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广西特色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2018-10-31蒋丽君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供给侧改革

蒋丽君

摘 要 随着人們对农产品的需求升级,农产品“难买难卖”问题凸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基于此,以广西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以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以新桂商企业“桂林大管家”为例,研究广西特色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特色农业;桂商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59

“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矛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经非常凸显,如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升级,但农产品的生产很多还停留在中低端品质,绿色、有机的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供需不匹配,难买难卖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重要工作,应从供给侧改革来破解产品品质不高的问题。

特色农业是指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发掘当地的农业发展优势,体现农业特色,在市场上形成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不仅具有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地域特色、品种特色等,更是同现代技术、生产模式、经营主体等集合在一起的共同发展的农业[1]。2015年,在中央《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导下,各地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经过几年的建设,各地现代特色农业具备一定的基础,无疑是各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手。

1 广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广西特色农业经过近年的大力推进建设,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1.1 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区位优势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汇区域,北回归线横穿中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广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有“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土地和水资源无污染或轻污染,这对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为主的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良的生产基础。

广西地理和区位优势明显,位于祖国南疆,是西部地区唯一沿江、沿海、沿边的省份,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十多年的成功举办,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广西成为对外沟通的重要通道,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1.2 广西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

广西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进行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涵括5种类型:第一类型主要包括蔗糖、桑蚕、木薯等优势产业;第二类型主要包括八角、山楂、罗汉果、沙田柚、茉莉花茶、凌云、白毫茶、荔浦芋头、靖西田七、田林八渡笋、蜂蜜和中草药等地方土特产品;第三类型主要包括柑橘、香蕉、芒果、龙眼、荔枝、菠萝和柿子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以及蔬菜等,这类产业开发较晚,市场占有率较高,形成规模时间较短,产业链不够完善,但深度开发技术还不成型;第四类型主要包括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种植的热带亚热带果品,如油梨、澳洲坚果、莲雾、番木瓜、大青枣等品种,以及金花茶、山茶油等,这类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第五类型是依托休闲农业开展的体验式特色农产品,这类产业发展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2]。

2 广西特色农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西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带动力度不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产品存在“难买难卖”现象,未能很好地解决特色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生产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高体验”的产品。从特色农业企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以下几个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与第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不足。多数特色农业企业还处于相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效联动不够,消费者对产品认识不足、体验不足,企业发展途径比较单一。

2)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多数特色农业企业处于产品的生产或者粗加工阶段,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不能较好地满足顾客对某种产品的差异化需求,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也是有限的。

3)产品品牌建设不足,品牌影响力欠缺。近几年虽然有较多的特色农业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也建设出了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但仍然存在大部门特色农业产品无品牌或者品牌影响力欠缺,而品牌影响力的欠缺会极大地制约发展。

4)现代科技技术应用不足,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安全的追溯技术上。农产品绿色、安全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是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因此,农业企业要植入现代科技技术,做好产品安全的保障,才能适应市场,取得长远的发展。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广西特色农业企业创新发展路径

迎合市场发展,生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如何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达到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每个企业要深入研究的发展性问题[3]。基于此,以桂林大管家为例,探究广西特色农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3.1 桂林大管家基本情况

桂林大管家全称为桂林大管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册资本2 000万元,入选广西第二批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桂林大管家由从北京回桂创业的80后创建,他们敢想敢闯敢创,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桂林大管家专注安全食品生产,主营产品有透明土鸡、香巴拉猪、生态鱼、鸡汤罐头等。经过4年多的发展,桂林大管家拥有四大基地,总规模已超

200 hm2,实现了透明土鸡年出栏量10万羽,产值破2 000万元,香巴拉猪年出栏量已达2 000头,产值近1 000万。

3.2 桂林大管家的创新发展路径

1)生产安全食品,准确的市场定位,符合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产品品质需求。桂林大管家创办人胡韬曾经在北京创业8年,专注做噪声污染控制,为米其林、康明斯等外资企业服务,公司运行良好,收益颇丰。后经历2013年北京的雾霾,深切感触到对安全环境和安全食品的需求,因此,回归故里桂林,创办了桂林大管家。桂林大管家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为出发点,准确定位,依托桂林优良的生態环境优势,致力于安全食品生产,以“让安全食品回归原始,让监管权力归还客户,让美好生活从透明的心开始”为企业宗旨,以“用透明的行动生产安全食品,用透明的行动建立企业的诚信,用透明的行动让客户安心”为经营理念,朝着成为中国安全食品的代名词的目标不断发展。准确的市场定位,让桂林大管家在推出产品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公众号浏览量稳定在5 000多人数,召集的安全食品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2 500人。同时,大管家也获得各方的投资,加速企业发展。

2)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做直播农场,打造安全食品品牌。桂林大管家在建立之初便确定以“透明的行动,透明的心”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因此,投入成本,从一号基地对面山顶上移动公司的基站拉了一条企业专用光纤,专门用来直播农场的所有环节和周围秀美的风景。直播农场让消费者清晰知晓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解决了食品生产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消费者来监督生产,实实在在地树立起安全食品品牌。

3)嫁接休闲农业,与第三产业联动发展。桂林大管家二号基地时空王国以原始养殖为基础,依托优质的交通即旅游环境,为社会提供一个体验式的农业观光王国。时空王国功能区即设置有种养殖等生产区域、原始农耕等观光区,也设置了游泳区、垂钓区、猎场、跑马场、露营区、木屋树屋区、农家乐餐饮区、会议中心、青少年综合能力拓展基地以及儿童乐园等休闲娱乐区域,成功嫁接了休闲农业,以时空王国带动消费者体验,推动其农产品消费。

4)开发鸡汤罐头,延长产业链,解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提升附加价值。桂林大管家于2017年7月,成功研发了红枣养颜鸡汤罐头。红枣养颜鸡汤罐头自带加热功能,并做到了零激素、零抗生素、零添加、零防腐剂,具有安全、高品质的特征,方便携带、储存,满足了更多消费者在不具备烹饪条件下的需求。红枣养颜鸡汤罐头一推出便获得200万的订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价值,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4 结语

在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不断提升的客观环境下,现代特色农业企业要把握住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切实做好农产品供给侧的改革,不断探索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必敬.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2] 郑少红.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17(1):11-18.

[3] 陈二厚,齐中熙,韩洁.中国供给侧改革[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下特色农业的思考与发展—以湖北秭归脐橙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广西平南县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