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探析
2018-10-31黄兴兴王菲
黄兴兴 王菲
摘要:词性转换是英汉互译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探析了词性转换的必要性,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具体的主要词性转换类型,总结出一般词性转换发生的机理。
关键词:英汉互译;词性转换;转换条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7.082
1词性转换的必要性
从过程看,翻译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说明翻译过程本身就是转换过程。译者在转换时需要遵循翻译标准。奈达要求“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严复倡导“信、达、雅”原则,二者共同点:忠实地再现源文信息。而英汉两种语言不论是在语言结构、语法、还是表达习惯上都有许多差异,所以英汉互译做到完全忠实源文是不可能的。将源语转换成目的语时,译者尽量贴近源文,传达源文信息。任何一个词并不都能在目的语中找到词性相同而词义对等的词,只有通过改变源文的某种词性才能够更有效地、忠实地传达出源文的准确信息。像这样舍弃部分词性的忠实度,实现相对对等,就产生了词性的转换。叶子南先生认为:“在实际翻译中将动词换成名词,将名词改成介词这类灵活的方法往往可救译者于危难”。 这说明词性本身往往是障碍,翻译时不能死盯着原文的词性。
2词性转换的主要类型
2.1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以及副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在语言习惯上,汉语常用动词,而英语多用名词。在英汉翻译时,译者常把英文中的名词、介词等转换成汉语的动词以符合汉语用语习惯。
(1)英文名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名词在英语中是最为常用词性之一,而汉语则倾向使用动词,因此在英译汉时,为遵循目的语习惯,译者可将英语名词转化为汉语动词。
例1:It is my conviction that,though men may be no more wicked than they always have been,they seen less likely to be ashamed.(孙致礼,2003:82)
(我相信,人们虽然未必比以前还要不讲道德,但似乎要比以前更加不知羞耻。)
名词“conviction”转换成了动词“相信”
(2)英文介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在一个英语单句中,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其他部分多用介词或介词短语衔接,所以英语中的介词使用频度较高;而汉语一个单句可有多个动词。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可根據具体情况,将英文介词或介词短语转换成汉语动词。
例2:The economy and trade cooperation is in the interest of both China American people.(双方的经贸合作符合/有利于中美两国人的利益)
介词“in”转换成了动词“符合/有利于”
(3)英语形容词转换成汉语动词。
英语句子中一些形容词与系动词搭配,构成系表结构,描述情绪、感知、想法等状态的形容词,如uneasy,angry,sorry,grateful,anxious,aware,certain,glad,eager 等,以及由动词派生而来的形容词dominant,tolerant等词,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均可根据句意转换成动词。
例3:He is very grateful to her help(他很感激她的帮助。)
形容词“grateful”转换成动词“感激”。
例4:Russia is Chinas dominant supplier of raw oil and natural gas.
(俄罗斯主导者着中国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供应。)
形容词“dominant”转换成了动词“主导”
(4)英语副词转换成汉语动词。
一些副词在英语句中有着指示性作用,含有动词意义。因此,在英译汉时,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译者常把这样的副词,如in,out,off,on等,译为汉语动词。
例5:He was not up until his mother call him to have breakfast.
(直到他妈妈喊他吃早餐,他才起床。)
副词“up”转换为动词“起床”
2.2英语动词、形容词、副词转换为汉语名词
英文语句表达多用名词,汉语语句多用动词。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译者将英语动词、形容词、副词转换成汉语的名词,译文表达效果会更佳。
(1)英语动词转换为汉语名词。
例6:The country was founded on the freedom and democracy.
(这个国家建立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
英语动词词组“found on”转化为汉语名词“建立的基础”。
(2)英语形容词转换为汉语名词。
例7: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widening.
(富人与穷人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英语形容词“the rich”与 “the poor” 在翻译时转换为“富人”与“穷人”,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英语副词转换成汉语名词。
例8:The young man is physically healthy but mentally dispirited.
(这个年轻人身体健康,但精神萎靡。)
英语副词“physically”和“mentally”转换成了汉语名词“身体”和“精神”,不仅完整传达原文句意,而且符合汉语表达。
2.3某些英语名词或副词转换成汉语形容词
(1)如上述,在某些情况下,英语动词可转换为汉语名词,那么修饰这个英语动词的英语副词也应相应发生转换,转换成修饰汉语名词的汉语形容词。
例9:The interviewees performance deeply impressed the interviewer.
(面试者的表现给面试官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本例中,英语动词“impressed”转换成汉语名词“印象”后,修饰“impressed”的副词“deeply”也相应的转换成了汉语形容词“深深的”,以便更好的搭配“印象”,这样转换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英语中某些名词或名词结构也能转化为汉语形容词。
例10:Keeping exercises and balanced diet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nes health and life span.(保持锻炼和均衡饮食对一个人的健康和长寿非常重要。)
此例中的名词结构“of great importance”在英译汉时转换成了汉语形容词“非常重要”,如此译文通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3词性转换的机理
笔者结合实例简述了英译汉中主要的词性转换类型。译者可通过灵活运用词性转换,实现译文的忠实和顺畅。因此掌握词性转换的机理并加以灵活运用,对英汉翻译将大有裨益。译者做到词性转换除了凭借译者自身的翻译经验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技巧的运用进行总结归纳,我们可知词性转换的使用机理,词性转换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以及如何使用。
3.1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以及副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机理
例1示范了名词转换为动词,“it is my conviction”这样的句式若按词死译,其意义较模糊;虽然conviction是名词,却在语句中体现着强烈的动作意义,因此在该情景下就出现了将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时机。
例3和例4展示了某些形容词与系动词搭配,构成系表结构,描述情绪、感知、想法等状态。在此系表结构中,汉语没有与之对应的结构;此外,系动词的意义并不突出;相反,在系表结构中,作为表语的形容词具有强烈的动作意味,此种情景下的最佳选择就是进行词性转换。
此外,例2和例5展示介词及介词短语、副词转换为动词,这两类转换的时机与以上类似,均是介词、副词表现出了强烈动作意义,顺其动作意义翻译即可。
笔者总结出英汉翻译时其他词性转换为动词的主要机理或时机,当其他词性的词或词组在句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动作意义,译者便可依据此动作意义进行相应的词性转换。
3.2英语动词、形容词、副词转换为汉语名词
例6展示了动词词组“found on”转换为名词“建立基础”,句中的“found on”动作意义比较虚弱,而名词意义较为突出,因此可根据较为强烈的名词概念来进行转换。例7同理,“the”与形容词连用指一组名词概念,其名词意义较凸显,译者依据较强的名词概念意义将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因此在具体语境中,当某词本身词性较弱,但表现出的名词意义较为突出,译者便可依据较强的意义将其转换为名词。
3.3某些英语名词或副词转换成汉语形容词的机理
英语动词转换为汉语名词后,修饰此英语动词的副词也应相应转换成修饰汉语名词的形容词,见例9。此外,“be + of +名词”的结构,其功能意义等同于该名词对应的形容词,如例10中“of great importance”的意义等同于“important”,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可将此类名词转换为对应的形容词。
4结论
翻译对等是相对的,译者在翻译时进行取舍实现相对对等,词性转换是此种取舍的表现形式之一,將词性进行转换以实现意义上的相对对等。本文探析了词性转换的必要性,并以具体实例阐述了具体的主要词性转换类型,总结出一般词性转换发生的机理。本文对词性转换进行初步探析,希望发掘出有利于英汉翻译和翻译水平提高的经验,对实际翻译应用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58.
[2]叶子南.对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新认识[J].中国翻译,2007,(6):53.
[3]靳亚男.浅谈英译汉中的词性转换[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39]41.
[4]Eugene,A.Nida & Charles,R.Tabl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