到双边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现有估算中国地方保护程度或区际贸易成本的文献往往采用垄断竞争的框架,本文完全竞争的框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市场分割程度。

本文余下内容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梳理已有的代表性文献;第三部分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第四部分介绍参数设定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五部分得出各地区的竞争力、技术水平、地方保护和区际贸易成本;第六部分是数值模拟,通过情景分析研究市场分割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和技术差异对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二、文献综述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在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因素中,要素禀赋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差异受到的关注最多。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类似于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而国家间发展差异是经济增长核算的重要议题。经济增长核算认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TFP是导致国家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10]。在研究中国地区间发展差异时,许多文献也强调了这些因素的影响。蔡昉等[11]认为人口密度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且并不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董先安[12]则认为人口增长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高连水等[1,13]认为物质资本禀赋差异是造成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董先安等[12,14]则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李静等[15]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得出TFP是解释中国地区间发展差异的最重要因素。

制度也是导致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念中,特别强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寻找到制度的合适工具变量之后,方颖和赵扬[16]证实了制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吴一平和朱江南[17]通过研究发现,反腐败是解释中国县际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韦倩等[18]认为市场因素在沿海地区的崛起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开放背景下,对外开放因素也会引致中国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蔡昉和王德文[19]从比较优势的角度阐释了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成因,万广华等[13,20]则分别探究了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显著正向影响。魏浩[21]重点研究了进出口和引进外资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王怀民和李凯杰[22]进一步认为加工贸易是导致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还有其他导致地区间发展差异的因素,如政策、地理、发展战略、工作岗位等。Démurger等[23]系统地研究了政策和地理因素在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林毅夫和刘培林[24]则认为各地区实施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彭国华[25]认为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根源在于东部地区引入了相对更多的高技术型工作岗位。

相比之下,强调国内市场分割影响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文献屈指可数。市场分割可以区分为商品市场分割和要素市场分割。Young[26]提出了市场分割会导致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思想,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蔡昉等[27]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陆铭和陈钊[28]则认为低程度的商品市场分割反而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以上两篇文献均没有理论模型的支撑。

由此可见,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成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并不否认现有文献对各种因素均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研究,而是认为已有研究忽视了市场分割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

相比以往文献采用的计量分析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地研究商品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尽管学者们对中国市场分割程度的演变趋势尚存争议,但均不否认中国现阶段仍存在较高程度的市场分割,如Eberhardt等[29]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中国各地区仍存在严重地方保护的结论。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并在近年来引起许多国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如Atkin等[30]对发展中国家内部贸易成本的研究、Tombe等[31-32]对加拿大市场分割的研究。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认为市场分割会导致中国各地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而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

和本文研究思路相近的两篇文献是Waugh等[33-34],不过这两篇文献均是国别分析。并且Waugh[33]中的模型只有中间品可以贸易、最终品不可流动,本文模型中的最终品和中间品则均可流动。Hepenstrick等[34]则采用了垄断竞争的分析框架,本文是完全竞争分析框架。

三、理论模型

本文的理论模型建立在Eaton等[33,35]的基础上,在Eaton等[35]的基础上引入资本这一生产要素,从而拓展了Waugh[33]的模型中最终品不可贸易的约束。Eaton等[35]中有一个多国多产业李嘉图模型,通过引入生产率服从Fréchet分布,成功地拓展了Dornbusch等[36]的兩国多产业模型。本文模型假设中国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但中国内部各地区之间存在区际贸易,进而将研究集中在中国的地区经济。区际贸易成本的大小可以衡量(商品)市场分割的程度。

五、地区竞争力、技术水平和区际贸易成本

对于式(18)的估计方法,Waugh等[33,35]都有论述。Waugh[33]指出,无论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还是其他估计方法,对估计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因此,我们借鉴Waugh[33]采用了OLS进行估计。在估计时,我们也检验了方程是否存在异方差问题,经检验,并不存在异方差。

计量回归结果见表1,双边距离的系数是正值(0.172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符合预期。这说明随着距离的增加,双边贸易成本将显著增加,从而抑制区际贸易。双边地区是否临界虚拟变量的系数是负值(-0.0540),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也符合预期。这说明相邻地区的贸易成本要低于非相邻地区,从而促进区际贸易。下面分别介绍本文关注的三个重点估计系数:地区竞争力、地方保护程度和绝对技术水平。

(一)地区竞争力

在估计式(18)时,如果将所有省区市的进口和出口固定效应都包含进去,会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以北京为基准进行估计,将北京的出口固定效应删除。表2列出了30个省区市的Si。由于较大的Si意味着出口产品到其他地区的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将Si看作各个省区市的出口竞争力[35]。

根据Si的定义,竞争力是由技术水平、工资和资本回报率共同决定的。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一定意味着更强的竞争力,相反,低技术水平地区也可能因为较低的工资或资本回报率而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不一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也可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需要看技术水平、工资和资本回报率的合力。估计结果表明,劳均收入和竞争力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26。

比如,2007年劳均收入高于北京的省区市有9个,这9个省区市中,既有竞争力排名第1位和第3位的天津和新疆,也有排名第27位和30位的辽宁和山东。而劳均收入低于北京的省区市中,既有竞争力排名第2位和第4位的陕西和宁夏,也有竞争力排名第28位和第29位的海南和湖北。

(二)地方保护程度

mn代表了地方保护程度,mn越大,该地区进口的贸易成本越高,从而对其他地区构成较高的出口贸易障碍。现有文献在估计中国的地方保护时,一般很少细分到省级,而且往往采用垄断竞争的估计框架,本文基于完全竞争的估计框架得出了中国各省区市的地方保护水平,能丰富我们对中国地方保护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为更加科学地看待我们对地方保护程度的估计,最好分析各省区市的相对地方保护程度。

从估计结果来看,劳均收入越高的省区市往往也拥有较低的地方保护程度,即经济越发达,地方保护水平越低。劳均收入和地方保护水平的相关系数是-0.51。如地方保护程度最低的省市是广东、河北、上海和天津等,地方保护程度最严重的是江西、青海和海南等省份。这并不难理解,经济越发达的省区市,经济往往越开放,产业竞争力往往也越强,一般较少拥有实施保护政策的动机。而经济落后的省区市,希望通过实施保护政策来扶持本地产业,从而带动本地增长和就业。

(三)绝对技术水平

Ti代表了地区的绝对技术水平,根据模型设置,Ti越大,则该地区各产业的平均生产率也越高。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技术水平越高。我们对Ti的估计证实了这一点。劳均收入和技术水平的相关系数高达0.85。技术水平最高的天津、上海和吉林都拥有较高的劳均收入,技术水平最低的江西、海南和四川的劳均收入都很低。

当然,上述对地方保护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分析建立在劳均收入是外生变量的基础上。事实上,根据我们的模型,地方保护水平和技术水平这两个变量都是外生的,因此,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地方保护影响了劳均收入(不利于收入水平的提升),技术水平越高则收入水平越高。地方保护和技术水平都通过影响劳均收入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这就是我们在下一部分将要讨论的主题。

(四)区际贸易成本

根据估计得出的系数,可以计算冰山成本形式的区际贸易成本,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了解中国市场分割的情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上我们将市场分割定义为区际贸易成本大于1的情形。由此定义可知,市场分割的原因除通常认为的地方保护外,还包括空间距离和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这正是上文分析的基础。结果表明,尽管各省区市出口到其他省区市面临区际贸易成本的最小值并不大,普遍在2左右,但是各省区市出口面临较高的平均贸易成本,均高于4。青海出口到海南甚至面临超过17的冰山贸易成本。在各省区市进口的贸易成本方面,沿海地区普遍低于内陆地区。贸易成本低于3的省市是天津、河北、上海、广东和陕西。

六、市场分割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值模拟

在计算出所有的外生参数和变量之后,本文将在这一部分重点探讨市场分割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首先,对基准情形下模型得出的勞均收入与实际劳均收入进行比较,以便验证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力;其次,研究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再次,研究要素禀赋差异和技术水平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后,简要讨论市场分割、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机制;最后,进行稳健性分析。

(一)比较基准模型的劳均收入和实际劳均收入

我们的基准模型是指,外生参数采用了实际数据计算或回归得出的数值,然后基于已经建立的模型和这些外生参数计算出各省区市的劳均收入。将北京的劳均收入标准化为1,可以对基准模型得出的劳均收入和实际劳均收入进行比对,以验证本文模型的解释力。图2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散点图。通过该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些点基本分布在45度线两侧,因此,本文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同样可以看出,在实际劳均收入较低时,估计出来的劳均收入往往较高;在实际劳均收入较高时,估计得出的劳均收入往往较低。因此,我们的模型可能低估了地区间收入差距。通过计算二者的基尼系数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基准模型得出的基尼系数和实际基尼系数分别是0.1781和0.2539,基准模型的基尼系数是实际基尼系数的70.15%。

很显然,任何模型都不可能完全解释现实,本文建立的模型也不例外。幸好,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只需要在变动市场分割程度时,研究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动即可。因此,下面的分析主要以基准模型得出的基尼系数为基准。

(二)市场分割与区域发展不平衡

1.市场分割的重要性

为了阐明市场分割对现有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性,我们考虑如下初始情景达到基准情景的过程:

在初始情景下,不存在市场分割(即不存在区际贸易成本)、各地区资本禀赋相同(最低水平)、各地区技术水平相同(最低水平)、各地区不存在收入差距。然后,各地区间开始存在市场分割,从而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由于积累资本的能力不同而拥有不同的资本丰裕度(各地区拥有自身真实的资本禀赋),从而地区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各地区又由于拥有不同的资本禀赋进而不同的研发投入而拥有不同的技术水平(真实的技术水平),即达到基准情景。

表3表明,在仅存在市场分割时,基尼系数是0.0650,占到基准情形基尼系数的36.50%。在引入要素禀赋差异后,基尼系数上升到0.1283,从而得到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基尼系数为0.0633,占基准情形基尼系数的35.45%。剩余的0.0498可以视为技术差异导致的基尼系数,占基准情形基尼系数的比重为28.05%。上述分析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三者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但至少说明在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因素中,市场分割是和要素禀赋、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

2.情景分析

商品市场分割的原因来自两方面:地方保护和地理距离导致的运输成本。地方保护程度越高,意味着市场分割越严重;在同样的距离下,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也能降低市场分割,即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能降低市场分割。为便于全面理解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分别探讨了降低地方保护程度和降低地理距离引起的贸易成本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

为便于研究,我们根据基准情景得出的劳均收入高低将各省区市分为三组:最低的10个省区市为低收入组(落后地区);中间的10个省区市为中收入组(中等收入地区);最高的10个省区市为高收入组(发达地区)。研究地方保护时,我们设定如下7种情景(见表4):

情景1: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都降低为该地区的最低水平;

情景2:中等收入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都降低为该地区的最低水平;

情景3:发达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都降低为该地区的最低水平;

情景4:情景1+情景2;

情景5:情景1+情景2+情景3;

情景6: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都降低到中等收入地区的最低水平;

情景7:落后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都降低到发达地区的最低水平。

对于地理距离导致的贸易成本而言,系数δ表示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贸易成本增加的幅度。如果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则该系数将会降低,从而有利于降低区际贸易成本。为此,我们分别设定情景1—情景4,使得该系数分别下降5%、10%、20%和30%。

首先分析各种情景下降低地方保护水平是否有利于削减地区间收入差距(见表5)。模拟结果表明,降低地方保护能有效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只是缩小的幅度不同。唯一的例外是单独降低发达地区地方保护水平的情景3,此时地区间收入差距反而扩大。情景7中,在所有省区市的地方保护程度都降低到最低水平后,基尼系数削减的幅度最大,能使基尼系数降低65.61%。退而求其次,在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地方保护水平都降低到中等收入地区的最低水平后,也能大幅降低基尼系数(情景6)。其次是情景1和情景4,即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水平,或者再加上降低中等收入地区的地方保护水平。如果考虑情景5,即在情景4的基础上再降低发达地区的地方保护水平,则削减基尼系数的幅度要降低。降低基尼系数幅度最低的是情景2,即单独降低中等收入地区的地方保护水平。

根据上述分析,一般而言,在运用降低地方保护程度削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政策时,单独降低落后地区地方保护水平的效果要好于单独降低中等收入地区或者发达地区。同时,为提升政策效果,在同时对各个地区实施降低地方保护的政策时,应使落后地区地方保护水平的下降幅度高于中等收入地区和发达地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降低发达地区的地方保护水平,反而会拉大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通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降低市场分割程度时,模拟结果(见表5)表明,这确实能起到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当δ下降30%时,基尼系数能下降11.18%。

上述分析表明,市場分割确实影响了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降低市场分割能有效削减地区间收入差距。

(三)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与地区间收入差距

在对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之后,为便于全面理解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我们也同时模拟了通过提升落后地区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降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政策效应。借鉴对地方保护的情景分析,我们也设置类似的7种情景:

情景1:落后地区的资本禀赋(技术水平)都提升为该地区的最高水平;

情景2: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技术水平)都提升为该地区的最高水平;

情景3:发达地区的资本禀赋(技术水平)都提升为该地区的最高水平;

情景4:情景1+情景2;

情景5:情景1+情景2+情景3;

情景6: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技术水平)都提升到中等收入地区的最高水平;

情景7:落后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发达地区的资本禀赋(技术水平)都提升到发达地区的最高水平。

1.要素禀赋

模拟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情景都能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情景3和情景5反而拉大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这说明,如果不能在提升发达地区资本禀赋的同时大幅提升落后地区的资本禀赋,反而会拉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此外,和地方保护不同,并不是将所有省区市的资本禀赋都提升到最高水平就能最有效地削减地区发展差距,反而是将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都提升到中等收入地区的最高水平能最有效地削减地区差距。其中的原因是,提升发达地区资本禀赋,拉大了这些地区同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收入差距。最后,单独提升落后地区或者中等收入地区资本禀赋或者同时提升二者资本禀赋都能有效降低地区间收入差距。

2.技术水平

和资本禀赋类似,并不是所有情景都能降低地区间收入差距。唯一的区别是,在将所有地区技术水平都提升到最高水平后,地区间收入差距削减幅度最大。

上述分析表明,从削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视角来看,在运用提升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的政策手段时,应谨慎而为。政策手段应该主要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从而使得这些地区有能力追赶发达地区,从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四)影响机制

在分析完市场分割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市场分割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机制是什么?从直观上来看,在我们的模型中,驱动区际贸易的因素主要是技术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在降低市场分割程度后,落后地区出口和进口更加容易,可以将生产资源集中在高生产率的产品上,从而提升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借鉴Waugh[33],我们可以推导出:

可以看出,地区劳均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即经济增长核算中的TFP和资本禀赋。全要素生产率又受到地区绝对技术水平和本地区消费当地产品占总支出的比例的影响。降低市场分割通过影响Xnn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地区n降低本地区地方保护水平或者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化后,区际贸易更加便利从而地区更加开放,在本地区产品上的支出比例将降低,消费其他地区的产品增加。上述机制使得该地区测得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可以追赶发达地区,使得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

(五)稳健性分析

可能影响本文分析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1)系数θ的选择;(2)在估计式(18)时,出口固定效应选择以北京为基准;(3)计算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选择。下面对此逐一分析,以验证本文结果的稳健性。

系数θ的选择确实会影响技术水平和地方保护程度的计算,从而影响基准模型中各省区市的劳均收入和基尼系数。但是,这只会影响本文模型对现实劳均收入的解释力。本文的数值模拟都建立在基准模型解出来的劳均收入的基础上,是在这一基础上的相对变动,因此这不会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在估计式(18)时,为了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选择了以北京为基准进行回归。事实上,可以任意选择基准省区市,而不影响各省区市的相对技术水平和地方保护程度。这同样不会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

计算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有多种,一般使用相对指标进行测度,比如本文使用的基尼系数是最为常用的指标。此外,相对指标还包括广义熵指数(Generalized Entropy,GE)、泰尔-L指数、泰尔-T指数、对数方差、Atkinson指数、变异系数等。这些指标并没有好坏之分,很难对其进行选择[7]。但是本文的分析旨在探讨市场分割(资本禀赋、技术差异)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无论使用何种指标,其基本结论是不变的。因为,在政策模拟时,降低落后地区的市场分割、提升落后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都使得这些地区的收入水平逼近发达地区,从而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七、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现阶段,中国仍存在较大程度的国内市场分割。基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有要降低市场分割的各种提法,如要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反对地方保护”“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等。毫无疑问,市场分割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市场分割的一个具体影响,即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这也是现有文献在研究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时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研究市场分割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独特视角,在Eaton等[35]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先基于模型估计出各地区地方保护程度和绝对技术水平,随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估计结果表明,经济越发达的省区市,地方保护程度往往越低、技术水平往往越高。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确实能有效削减地区间收入差距。其中,在采取降低地方保护程度的政策时,应注意大幅削减落后地区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一般而言,降低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也能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但并不总是如此。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主要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很显然,本文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政策价值。一方面,本文评估了各种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政策效果,从而为政策实施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开始告别高速增长,降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提升落后地区经济增速的过程,从而带动中国经济整体增速,进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连水. 什么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基于1987—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1): 130-139.

[2] 赵人伟, 李实, 李思勤.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 [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

[3] 陈宗胜, 周云波. 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4] 李实, 史泰丽, 古斯塔夫森.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 [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 Wan G, Lu M, Chen Z. 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6, 34(4): 654-667.

[6] Li H, Zhu Y. Income, income inequality, and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6, 34(4): 668-693.

[7] 万广华. 不平衡的度量與分解 [J]. 经济学(季刊), 2008, 8(1): 347-368.

[8] 万广华. 中国的反贫困: 仅有高经济增长够吗? [R]. 联合国发展经济学研究院政策简报, 2008(4): 18.

[9] 蔡昉, 王德文, 曲玥.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经济研究, 2009(9): 4-14.

[10] Caselli F. Accounting for crosscountry income differences [C]∥ Aghion P, Durlauf S.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Amsterdam: Elsevier, 2005: 679-741.

[11] 蔡昉, 王美艳, 都阳. 人口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 [J]. 浙江社会科学, 2001(6): 12-16.

[12] 董先安. 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 1952—2002 [J]. 经济研究, 2004(9): 48-59.

[13] 万广华, 陆铭, 陈钊.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 来自中国的的证据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5(3): 17-26.

[14] 温娇秀. 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研究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8): 47-51.

[15] 李静, 孟令杰, 吴福象.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 要素积累抑或TFP [J]. 世界经济, 2006(1): 12-22.

[16] 方颖, 赵扬. 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 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经济研究, 2011(5): 138-148.

[17] 吴一平, 朱江南. 腐败、反腐败和中国县际收入差距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2): 29-39.

[18] 韦倩, 王安, 王杰. 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 市场的力量 [J]. 经济研究, 2014(8): 170-183.

[19] 蔡昉, 王德文. 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5): 41-54.

[20] 王丽娟.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J]. 世界经济研究, 2005(9): 41-47.

[21] 魏浩. 对外开放与中国29省市间收入差距: 1985—2007年 [J]. 世界经济研究, 2009(11): 3-7.

[22] 王怀民, 李凯杰. 加工贸易与地区收入差距 [J]. 世界经济研究, 2010(8): 45-49.

[23] Démurger S, 萨克斯, 胡永泰, 等. 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 [J]. 经济研究, 2002(9): 14-23.

[24] 林毅夫, 刘培林.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J]. 经济研究, 2003(3): 19-25.

[25] 彭国华. 技术能力匹配、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差距 [J]. 经济研究, 2015(1): 99-110.

[26] Young A. The razor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115(4): 1091-1135.

[27] 蔡昉, 王德文, 都阳.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1(2): 4-14.

[28] 陆铭, 陈钊.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经济研究, 2009(3): 42-52.

[LL]

[29] Eberhardt M, Wang Z, Yu Z. From one to many central plans: Drug advertising inspections and intranational protectionism in China [R]. Hull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2014.

[30] Atkin D, Donaldson D. Whos getting globalized? The size and nature of intranational trade costs [R]. Yale University and MIT, unpublished mimeo, 2013.

[31] Tombe T, Winter J. Internal trade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anada [R]. University of Calgary, unpublished mimeo, 2013.

[32] Agnosteva E, Anderson J E, Yotov Y V. Intranational trade costs: Measurement and aggregation [R]. NBER Working Paper, No. 19872, 2014.

[33] Waugh M 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come differenc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5): 2093-2124.

[34] Hepenstrick C, Tarasov A. Trade openness and crosscountry income differences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5, 23(2): 271-302.

[35] Eaton J, Kortum S. 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 [J]. Econometrica, 2002, 70(5): 1741-1779.

[36] Dornbusch R, Fischer S, Samuelson P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and payments in a Ricardian model with a continuum of good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5): 823-839.

[37] 劉卫东, 等. 中国2007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8] 单豪杰.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 1952—2006年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0): 17-31.

[39] 孙辉, 支大林, 李宏瑾. 对中国各省资本存量的估计及典型性事实: 1978—2008 [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10(3): 103-116.

[40] 邢春冰, 贾淑艳, 李实. 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J]. 经济研究, 2013(11): 114-126.

[41] Simonovska I, Waugh M E. The elasticity of trade: Estimates and evidenc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4, 92(1): 34-50.

责任编辑、校对: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