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高信息素养为导向的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内容构建

2018-10-31许建梅

纺织服装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纺织研究生图书馆

许建梅

(苏州大学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对学生各类科技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研究生来说,其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去获取、甄别、判断、利用信息并取得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拓展,比如批判性思维方式、终身学习能力、信息道德与知识产权素养等。“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是进行主动学习的重要渠道,是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形式。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在新时代不应局限于各类信息工具的使用,而应以信息素养的新内涵为导向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构建全新的教学内容。

一、 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最初其只是用于表示图书管理员对资源管理、组织、存储和使用的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提出后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众多学者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诸多研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拓展。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报告,正式确认信息素养为一种能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1]。该报告的发布是信息素养内涵的第一大转变,即信息素养培养的对象从图书馆管理者转向图书馆使用者。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学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信息与文献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信息素养的内涵也从单纯的信息使用技巧向对信息的有价值利用发展,特别是融入批判性思考,融入自己的智慧来建立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新的信息的能力。1997年澳大利亚学者克莱斯汀·布鲁斯提出了信息素养的“七面”(Seven Faces)模型[2],即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处理、信息控制、知识构建、知识拓展、知慧。该模型的提出是信息素养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素养已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使用技巧,而且应成为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

1999年,英国国家与大学图书馆协会(SCONUL)提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七柱”(Seven Pillars)模型[3-4],相当于对“七面”模型提出的能力从低到高进行了层次划分,从掌握图书馆基本技能与IT技能到一个完全具备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水平的专家需要进行七个方面的培养,这七个方面也是从新手到专家的七大支柱。该模型的提出为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路径与方向。

进入21世纪,信息素养的研究更是成为热点,信息素养的内涵也更饱满与全面。各国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信息素养培养与教育的重要性,各国图书馆协会、大学图书馆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纷纷发布信息素养的标准、培养指南或者宣言。比如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于2000年发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并于2015年颁布修订版[5];2004年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协会发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6];2007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更新了《面向21世纪学生标准》[7-8]。

当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应适应这一形势,以信息素养最新标准与能力培养框架为导向,进行创新性和开拓性教学。

二、 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体系

笔者通过有关信息素养文献[9-15]阅读,并结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信息素养模型与相关标准,以及10多年“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实践[16],总结出如表1所示的信息素养十二大能力体系,并以这些能力的实现作为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方法采用的准则。

三、 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内容构建

“文献检索”是纺织类专业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但是在纺织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却不是必修课程。我校(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将这门课安排在大二,学生大多选修这门课。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生源来自各类院校,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学过这门课,学过的学生也只是简单接触,即使本校直升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也无法适应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要求。普遍来说当前初入学的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偏低,因此我校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将“文献检索”设置为纺织类专业研究生必修课程,54学时。最初这门课由图书馆专业人员负责教学,但是图书馆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平时的作业、上机训练也是全校性的,检索的主题大多与专业无关。信息数据库的选择也不具有针对性,并且关于信息伦理、知识产权、文献管理软件的教学几乎没有。为此,笔者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后,作为纺织类专业的专任教师,认为有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制订了以表1中所概述的十二大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见表2。课程内容设计力求使表1中的信息素养能力都得到提升。

表1 信息素养能力体系

表2 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内容

(续表)

笔者按照表2中的内容授课2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安排具有实用性、及时性,不但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文献检索能力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文献信息收集的敏感性、主动性与持久性,并且及早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信息伦理观,避免了因为无知与无意而造成信息使用中的非法行为或道德缺失。

四、 结语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是提升纺织类专业研究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方法,是帮助纺织类专业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对有关信息素养研究的大量文献阅读,并结合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信息素养模型与相关标准,以及10多年“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十二大能力体系,并以该能力体系的针对性培养为导向,对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与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全面提升了纺织类专业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纺织研究生图书馆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图书馆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去图书馆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