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序列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前列腺脓肿影像表现的探讨

2018-11-01张斌续晋铭查期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年5期
关键词:精囊脓腔液化

张斌 续晋铭 查期

1.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医学影像科,上海 200090; 2. 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上海 200335

前列腺脓肿(prostatic abscess,PA)临床少见[1],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国内有关前列腺脓肿影像报道以超声和CT为主,而MR多种技术联合运用评估仅个别报道[2-5];现将杨浦医院2015年1月—2016年 8 月收治并经过临床证实的3例前列腺脓肿MR表现作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患者年龄61~66岁,平均64岁,症状包括发热、畏寒,伴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下腹部胀痛不适,双侧腰背部酸痛;1例患者曾出现急性尿潴留。3例患者中1例伴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例伴左侧臀小肌脓肿。3例患者均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直肠指诊:2例前列腺II度肿大,1例I度肿大,1例波动感阳性,3例均有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14.2~19.4×109/L)。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及尿蛋白均阳性。B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内多发低回声区。

1.2 MR检查

采用西门子Skyra 3.0T MR,腹部相控阵线圈;扫描序列:轴位T1WI、T2WI-FS、DWI,扫描参数T1WI:TR 527 ms,TE 11 ms;T2WI-FS :TR 3640 ms,TE 64 ms;DWI(b值取 50、800、1400 s/mm2):TR 4400 ms,TE 67 ms,FOV为210*210mm,层厚4 mm,层间隔0 mm;矢状位T2WI:TR 2890 ms,TE 106 ms,层厚4 mm,层间隔0mm:FOV为210*210mm;平扫后进行轴位T1WI-FS-FL3D动态增强(pre-contrast 1 + contrast 9):经肘静脉团注造影剂钆喷酸葡胺(Gd-DTPA)注射液20mL,速率3mL/s;动态增强扫描无间隔采集1+9 次;TR 6.48 ms,TE 2.27 ms,层厚4 mm、层间隔0mm,FOV为210*210mm。

2 影像表现

3例前列腺脓肿都累及两侧,脓腔位于内腺2例,内、外腺均累及 1 例。3例均为多发脓肿,脓腔最大径约3.5cm,1例较大单个脓肿周围伴多发小脓腔(图1a)。2例脓腔 T1WI 呈均匀稍低信号,1例脓腔内伴有斑片状T1WI 高信号。3例脓腔内均可见分隔,分隔T1WI /T2WI呈线状低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脓肿壁 T1WI 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呈薄环状明显强化 2 例,1例脓肿壁较厚;脓壁光整,边界清,脓腔无强化。增强扫描精囊腺网状强化 1例。1例前列腺病灶向周围组织蔓延,前列腺与闭孔内肌、部分直肠间隙脂肪影消失(图1b),1例伴左侧臀小肌脓肿。3例脓肿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图1c、d)。

3 讨论

近年来,因为抗生素的应用,前列腺脓肿发病率越来越低,国内文献报道前列腺脓肿占同期前列腺疾病的2.0%~2.5%[6],细菌可通过血行、淋巴及直接蔓延三种途径侵入前列腺[7],本组病例1例胆囊炎,1例臀小肌脓肿,均通过血行进入前列腺。前列腺脓肿患者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延误诊断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脓肿破裂进入尿道、会阴、膀胱或直肠,造成感染性休克,死亡率1%~16%[1]。最常见的易感因素是糖尿病[8-9],本组3例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

图1 前列腺脓肿MR表现

MR对于微小病灶及疾病早期的检出较其他检查有很大的优势。前列腺脓肿早期大多是由前列腺炎累及前列腺腺泡组织,造成腺泡水肿、充血,继而血管破坏,脓肿形成[3]。在MRI上的表现取决于其结构组成,典型的前列腺脓腔是坏死液化组织,脓肿壁是纤维肉芽组织,所以脓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脓肿壁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当脓腔内没有液化完全,有炎性细胞和纤维素碎屑时,T1WI 可出现斑片状高信号,T2WI 可出现不规则稍低信号区。脓腔的分隔 T1WI及T2WI 均呈低信号,增强脓肿分隔呈明显强化,分隔可分为完整分隔和不完整分隔。因为脓肿主要的成分是炎性细胞、微生物及蛋白质,这些对水分子有着很强的吸附作用,使水分子的弥散受限,故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脓肿后期液化坏死彻底,脓腔内可出现气体,典型者呈气液平面,这也是诊断前列腺脓肿的特征性表现[2、10]。本组3例患者脓肿均没有出现气体,可能是气体量少或者MR本身对气体显示不敏感,但是DWI均显示高信号,表明DWI序列对前列腺脓肿诊断有帮助。DWI在国内外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11-13],在前列腺脓肿的应用少有报导[5]。

脓肿可突破前列腺包膜累及临近组织,向两侧蔓延累及闭孔内肌,前列腺与闭孔内肌间隙内的脂肪影消失,闭孔内肌肿胀[14],增强后有条状强化;向后方可蔓延可累及直肠,前列腺与直肠脂肪间隙消失,T2W脂肪抑制序列直肠周围系膜呈不规则高信号,并且肛提肌可增粗,T2W信号增高,严重时可向直肠破溃,形成直肠周围脓肿。向上蔓延可累及精囊腺,表现为精囊腺肿大, T2W信号不均增高,增强扫描呈网格状强化,严重者可引起精囊腺脓肿,与本组病例表现相同。

超声检查中经腹超声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较特殊,位置较深,对于较小的病变检出率不高[4]。经直肠超声检出小病灶优于经腹超声,而且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引流,适用于单纯脓肿,需要注意是,只有当前列腺脓肿完全液化才可以进行经直肠超声穿刺引流,引流未完全液化脓肿,可能会复发[4]。前列腺周围骨盆的骨骼较多,CT检查容易产生伪影,同时因为黏稠脓液和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的密度差小,对于小的病灶不能很好显示,并且对于周围临近组织的蔓延显示效果也欠佳。

MRI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多序列检查更容易发现小脓肿、对临近组织的蔓延及明确脓肿的具体范围。DWI对脓液的判断,增强扫描对脓肿壁的判断可以对脓肿的进展和分期进行评估,可以提供临床更多的信息,是诊断前列腺脓肿重要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精囊脓腔液化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脓腔MSCT、MRI特点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研究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会阴部疼痛有可能是精囊腺炎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精囊腺疾病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学特征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精囊镜下治疗顽固性血精32例临床效果分析
精囊腺疾病的超声临床诊断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