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科学文献的结构性缺陷

2018-11-01夏侯炳

图书馆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参考文献检索论文

夏侯炳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检索期刊编辑总则》(GB /T 3468—1983)、《文摘编写规则》(GB /T 6447—1986)、《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1987)等国家标准的出台,我国的文献标准化工作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10年该领域又推出一大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旨在实现我国科学文献结构的规范化,并实现与国际通行做法的接轨。但是,发展很不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行业习惯于传统格式,有的整个行业数十种期刊论文无一符合文献标准化的要求。近年来,笔者编写规范的多篇论文在某刊物发表以及收入《〈汉语大词典〉修订论集》和《中国索引学论文集》时,依然被编辑部删掉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则被改为页脚注。事实表明,我国科学文献的辅文缺位或失范等结构性缺陷问题,尚须有关各方加大研讨、提倡的力度,方有可能普遍推行规范化的科学文献结构。

1 科学文献的规范结构

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家标准局1987年5月5日批准实施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指出:“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也适用于“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可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是统一科学文献的撰写和编辑的规范性文件。科学文献包括论文和专著:前者细分为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后者细分为学术专著和教科书。笔者讨论科学文献的结构,以《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为准。

1.1 标准的科学文献结构范式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科学文献的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科学文献的构成

表1说明,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是科学文献必需的要件。由于国家主管部门于2008年11月3日正式发布了《索引编制规则(总则)》(GB/T 22466-2008)并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从此索引也由“必要时”编制而变成科学图书必备的要件。另外,从与国际接轨出发,从文献计量研究的需要出发,作者简介也应当成为科学文献的要件。在科学文献中,与包含引言和结论在内的文献正文相对应,摘要、关键词、致谢、参考文献表、索引和作者简介可统称为辅文。本文所讨论的结构性缺陷,系指辅文的缺位或失范。

1.2 结构规范化的必要性

之所以需要对科学文献的撰写和编辑格式做出硬性规定,主要是适应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第一,文献结构规范化有利于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当今信息时代,普遍采用电脑和网络收集和加工海量的科学文献。如果文献格式一致了,机器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各个要件的位置,识别、复制、转移、集成均快速方便。个人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术动态也有赖于此。如运用参考文献追溯法查找资料时,就必须利用书末或文后的参考或引用文献列表。不必利用任何检索工具,从参考文献列表得到一批文献后,又进一步追踪它们所列参考文献,如此滚雪球似的查下去,即可不断扩大检索线索、获得大批参考文献。第二,文献结构规范化有利于文献信息的检索利用。无论是中文检索工具书还是外文检索工具书,无论是CNKI、维普、万方还是别的网络检索系统,一般都设计了作者、主题、关键词、题名、刊物等检索途径,在选择文献前还可以浏览论文摘要的内容。如果缺少其中一项,该论文就少了一次被选中、被利用的机会。如:没有署名的会议消息、书讯之类,就无法从作者途径检索;缺少关键词的论文,用关键词检索时就失去被利用的机会;缺少摘要的论文,系统就不得不用正文的开头文字填充,从而影响对全文内容的准确揭示和把握。第三,文献结构规范化有利于文献信息的交流传播。“信息爆炸”使科研人员再也不能单纯依靠简单的交流渠道来实现信息交流,而必须借助科学交流系统。编制文摘、题录、索引等检索工具,开展综述、述评撰写等情报活动,组织国内外科学文献交流,这些新的交流渠道和交流手段均有赖于文献结构的规范化[1]。如一部由110部分志组成的某省省志,如果有的分志有索引,有的缺位,在为整套志书编制索引分卷时就会产生内容的缺失。

2 我国论著的结构缺陷

我国科学文献在结构上长期存在的普遍缺陷表现为只顾主体不及其他,要件缺位或著录失范成为常态,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书后索引、作者简介等辅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或失范问题。

2.1 过往的相关文献调研

道格拉斯·W.库柏早在1987年就指出:“中国学术活动发展阶段要比西方落后一些。”他持此说的根据就是我国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缺少卷期编号、缺少文摘、缺少作者身份介绍和缺少对其他公开出版物的引用”。如对三种学术期刊的233篇论文所做的统计表明,只有15%的论文列出参考文献,6%的论文以脚注形式标注所用的引文[2]。

在索引领域,陈永山开展的文献调研表明,西文著作从19世纪末、日文著作从20世纪初便开始普遍重视编制书后内容索引的工作,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呈逐年稳定上升的态势,从20世纪70年代起即超过了全部图书的90%。而对1891~1980年1 774种中文图书的统计显示,我国近现代的图书内容索引编制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却仅占出版图书的18%左右,统计截止期间和比率最高期间的索引百分率均分别低于西文图书的93.38%、89.47%和日文图书的90.38%、83.22%[3]。1994年,纪晓萍对长春市图书馆馆藏六个大类我国作者的1 454种图书进行调查,结果有图书内容索引的仅占1.2%[4]。周柏康对2004年出版的1 064种中文新书的统计表明,有书后索引者为33种(其中翻译图书即占8种),仅占全部样本的3.1%。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图书内容索引编制与国外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5]。

2008年,佟兆俊抽取1990年代以后出版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译著各100本,对书后索引、参考文献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说明,不仅原创中文著作极少编制索引,而且本来普遍有索引和参考文献的英文学术著作,一经翻译为中文出版,其原有的索引和参考文献也大部分被我国出版社删掉了[6]。佟文认为,造成中外学术著作书后索引差距的“主要原因应是没有相应国家规范”。

表2 三类图书运用索引和参考文献情况统计

2.2 对当前状况的一次调查

那么,在《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发布并实施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科学文献运用书后索引和参考文献的情况如何呢?笔者从江西省图书馆馆藏中随机抽取2010~2012年出版的B类~TQ类的100种中文学术著作和2012年出版的B类~TP类的100种中文学术期刊做了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0~2012年出版中文科学著作索引和参考文献情况统计

表3显示,目前中文科学著作对参考文献已经比较重视,参考文献著录率达73%;其中自然科学情况更好一些,达到82%。在100种图书中,编有索引的只有唯一的一种,为孟新科等著《急危重症实战攻略》,但该索引仅区区80个条目,为80种疾病,具有检索价值,但标引深度远远不够。张琪玉先生指出:图书内容索引至少要有全书篇幅的1%至3%,中等深度的为10%至15%,个别索引可超过20%甚至更多[7]。该书共474页,则索引至少应当有5页,而不是现在的1页多一点。可见,在索引国标出台多年之后,我国学术著作对索引仍然十分漠然。

表4 2012年中文学术期刊编写格式情况统计

表4表明,经过对《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1982、GB/T 3179—1992)、《文摘编写规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1987、GB/T 7714—2005)近三十年的宣传普及,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学术论文必须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业已得到广大作者、编辑的认同,基本不存在缺位问题。但是,这三种辅文尚存在著录失范问题。如:部分中文文摘误用“本人、作者、我(们)、本文”一类陈述主语,部分摘要只是一级小标题的简单拼凑。把“现状、发展、对策、措施、问题、研究”之类的泛指概念用作关键词;简单地把文题中的几个概念用作关键词;数量不够,只用一两个关键词搪塞了事。参考文献的著录失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科学期刊普遍未按GB/T 7714—2005的要求,在论文正文中用方括号标注引用文献的序号,即没有在正文中落实所引用文献的位置,这样,文后参考文献列表的可靠性就令人生疑——是真的参考了这些文献,抑或只是一种虚假引文?二是不少社会科学期刊采用页脚注而不是文后参考文献列表的方式著录引用文献。这种传统方法的不科学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重要的弊端是造成对被引文献的重复著录。例如,《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一书在第325~340页对“哈贝马斯《解释学要求普遍适用》载《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的重复标注达13次;而在第308~324页之间对“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书,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页”的重复著录达35次之多。与按国标著录相比,采用页脚注既麻烦又重复,造成版面浪费,不符合语文应用的省力法则。三是一些总体上著录比较规范的期刊,在论文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也未能按GB/T 7714—2005“10.1.3”的要求,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可见,我国许多科学文献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的著录尚未达到规范化。

从文献工作的需要而言,作者简介应当有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内容。作者信息不仅具有图书情报学价值,而且是文献学、科学学研究内容,比如在作者之间、不同性别作者之间、机构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能力、水平的比较研究,核心作者等群体研究、科学生产力布局决策等均离不开它。而表4统计的100种学术期刊有作者简介者仅占67%的比例,其中一部分刊物的作者简介还存在缺项的问题,有的甚至只有姓名和职称;刊登作者供职单位信息的期刊也只有89%,说明道格拉斯·W.库柏指出的这种辅文缺位和著录失范问题至今仍然存在。

3 科学文献结构性缺陷的危害性

科学文献缺少《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的任何一个要件,或者辅文著录不规范,都会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学术价值,并且给文献工作、科学交流、科学管理造成危害,使研究者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别人看得更远些”,拖累我国科学生产水平的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把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等纳入15个考核指标的原因。本文“1.2”简释了结构规范化的必要性,这里再针对我国科学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失范以及书后索引和作者简介普遍缺位的问题,重点讨论这三种辅文的功用及其失范或缺位的危害性。

3.1 参考文献

科学史表明:参考文献的注释不仅能表达作者对被引文献作者劳动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可以揭示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为读者提供按图索骥获取同一主题的若干相关文献的线索。一些无法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和网络检索系统的读者,更加需要借助对参考文献的不断追溯来获得大量难得的文献线索。图书情报界还可以根据这种论文之间的引证与被引证关系,编制“引文索引”,如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社所编辑出版而蜚声国际学术界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这种引文索引不仅可以像一般检索工具那样从主题、著者、地区和机构途径查找文献,还可以从引文进行检索,为读者提供一种截然不同于传统的主题法、分类法及其他方法的检索途径,解决通常的检索工具所无能为力的一些问题。王余光教授指出,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楼》是近年出版的藏书史方面最为重要的成果,然而正文中没有引用文献的出处,降低了该书的学术价值[8]。这也从反面证明了用好引文的重要性。因此,国际学术界很重视参考文献,视其为科学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有过不附参考文献的论著不予发表的历史。

3.2 书后索引

书后索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知识信息交流。通过图书内容索引可实现科学文献中知识信息的高效交流,这使索引成为展示人类获得的知识信息的最佳载体。二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科研工作者利用学科索引,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文献普查和了解科研动态;利用索引集中专题资料的功能,能轻松地找全自己所需要的研究线索;利用索引的“知识库”功能,可解决自己研究中的疑难,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工作。三是改善学习研究效率。索引有将一书甚至一个学科、百科知识、历代文献的相关知识汇集于一体的记忆功能以及实现对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事物进行科学编排和组织的管理功能,从而成为人们从事学习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对于从事专题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说,这种索引所能提高的功效则更加可观了[9]。因此,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等国际索引联盟成员国,不附索引的图书是难以正式出版的,图书馆也拒收缺少索引的图书;一部工具书缺乏索引,更是不可想象的事。美国律师、政治家霍勒斯·宾尼的话道出了其中原委:“一本好的书籍,假使没有一个好的索引,要失掉一半的价值。”[10]从学术界、出版界到广大读者和用户,发达国家的人们牢固地树立了学术名家所概括的“知识诚可贵,索引价亦高”的意识,社会也将有无索引及其优劣作为评判图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3.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所提供的作者供职单位、性别、年龄、学历、资历、研究方向和取得成果,既是编制CA、BA、Ei、SA以及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书和网络检索系统的基础资料,又是文献计量学进行科学生产和评价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缺少作者信息,有的工作就要受到影响。例如,文献[11]指出:“由于前些年一些期刊存在缺乏作者简介的结构性问题,我们无法对所有作者进行供职单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细致综述,这里仅对发表3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做个统计分析。”又如,当读者通过检索系统查到某篇论文并觉得有必要引用时,却发现该文根本没有作者的任何信息,而论文所提供资料和所阐明观点的权威性乃至论文的学术价值又往往与作者的供职单位关系密切,这种缺位很可能让读者对该文望而却步。种种事例充分说明,作者简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4 尽快实现科学文献结构规范化

基于以上讨论,我国学术界以及教育、出版、科学管理等部门必须提高对文献结构规范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这一学术规范化工作,使我国的学术研究水平尽早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4.1 作者的规范意识和责任

作为科学文献的生产者,作者首先要有强烈的文献结构规范化意识,并且自觉地承担起文献规范化的责任。下面这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某教授是1963年入读北京大学的,可直到1996年才真正懂得了如何标注参考文献,那是在他错误引用《北京周刊》一篇文章,被负责审稿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发现并提出疑问、要求他核查原文并予以纠正之后得到的教训,因此他在北大信息网上撰文呼吁国内有关方面充分重视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加强对师生的教育[12];另一位是天津某名校的图情专业教授,在某刊编辑对他的一篇文章的中英文摘要写法做出纠正并发回给他确认后,他复函说:“非常不好意思,我以前真不了解中英文摘要在写法上有区别,现在才知道了,今后一定注意。谢谢您。”这两位学者所犯的参考文献著录和中英文摘要编写的错误,都是违背了国家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出:不少作者认为只要作品内容好,其他枝节末梢差点劲无碍大局;甚至一些专家、学者、教授终其一生,却不会撰写摘要、选择关键词、著录参考文献,成为其知识结构的短板。问题在于:上述科学文献的各种要件,都是有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有明文规定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工农业产品必须讲规范,精神文化产品也不能不讲规范。只有广大作者都把论文、专著写规范了,出版社、报刊社才有可能保证文化产品的格式规范化。

4.2 编辑的规范意识和责任

平面媒体区别于网络媒体的一个地方,就是它有一套完整的社会监督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出版机构所执行的社会监督职责。出版社和报刊社犹如水库的闸门,只能把下游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之水放下去,而把过量的水以及泥沙等废物拦截下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有用的信息并实现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同型性和有效性。故编辑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奋的工作作风,还要努力学习业务、熟悉有关编辑工作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等合编的《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应当成为编辑人员的案头书。编辑要通过自己的修改加工,实现文本的内容准确、文字通畅、合乎逻辑,事实和引文准确无误,编写格式统一,技术上规范化和标准化,字符差错率达到国家标准。我国科学文献要件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出版界有识之士的警觉。比如针对图书内容索引滞后的状况,出版家林穗芳说“经验表明,对书籍索引工作要有指导、督促,不能放任自流”,并提出五项促进出版环节索引编制的措施:一是举办培训班,二是业内开展讨论,三是制定行业标准或试行办法,四是在约稿合同中增设索引条款,五是将有无索引列入评估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从业人员认识,普及索引知识,交流索引编制经验,加强法规建设[13]。

4.3 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作为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学文献结构性缺陷问题,形成人人规范行文的意识和氛围,仅有作者、编辑和校对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起相关管理部门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教育界要在学校系统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不仅使教学、科研人员著书立说时不忽视参考文献、努力争取出版社同意编制内容索引,而且要对在校大学生加强论文编写格式的宣传教育,使潜在作者们也掌握著书、行文的规范要求。

新闻出版部门在这方面肩负着最大的责任。作为国家管理出版工作的专职机构,出版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监管社会语文应用,在落实有关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消除语文生活中的异常现象,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方面承担着行政职能,其作用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出版物管理的政策措施,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报纸质量管理标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等文件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属地出版物在执行《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等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情况的检查、督促和管理,并把科学文献编写格式要求纳入出版物质量检查、出版机构年检、产品评优和单位评先等工作中,通过各种奖优罚劣措施引起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真正落实国家有关规范,助推我国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使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生产水平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猜你喜欢

参考文献检索论文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