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中专体育课中兴趣的培养与教学的效果

2018-10-30杨若涵

速读·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素养体育课程学习兴趣

杨若涵

摘 要: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是有着多元化的格局转变的,首先从形式上来看,教育领域的教育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比如在中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院校与教育环境的建设健全使得教育的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物质保障,能够保证教育的活动等有一个正常的开展秩序。在中专院校中,虽然由于生源问题与社会舆论问题等的影响,导致中专院校的发展有一些阻碍因素。但是,在中专学校的教育环境内部,各项教育活动,教育秩序仍旧在教育者们的领导下发生着乐观的转变。本文就从中专学校的体育课程出发,来讨论关于中专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专院校;体育课程;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体育素养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的因素

(一)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首先从艺术生的角度来看,艺术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与主要发展方向都是艺术的角度,与体育教学的联系乍一看不是很大,这就使得艺术生在面对体育教学的时候觉得对自己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促进作用,从需求的层面上就将体育教学拒之门外,使得体育教学的一些从侧面对学生的发展的促进影响意义得不到重视。其次,从一些体育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虽然他们爱好体育,对体育课程充满兴趣,能够认识到体育教学培养与体育锻炼对于自己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着较大的体育教学需求,但是因为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体育教学资源、体育教学设备、体育教学水平以及体育教学总体认知等的限制,导致他们得不到较好的体育教学培养。慢慢的,这部分学生渐渐就会失去对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期待,失去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二)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

由于中专学生的年龄一般情况都是还没有成年,身体机能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这给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动作技能水平等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比如一些男生还能适应体育教学的高强度训练,能够进行一些度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如篮球、田径、跳高等;但是女生由于年龄因素、生活环境因素、自身的身体机能因素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女生无法完成一些高强度或者高要求的体育项目,或者由于女生的性情等因素导致女生本来就对体育活动一类运动不感兴趣,只喜欢静静的坐着看书或者搞一些艺术之类的活动。学生们没有兴趣,导致他们在参加体育教学的时候无精打采或者敷衍了事,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中专体育课中兴趣的培养与教学

(一)合理安排教材

体育课本身来说就是一科带着极强的实践性的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体育课要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占整个学习的比例是很少的。因此,教师要对体育课程教学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定位,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定位来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选择。通常情况下,中专学校的体育教材选择都是有着一定的梯度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践训练,都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是会根据个体的生理发育机能来进行统计调查并进行科学研究,以便于对每一个个体的生长阶段的发展情况与发展安排做一个科学的分析调研,并根据最终结果来设计针对个体的一些教育安排内容,使得每一个个体每一个阶段的教育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教师在拿到被选出来的教材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做教材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并深入研究,了解教材的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安排、课程目录、课程规划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研究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涵、课程教学思想、课程教学意义等等。其次就是教师在面对经过细细甄选之后的教材的时候,一定不能就将所有的教学重点都落在这一本教材之上,而是要对其他没被选择的教材也进行研究解读,比较不同之处,找出异同,明确所选教材的优势与劣势,清晰所选教材的选择目标与选择角度,便于教师对于所选教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最后就是借助一些教学文件、教学方案、教学整体规划等一些学校的教学目标总体规划与新课改的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求以及新的时代思想理念等来对教材进行贴合实际的、结合学生的教学需求的、结合时代的教育发展理念的全面解读,是的教材的运用更加有科学依据,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认知,促进体育教学实效性

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体育课程并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的健康锻炼意义,必须要从学生的思想开始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先对于体育课程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只有学生先通过各种体育知识普及、体育文化宣传、体育优秀人物的影响教育、体育发展意义学习等来对体育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打破传统观念里对体育教学的呆板认知,重新定位体育教学的存在意义。然后教师在学生有一定的体育教学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先通过一些简单的或者趣味性高的、或是带有这游戏性质的活动性比较强的体育锻炼项目来激发学生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也并不都是单班枯燥、严格的体力训练,让学生产生适量的体育运动的优势体验认知。在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好感的形势下,教师就可以通过理论教育、思想教育与体育锻炼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展开“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逐渐深入体育世界的内部,逐渐对体育世界的认知由表面走向深入。

总的来说,体育教学对人的个体发展指导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着诸多的優势,中专学校应该积极地将这种优势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认知,并逐渐在体育教学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凡钧.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183.

[2]商伟,薛峰.大学生体育课兴趣对体育课投入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13,03:234-236.

猜你喜欢

体育素养体育课程学习兴趣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