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
2018-10-31吴向美
吴向美
【摘 要】目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方法: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单纯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后者实施小梁切除与白内障小切口切除,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在眼压下降幅度及视力上升幅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在角膜水肿、前房积血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通过对其施行小梁切除与白内障小切口切除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降低其眼压,促进视力提高,且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关键词】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在临床眼科中,青光眼指的是因眼压升高而导致视功能及眼球周围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疾病。当眼压持续升高时,就会严重损害到视神经纤维,大大降低患者的视力功能。白内障则指的是晶状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代谢紊乱,使得晶状体变性或浑浊,从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症状,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晶状体就会逐渐变厚,房角则会不断变小,甚至还会出现闭塞的情况[1]。当患者并发上述两种眼科疾病时,就会加重病情,严重危害到生活质量,并且也会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基于此,本文以我院86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为例,就其应用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展开探究。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9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44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其中,男女分别有49例与37例;年龄为52至83岁,平均(68.2±6.3)岁;病程为1至6个月,平均(2.3±0.8)个月;青光眼类型:45例闭角型,31例开角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得到确诊,排除有眼部手术史、晶状体性相关性青光眼、全身性疾病,以及采取抗青光眼药治疗后未能控制眼压等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值得比较。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治疗,首先给予眼部局麻,待麻醉起效后,对角巩膜缘角膜进行穿刺,做上直肌缝线,以及球结膜瓣、巩膜瓣,将周边部虹膜切除。然后缝合球结膜瓣与巩膜瓣,再向前房内注入平衡液,以促进前房恢复。
观察组患者实施小梁切除与白内障小切口切除,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现在眼球后展开阻滞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做穹窿部基底结膜瓣,然后用显微手术刀以15°的角度在角膜缘正上方4mm的地方开一个长5mm的虹膜层切口,切口的深度与虹膜厚度保持一致,并与角膜缘平行。接着在切口的两篇开2mm长的切口,借助隧道刀从巩膜至角膜缘内1.3mm的地方做巩膜隧道,并用穿刺刀在前房与巩膜隧道之间做一个长约5.0mm的巩膜隧道切口。然后将粘弹剂注入到前房中,展开环形撕囊操作,并通过水分离法将晶体核与皮质分离,将晶状体赤道部充分暴露出来。接着旋转晶状体,将内切口适当扩大,免出晶体核,将皮质冲洗干净。然后朝前房与囊袋中再次注入粘弹剂,并将人工晶体植入到囊袋中。随后将巩膜条带部分切除,并切除周边的虹膜组织。最后关闭结膜切口以及巩膜瓣。手术结束后,对患者展开抗生素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所得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1.0软件展开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与计量方面的数据分别应用百分比与(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眼压及视力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的眼压及视力水平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统计,观察组也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与23.3%,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在眼科疾病中,青光眼病情比较复杂且顽固,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青光眼患者在接受药物后手术治疗时,其眼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眼内代谢紊乱,促进了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厚度就会逐渐增加,再加上眼前段结构异常,因而可诱发青光眼的发生。当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两种疾病就会互相影响,加重病情[2]。
对于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临床目前一般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但不同术式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小梁切除术为青光眼并白内障一项常用的手术方式,其可防止因高眼压而损伤眼球组织。但大量研究实验显示,在单纯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时,不利于前房的形成,而且容易引起炎症及房水成分的变化,在一定程度可加速白内障病情的发展[3]。本实验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与白内障小切口切除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发现可有效清除病变晶状体,并且可获得更为显著的房角粘连控制及瞳孔阻滞解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及视力改善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联合应用多种手术对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优势与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通过对其施行小梁切除与白内障小切口切除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降低其眼压,促進视力提高,且疗效相比于单纯的小梁切除术更为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孙国芳.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43-44.
包兴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03):448-451.
李彦,孟庆春.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