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018-10-31顾树江张春铭
顾树江 张春铭
【摘 要】目的:研究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肺癌患者,患者共计7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血行转移分2组,即转移组、未转移组。对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并进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监测,对组间的治疗前后生化免疫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转移组治疗后的1、3月的CA125、OALPAKP、LDH、NSE水平均比未转移组更高,但N-MID水平更低于未转移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有利于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极高的临床预后预测价值。
【关键词】血液生化免疫;肺癌;血行转移;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0-01
本文研究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原发性肺癌患者,患者共计7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按照患者是否出现血行转移分2组,即转移组、未转移组。
转移组:组内35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41~61岁,平均(51.11±5.63)岁;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分别有患者例数26例、9例。
未转移组:组内35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40~62岁,平均(51.23±5.51)岁;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分别有患者例数27例、8例。
经组间比较基线资料数据指标,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并进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监测。
治疗方式: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予以多学科综合治疗,若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则可以予以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此将肿瘤病灶进行切除,并清扫淋巴结,手术后再进行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1-2]。
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监测: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采集15ml,做离心处理,取得上层血清,其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糖类抗原125 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则予以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予以全自动微粒子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检测,骨钙素 N 末端中间区域予以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乳酸脱氢酶活性予以总活性比色法定量进行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3]。
1.3 观察项目
对组间的治疗前后生化免疫指标进行观察。
1.4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T、卡方检验,P<0.05则有差异性。
2 结果
转移组治疗后的 1、3 月的CA125、OALPAKP、LDH、NSE 水平均比未转移组更高,但N-MID 水平更低于未转移组,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原发性肺癌的发生率较高,是恶性肿瘤类型中常见的一类腫瘤类型;早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发生误诊、漏诊的概率极大,大部分肺癌患者在确诊时都会存在转移情况,这也是导致患者较差的预后结局的主要原因[4]。血液生化免疫指标可以有效体现出肺癌患者是否发生了血行转移,并且,该种检测指标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具有极强的检测客观性,因此,近年来的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5]。
结合数据资料显示:转移组治疗后的 1、3 月的CA125、OALPAKP、LDH、NSE 水平均比未转移组更高,但N-MID 水平更低于未转移组,P<0.05,差异显著;此次研究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与常志强学者[6]所阐述的研究结论相似,文章名:《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发表刊物:《实用癌症杂志》,说明了此次研究结论具有指导价值;由此可见,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有利于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极高的临床预后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潘志文,朱静,徐笑红.肺癌血液EGFR突变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1):265-267.
焦妍,赵洪刚,张遵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癌肿瘤标志物参考值的建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11):1879-1881.
耿平,李爱君,张雪伟.血液高凝的肺癌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8):30-32.
焦姗姗,范丹丹,张明洁.不饱和脂肪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8):13-15.
耿平,李爱君,张雪伟.血液高凝肺癌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212-215.
常志强.血液生化免疫指标与肺癌血行转移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