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力管理故事连载

2018-10-31刘鹏凯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28期
关键词:心力马虎猪圈

好事不能只做一半

刘鹏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当下流行一句文化管理顺口溜: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制造机器人,文化管人才能管住魂。平白的话说得真是入木三分。如今的企业管理,重要的就是以文化来启发员工,培养员工,实现自我管理,共同筑起企业文化这座光芒四射的大厦,把工作做好,持恒,提升。

一次,我很早来到车间,老远看见员工老何在拖地上的一滩水,我心里打鼓,刚刚才上班,昨夜又没下雨,怎么地上会汪这么多的水呢?走近一看,哦,原来是冷却水管道的接口锈蚀了,漏了,就像滴钟乳石在渗滴着水。看着不善言语、重在行动的老何,我冲他投去一个微笑,那是出自内心的滋润,是我对他的感激。

老何三下五除二,拖完地上的积水,将拖把放到定置的清洁池内,转身就走了。也许是他劲使大了,只听见“当!”的一声,拖把柄撞到墙上后又反弹了过来,横在走道口,像个被风刮倒的小树。“老何,你好事只做了一半哦!”听到我的喊声,老何急忙转过身,看到歪倒着的拖把柄,心里明白了,用手拍打了一下脑袋,红着脸,快步走上前,将拖把柄重新放好,“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像青歌赛评委赞赏他。老何朝我做了个不好意思的笑脸,一阵风似的去干活儿了。看着他的背影,我也笑了。

文化管理需要我们解开束缚在身上的绳子,打破常规思维,付诸抚育子女一般的细心、真心、耐心,才能把压力变动力,将事情做得完美无缺。一个人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用自己的能力、忠诚和实力,才能慢慢实现文化管理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需要经过三个过程:一是认识阶段,员工初步感受到文化的重要,认识到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什么是底线;第二认知阶段,员工不仅知道是非标准,而且知其所以然,并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第三是认同阶段,员工有了情感投入和深层感悟,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并能够长期坚持,继而养成习惯。

其实,每一点滴的文化,都会像木柄撞到墙上发出响声,然而当这些一点一滴的响声汇集在一起之后,就会形成一个环境,养成一种习惯。

一个企业拥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文化。企业可以用薪金来征服员工,但要征服员工的心灵,恐怕只能靠企业自己用心灵来生产。生产普通的产品,还要生产不普通的人,这是黑松林的灵魂,我们将从今天追求到明天。

点评:

此例虽小,却像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光辉。老何拖地,干件好事,却留下一个缺憾——拖把倒在走道口。刘鹏凯马上补上一句“老何,你好事只做了一半哦!”于是,老何改正了这一缺憾。这件事,也许就是心力管理的缩影:一是管事中还要想人;二是想人时着眼于塑人;三是塑人中重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四是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对人的尊重。刘鹏凯说得好:生产普通的产品,还要生产不普通的人,这是黑松林的灵魂,我们将从今天追求到明天。

“朱马虎”

看树看皮,看报看题。2006年3月7日我在翻阅《中国工业报》时,被一篇题为《工厂不能办成“猪圈”》的文章所吸引。

《工厂不能办成“猪圈”》中有一句精妙譬喻:作为一个工厂的管理者,可以花钱造出世界上最漂亮的厂房,花钱买来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但是,如果赶去一群“猪”,那里仍然是“猪圈”,绝不可能是什么工厂,更不要说好工厂。反之,很旧的厂房,很旧的机器设备,仍有可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而能够生产出世界一流产品的企业就是世界上一流的企业。所以,企业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企业管理者和生产线的操作人员。

是啊,管理的精髓在于管好人,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习惯和做法。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几年前春节放假前,节日的气氛笼罩着小镇,笼罩着工厂。按照每年的规矩,春节放假前,工厂所有生产设备都得进行一次一、二级保养。那天,我和设备科科长来到车间进行节前检查。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平台,刚露头就看见机修工小朱套着一副乌黑的脏得刺眼的手套,拎着一桶机油,走着、看着,那个V型嘴积了一层黑黑的垢,走近一看,油桶倾斜着,里面还隐约可见一些沉淀杂物,“你这油,干净吗?按‘五定’‘三过滤’的要求操作的吗?”我板着脸问道。一边的设备科科长和小朱四眼相对,眼睛睁得铜钱大。“没有。”小朱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小朱啊,你饭都吃到脑子里去啦!这些杂质进入油箱等于砂磨砂,你不是在要设备的命吗?”我的嗓音来了个高八度,小朱敲打着自己的脑袋,“怪我图省事,怪我马虎……”“年三夜四的,真该打了你守岁,年青人!既然你自己打了,我就饶了你这一次了。”“是,是,是,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小朱一边店小二似的给我鞠躬作揖,一边拎起油桶踩了油似的溜下了平台。

日常工作中,人们在规定和习惯之间做出选择时,通常总是不自主地按习惯去做。就拿加机油来说,每一个机修工都知道加油前需要检查一下机油的清洁度,但有时为了省事,图方便,省却了检查的程序。事实上就是这些不良的习惯,留下隐患,种下祸根,让最先进的设备安乐死于自己的无意之中。

作为一个管理者,懂管理不等于会管理。你可以把知识、方法带进工厂,但你不可以把习惯带来。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对事不对人,学会宽容,宽容就是耐心,就是给人第二次机会。要打造一个百年企业,关键的是着眼于未来,对员工的理念和习惯加以引导,不断更新和改进,否则无异于把“猪”赶进工厂,把企业当作“猪圈”。

点评:心力管理主张“用心管理,管到心里”,用心管理就是用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管理,管到心里就是管到员工的内心,改变员工的观念和习惯。此例讲的就是刘鹏凯如何用心教育朱马虎,耐心开导朱马虎,宽容等待朱马虎的故事。由于人们的习惯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它谈何容易?需要领导者的宽容和耐心,要善于给员工第二次机会。刘鹏凯讲得好:要打造一个百年企业,关键的是着眼于未来,对员工的理念和习惯加以引导,不断更新和改进,这是心力管理的精髓。

(清华大学管理系教授、博导张德点评)

猜你喜欢

心力马虎猪圈
“马虎”父子
再见了,马虎猪!
糊涂的小马虎
《相思花飞梦》
劫持“小不点”
小马虎的糊涂演讲
一头好猪
从心力角度谈大学生信仰
简论陆王心学在中国近代的影响
单独中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