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下呼吸道鼻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比较

2018-11-01徐振兴张利兵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年5期
关键词:毛细病毒感染病原体

徐振兴 张利兵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扬州 225001

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疾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鼻病毒(HRV)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儿童发生首次喘息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但其治疗药物存在明显差别[2]。目前,两种病毒感染鉴别的金标准为直接免疫荧光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3-4],检测耗时久,对临床早期诊治帮助有限。此次研究就HRV、RSV感染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对比,为经验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儿科病房和门诊收治的175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本研究已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取得医学伦理批件。患儿确诊按照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5],病程<30 d,排除合并免疫缺陷疾病以及其他基础心肺疾病者。1759例患儿中,男1162例(66.06%),女597例(33.94%),年龄1个月~12岁,平均(8.92±2.33)个月,感染类型:毛细支气管炎509例,肺炎1223例,哮喘急性发作27例。

1.2 检测方法

以一次性吸痰管抽取患儿鼻咽分泌物2~4 mL,送至实验室行下呼吸道病毒检测。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咽分泌物标本中RSV感染情况[6],试剂为D3 UltraTMRespiratory Virus Screening&ID Kit(美国Dagnostic Hybrids公司),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核内可见黄绿色荧光为阳性细胞;使用RT-PCR测定鼻炎分泌物标本中HRV感染情况[7],取10 uL RT-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于紫外灯下观察,可见106 bp荧光片段即为HRV阳性。

1.3 分析方法

分析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筛选HRV、RSV单一感染患儿并将其纳入HRV感染组、RSV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数据分析软件SPSS 18.0,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毒检出情况

1759例患儿中,共有672例(38.20%)检出呼吸道病毒,其中混合感染39例,单一感染633例,共检出病毒711株。患儿感染病原体以RSV为主,占42.48%,其次为HRV,占21.66%,人博卡病毒16.17%、副流感病毒I型12.66%、腺病毒3.38%、流行性感冒病毒1.97%、人偏肺病毒1.69%。RSV感染患儿中,单纯感染286例,HRV感染患儿中,单纯感染147例。

2.2 临床特点

HRV感染组年龄、体温、发病至住院时间高于RSV感染组,其发病时间集中于6~8月,而RSV感染组发病时间集中于12~2月;HRV感染组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发生率低于RSV感染组,其肺炎占比高于RSV感染组、毛细支气管炎占比低于后者;HRV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75%者、既往有喘息史者占比高于RS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一HRV感染与RSV感染患儿临床特点比较()

表1 单一HRV感染与RSV感染患儿临床特点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P<0.05

临床特点 HRV感染组(n=147)RSV感染组(n=286) P值年龄(月) 9.81±1.32 4.56±1.55 <0.05体温(℃) 37.81±1.26 37.04±1.08 <0.05发病至入院时间(d) 9.02±2.34 4.71±0.84 <0.05性别 男 89(60.54) 181(63.29)>0.05女 58(39.46) 105(36.71)发病时间 12~2月 22(14.97) 162(56.64)<0.05 3~5月 41(27.89) 47(16.43) >0.05 6~8月 48(32.65) 6(2.10) <0.05 9~11月 36(24.49) 71(24.83) >0.05临床表现 发热 62(42.18) 92(32.17) >0.05鼻塞、流涕 64(43.54) 135(47.20)>0.05咳嗽 135(91.84) 286(100.00)<0.05喘息 66(44.90) 210(73.43)<0.05气促 14(9.52) 73(25.52) <0.05呼吸困难 2(1.36) 45(15.73) <0.05感染类型 毛细支气管炎 16(10.88) 118(41.26)<0.05肺炎 123(83.67) 166(58.04)哮喘急性发作 8(5.44) 2(0.70)中性粒细胞比例 <75% 137(93.20) 283(98.95)<0.05≥ 75% 10(6.80) 3(1.05)既往喘息史 有 48(32.65) 44(15.38) <0.05无 99(67.35) 242(84.62)

2.3 治疗及转归

HRV感染组、RSV感染组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93.20%(137/147)、89.86%(257/286);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分别为(7.11±2.05)d、(7.36±1.98)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常见疾病以及主要致死原因,其中,RSV感染在婴幼儿群体中最为常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RV也是小儿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8]。RSV、HRV感染均可导致小儿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两种病毒感染引发相关症状的机制及治疗方式均存在差异[9-10]。

作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金标准,组织培养病毒分离联合酸稳定试验,能够为患儿感染病原体的辨别提供准确参考,然而,该方法费时费力,且敏感度有限,难以实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治[11]。本研究采取直接免疫荧光法与RT-PCR法[12-13]对1759例患儿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共检出病毒711株且患儿感染病原体以RSV、HRV为主,一方面说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RSV、HRV的高感染率[11],另一方面说明上述技术仅可明确38.20%患儿呼吸道病毒种类,仍有超过60%的患儿无法明确感染病原体,侧面反映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诊治技术优化的迫切性。

通过患儿临床特征做出经验性判断与治疗,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为此,此次研究就147例单纯HRV感染患儿及286例单纯RSV感染患儿临床特点进行了对比,发现RSV感染后患儿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较HRV感染更为明显,故RSV感染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RSV感染多集中于12~2月,即秋冬季节,而HRV感染则集中于6~8月,说明两种病毒的季节分布存在明显差别。RSV与HRV感染均可引起小呼吸道上皮坏死脱落、黏膜水肿以及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导致小呼吸道阻塞、通气和换气功能发生障碍[14],同时,既往研究发现,RSV感染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5],这可能是导致RSV组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率更高的原因。RSV感染所致大量趋化因子释放,以及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向靶部位转移,被认为是导致免疫应答与炎症反应、引发呼吸道高反应性以及RSV感染相关喘息的主要原因[16];HRV可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因子结合,但其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并不是导致喘息等症状的主要原因,HRV感染所致临床症状主要与感染后炎症反应有关[17],故HRV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5%者占比更高。春季哮喘患儿住院比例升高,而大量报道指出,罹患哮喘或喘息性疾病者有着更高的HRV感染风险[18],故本研究HRV组患儿3~5月发病占比高于RSV组,且既往有喘息史者占比亦高于后者。

总之,小儿下呼吸道HRV与RSV感染所致临床特征、感染类型、免疫功能变化均存在差别,可据此综合预测其病毒感染类型并予以个体化治疗。

猜你喜欢

毛细病毒感染病原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鼻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