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安:不忘初心,倾情耕耘
2018-11-01
文|本刊记者 吴 磊
不久前,和张永安老师视频聊天,他告诉我再过1个多月就要退休了。聊天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这个“舞台”的恋恋不舍。平日里我总是尊称他为张老。多年来,他一直耕耘在晋城市城区教育督导战线上,也是《山西教育》杂志资深通讯员。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把工作当成毕生的事业,有一种情怀深深地渗透在骨子里。我们相识也有近6年了,时间匆匆流逝,留下的是岁月冲洗的痕迹,人能留下的只有回忆。张老作为我崇敬的长者,在他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我也想为他的职业生涯做个小结。
追梦
1965年秋,张老走进村小开始了读书学习。后来上了初中,他常向老师和同学畅谈他的远大志向就是上高中、考大学。正当他踌躇满志、美梦即将成真之际,父亲突患大病,他的美梦被打碎了。无奈之中,他只好回乡参加生产劳动,责无旁贷地挑起了解决一家人生计的重担。经历了一番撕心裂肺的痛苦之后,他又做起了自学高中课程去考大学的美梦。村里一位60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把用过的课本送给了张老,他如获至宝,在繁重的农活之余,坚持每天自学两小时。农忙时,夜间“跃进”到12点后,他亦坚持不懈。
1977年,大中专招生恢复了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消息传来,群情沸腾,人们奔走相告,喜笑颜开,无数莘莘学子迎来了命运大转折。他因为没有高中学历,只好屈就报考了中专。于是,考前一天,他才向他工作的乡镇煤矿领导请假。赴考那天,多数人徒步走向考场,几乎没有家长陪考。路上遇到的,有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还有相差许多届的校友。兄弟姐妹同考比比皆是,师生同考的也不稀奇,街道办、乡办、队办企业的领导职工同考的大有人在……人们脸上无不挂满笑容,谈论的不是考试后能否被录取,而是这令人振奋自豪的考试机会,是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
可能是他基础扎实、坚持不懈自学的缘故,他们县两万多人应考中专,且80豫以上是高中生,他竟然排在了初选名单的前列。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晋城师范。他想当一名教师,用毕生心血去培养他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高中输送学生,让他的美梦在他们身上得以实现。
从教
1980年,中师毕业的他,被拔高分配到县直某中学任高中教师,并一举取得了高中某学科的教材教法合格证书。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他已经预感到学历将会成为一大障碍,于是,他激流勇退,为不致误人子弟,主动申请调回初中任教。先后在农村中学从事高中及初中课程教学18年,并担任近三轮初中班主任。
在教学工作中,从刚参加工作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到后来与年轻教师互帮互进,指导帮扶青年教师,他都能悉心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搞好每一次教研。业余时间,他还能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方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自己,指导实践,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的管理中,他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了解和分析,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张老回忆,十年前的一天,他与几位朋友到市区某饭馆就餐,刚坐定准备点菜,从对面一桌食客中突然走来一人,双手端着满满两大杯酒,毕恭毕敬地邀他碰杯。来人已是面红耳赤,看上去像是喝多了,张老以为他认错人了,既不敢推却,也不敢与他碰杯。来人看出了他的怀疑,便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再次把酒杯举到他面前,动情地对他说:“感谢您——张老师!您对我的教诲,至今难忘,敬请您干了这杯薄酒,我先干为敬。”说罢,来人一饮而尽。他见对方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可以肯定他不是认错人了,便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后经来人几番“启发”,才知道那是他20多年前在某校任教时的学生。那学生把张老邀到了对面那桌,刚一走近,他们便全都站了起来,异口同声地说:“张老师,您好!”问候过后,他们全都端起了酒杯,逐一敬酒。经过介绍得知,他们竟然全是张老当年任教的某校某班的学生。
当年,他仗着年轻和精力旺盛,为了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采取了面批作业,一对一地进行针对性辅导,一个学期下来,他所带初中数学的班均成绩由原来的43分一跃而提高到68分,一批“学困生”的成绩成倍增长。所带高中政治在高考时,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创造了及格率和任何一所学校相比都是毫不逊色的佳绩,获得了学校35元的当年高考成绩最高奖励。平心而论,这些学生之所以对张老念念不忘,主要是他当年的做法让他们敬佩。
督导
1997年12月,张老走上了教育管理和教育督导的工作岗位,至今已有20余年。从事督导工作以来,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勤学习、勤调研、勤督察、重修养是他的行为准则,也是他肩负的工作责任。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工作中,他认真开展教育督导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手段,提高教育督导水平。面对新课程改革,他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积极组织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和督导研究活动,与有关科室相互配合,强化督导功能,促进了区域教育健康和谐安全发展。
在2014年晋城城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工作中,他全程参与了县级自评及迎接市级复查、省级验收和国家认定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参加了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的对高平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复查工作。2015年参加了对泽州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复查工作,并任小组长;在国家认定前,又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泽州县整改工作和迎检工作的督导检查;同年参加了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晋中市和阳泉市六县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验收工作,并任小组长。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参加了对沁水县、陵川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复查工作,并任小组长。他说:“外出检查,不仅锻炼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而且学到了兄弟县市区的宝贵经验。”张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区内外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收获
张老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通一行,精一行。搞教学,教学成绩突出,所教学科在高考中曾创下及格率达100%的佳绩;搞管理,成效显著,在“两基”验收复查、学校管理、教育督导、养成教育、标准化验收等全局性工作中,既当督战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决策参谋。勤奋、高效、优质的工作,赢得了领导的器重、同事的敬重、基层教师的尊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老的敬业和努力,赢得了众多荣誉。1993年9月,被晋城城区区委、区政府授予模范教师称号;1996年9月,被家长周报社授予“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突出奖”;1998年4月,被区教委评为1997年度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01年4月,被省教育厅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2002年11月,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督导先进个人;2004年3月,被晋城市教育局表彰为2003年度先进个人;2005年4月,被市教育局表彰为2004年度先进个人;2007年9月,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模范教师;2008年12月,被区教育局评为先进个人;2015年4月,被市教育局表彰为2014年度先进个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工作之余,张老勤于笔耕,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了120余篇文章,获奖作品达20余件。特别是他撰写的专题访查、社会写真、直言进谏、调查报告、建言献策类文章,社会影响大,反响强烈。自2015年起,张老在《山西教育·管理》开设的《热点话题》栏目中,积极参与讨论,已发表了13篇此类文章。同时,作为责任区督学和《山西教育》杂志社的通讯员,他积极帮助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宣传教师中的先进事迹。近3年,他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宣传先进教职员工事迹的稿件5篇,宣传先进人物10余人次,帮助学校教师总结经验并推荐到省市级报刊的稿件达4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发表。在随访督导中,他及时将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和学校师生中涌现出的正能量在晋城市广电网论坛平台上编发,有的还被《市政府信息网》《中国文明网·晋城站》《太行日报·晚报版》转载或刊登,截至目前编发了200余篇(条),并已汇集成册。
从2003年起,张老连续任晋城市城区政协六届、七届、八届常委,他积极参政议政,关注教育重大问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仅近10年就被国家、省、市政协采用百余条,现已被民进晋城市城区支部汇编成书。从2014年起成为晋城市明道国学研究会会员,并承担读书会主讲和国学进校园活动主讲人之一。他本人在读书会活动主讲7次,在国学进校园活动中主讲16次,受益学生达3000余人次,深受师生欢迎。
忆往昔,峥嵘岁月催人老;看今朝,盛世年华乐开怀!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从上师范开始到现在,张老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亲身感受到祖国的沧桑巨变,经历并见证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昨天和今天。就像张老所说,自己的一生,始终坚持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不忘初心乐从教,倾情督导终不悔。“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衷心祝愿张老生活似锦,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