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31苗玉林
苗玉林
【摘 要】目的:探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2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进行进一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EV1以及FEV1/FVC均明显升高,而参考组FEV1以及FEV1/FVC的变化不明显,证实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参考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恢复良好,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1
引言:
COPD也即慢性阻塞肺病,在临床上,慢性阻塞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非常常见,是内科重症之一。慢性阻塞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一般高发于老年人,并且其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的概率也就越大。总体来说,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均不如年轻人,一旦发生慢性阻塞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大对慢性阻塞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症的研究,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实有必要。当前,通过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症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日渐普遍。为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在治疗过程中引入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通过对143例患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2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143例,年龄范围为50-81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4.78±11.02)岁,男70例,女73例,病程2.5.12年,平均病程(7.23±4.76)年,I型呼吸衰竭71例,II型呼吸衰竭72例。参考组患者143例,年龄范围为52-82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5.48±10.92)岁,男73例,女70例,病程2.5-12年,平均病程(7.43±4.69)年,I型呼吸衰竭73例,II型呼吸衰竭70例。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在研究前均已知情,且均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除是否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外,在其他方面均无对比意义。
1.2 方法
286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如化痰、平喘、抗炎、吸氧等[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予以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具体而言,对研究组患者采取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进行雾化治疗,每日三次,持续8d[2]。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指标为:FEV1、FEV1/FVC。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研究分析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的软件是SPSS14.0,采用对计数的资料进行检验,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P值来分析。
2 结果
2.1 肺功能的恢复情况
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具体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上表的观察可知,治疗后研究组的FEV1以及FEV1/FVC均明显升高,而参考组FEV1以及FEV1/FVC的变化不明显,证实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参考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为观察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即治疗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我院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特引入一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化痰、平喘、抗炎、吸氧等作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治疗后研究组的FEV1以及FEV1/FVC均明显升高,而参考组FEV1以及FEV1/FVC的变化不明显,证实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参考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恢复良好,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方式在臨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黄杏雄.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2):97-98.
沈惠峰,张睢扬.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研究[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7(6):67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