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2018-11-01游兴福
游兴福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提问中提问形式机械、问题难度把握不当、启发式提问缺失的现状,作为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分析提问存在的问题,把握提问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2-0140-01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强化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当通过科学有效的提问,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数学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不少问题,如提问形式机械、难度把握不准、启发式提问缺失,这种机械的提问现状,难以实现“有效提问”的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提问现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对策。
1.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1.1 提问形式过于机械。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始注重课堂提问。但是,在教学提问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提问经验,或者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课堂提问方式过于机械。有些教师在提问中过于频繁,使得整个课堂都是在一问一答式的过程中完成。这样的提问模式,不利于学生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提问的一大问题。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提问教学来讲,是要讲求艺术性的。
1.2 对问题难度的把握不准。对于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来讲,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需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太难,则学生不能回答,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太容易,则学生会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对于不同的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应当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当具有挑战性,而成绩稍差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提问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并没有把握好难易程度,从而使得课堂提问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1.3 “启发性”提问缺失。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都是“一问一答”式,教师所提的问题往往缺乏技术含量,“问题”答完了,就结束了,缺乏有效的启发式提问。其实,在课堂教学提问的过程中,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思考的,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提问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课堂提问的运用。
2.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对策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如何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的现实意义与教学意义。只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才能保证小学生轻松快乐地接受小学数学知识;只有啟发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才能体现新一轮素质教育课程改革。
2.1 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的启发性。所谓启发性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式提问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智力。问答式提问,只能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小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
2.2 提问具有针对性。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从前面分析我们知道,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问题太难,会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年龄较少,在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上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能太难。但是,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太容易,则会失去问题的挑战性。总之,对于提问来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难度,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以促进小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提升。
2.3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来实现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问题情境,尽量使用图片、演示等具体的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在参与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趁热打铁,由兴趣引出问题,及时引导和答疑,让学生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4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提问过程中,对于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能过早地给予学生提示或者给予学生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做法无疑于越俎代庖。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提问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当前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的现状,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标准,不断创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发展。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华.有效提问提高兴趣———论如何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导学,2014,(11).
[2] 王黎黎.例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4,(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